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不规则工件为非旋转体,夹具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本体的圆形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本体的上下两端的开口,开口包括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二侧面以及垂直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均由圆形侧壁向该本体内部垂直延伸,三个侧面与不规则工件的其中三个表面接触,本体的中心线穿过该开口,中心线到三个侧面的距离与不规则工件的中心到不规则工件的相应三个表面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夹紧在开口内的不规则工件在车床上加工时能到达预期效果,该效果为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进行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具有较佳的垂直度、位置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
技术介绍
不规则工件为非旋转体,自身不可对称旋转,因此,在车床上难以进行加工,其体现在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进行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的垂直度较差,从而导致工件组装的公差较大,最终影响产品的性能。另外,该孔的位置度也难以保证,很容易出现偏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其解决在该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上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的垂直度的问题,以及该孔在该加工面位上的位置度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该不规则工件为非旋转体,该夹具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该本体的圆形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该本体的上下两端的开口,该开口包括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二侧面以及垂直连接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均由该圆形侧壁向该本体内部垂直延伸,三个侧面与该不规则工件的其中三个表面接触,该本体的中心线穿过该开口,该中心线到三个侧面的距离与该不规则工件的中心到该不规则工件的相应三个表面的距离相同。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三侧面的衔接处为弧形过渡,且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三侧面的延伸交汇处为相应弧形衔接处的中心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三侧面的衔接处为弧形过渡,且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三侧面的延伸交汇处为相应弧形衔接处的中心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均呈阶梯状,其两条阶梯线相对设置且均与该本体的中心线平行,每条阶梯线位于垂直投影线和相交线之间,该垂直投影线为该中心线在该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的垂直投影线,该相交线为该本体的圆形侧壁与该开口的相交线。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的优点在于夹紧在开口内的不规则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能到达预期效果,该效果为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进行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具有较佳的垂直度、位置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的左视图。丰要符号说明本体 10开口20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I及图2,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不规则工件的夹具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10,本体10的圆形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本体10的上下两端的开口 20。开口 20包括第一侧面21、与第一侧面21平行的第二侧面22以及垂直连接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2的第三侧面23,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2均由该圆形侧壁向本体10内部垂直延伸。因此,本体10的侧壁为非连续形。开口 20用于收容不规则工件,优选地,通过夹紧本体10而将不规则工件牢牢夹紧在开口 20内,因此,开口 20也起到了伸缩缝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0的材料选用65号钢,经调质处理。当不规则工件夹紧在开口 20内时,三个侧面即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3与该不规则工件的其中三个表面接触。本体10的中心线穿过开口 20,中心线到三个侧面的距离与该不规则工件的中心到该不规则工件的相应三个表面的距离相同。因此,不规则工件的尺寸决定了开口 20的尺寸,此外,中心线必须保证在开口 20内,这样,夹紧在开口 20内的不规则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才能保证到达预期效果,该效果为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进行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具有较佳的垂直度、位置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21与第三侧面23的衔接处为弧形过渡,且第一侧面21与第三侧面23的延伸交汇处为相应弧形衔接处的中心线。第二侧面22与第三侧面23的衔接处为弧形过渡,且第二侧面22与第三侧面23的延伸交汇处为相应弧形衔接处的中心线,这样设计便于夹具在装夹工件时能够顺利夹紧与松开时顺利弹回。另外,为了便于不规则工件牢牢夹紧在开口 20内,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2均呈阶梯状,其两条阶梯线相对设置且均与本体10的中心线平行,每条阶梯线位于垂直投影线和相交线之间,该垂直投影线为中心线在第一侧面21或第二侧面22的垂直投影线,该相交线为本体10的圆形侧壁与开口 20的相交线。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不规则工件的夹具,其解决在该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上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的垂直度的问题,以及该孔在该加工面位上的位置度不佳的问题,使不规则工件的加工面进行开孔时,该孔与该加工面具有较佳的垂直度、位置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该不规则工件为非旋转体,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该本体的圆形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该本体的上下两端的开口,该开口包括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二侧面以及垂直连接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均由该圆形侧壁向该本体内部垂直延伸,三个侧面与该不规则工件的其中三个表面接触,该本体的中心线穿过该开口,该中心线到三个侧面的距离与该不规则工件的中心到该不规则工件的相应三个表面的距离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该不规则工件为非旋转体,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呈圆柱形的本体,该本体的圆形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该本体的上下两端的开口,该开口包括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二侧面以及垂直连接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均由该圆形侧壁向该本体内部垂直延伸,三个侧面与该不规则工件的其中三个表面接触,该本体的中心线穿过该开口,该中心线到三个侧面的距离与该不规则工件的中心到该不规则工件的相应三个表面的距离相同。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在车床上加工不规则工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三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
申请(专利权)人:黄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