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蒸汽真空壶及其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17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蒸汽真空壶及其壶盖,包括壶体和壶盖,壶盖的出水控制壶塞包括塞体、芯轴控制部件和按键;芯轴控制部件的主弹簧套装于芯轴的上部并处于芯筒的内限位筒和设置于芯轴上端的弹簧端盖之间而限位;芯轴的下端设置有缺口和密封圈,芯轴通过主弹簧的弹力而沿密封端盖向下滑动时由密封圈脱离密封端盖并由缺口连通壶内蒸汽和蒸汽释放腔室而构成蒸汽释放结构;缓冲弹簧套装于芯筒的筒体外并处于芯筒的筒体外的限位肩和密封端盖的上侧之间,芯轴控制部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带动密封端盖的下移而构成控制出水结构。具有控制省力、安全、防烫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蒸汽真空壶及其壶盖
技术介绍
现有真空壶的结构为图I、图2所示,当壶装入开水时,壶内上部充满水蒸汽,当按下按键时,密封端盖突然打开,壶内的水蒸汽一下子就喷出来,吓人一跳,由于水蒸汽快速释放,还会烫伤人;同时,传统控制结构,由于存在密封端盖内外压差,密封端盖不能做得较大且控制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控制省力、安全、防烫的防蒸汽真空壶及其壶盖。本技术,实现上述的目的是这样的包括壶体和壶盖,壶盖包括与壶体连接的主盖,主盖设置有出水控制壶塞,出水控制壶塞的上部连接有上盖;出水控制壶塞包括塞体、芯轴控制部件和按键;芯轴控制部件包括芯轴、主弹簧、缓冲弹簧和密封端盖;塞体设置有安装芯轴的芯筒,主弹簧套装于芯轴的上部并处于芯筒的内限位筒和设置于芯轴上端的弹簧端盖之间而限位;密封端盖套装于芯轴的下端,塞体与密封端盖之间围护成蒸汽释放腔室,芯轴的下端设置有缺口和密封圈,芯轴通过主弹簧的弹力而沿密封端盖向下滑动时由密封圈脱离密封端盖并由缺口连通壶内蒸汽和蒸汽释放腔室而构成蒸汽释放结构;缓冲弹簧套装于芯筒的筒体外并处于芯筒的筒体外的限位肩和密封端盖的上侧之间,芯轴控制部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带动密封端盖的下移而构成控制出水结构。本技术,芯轴套装有供芯轴在芯筒中滑动的活塞,便于芯轴滑动灵活、可靠。本技术,密封端盖的周边设置有对塞体的下边缘密封的柔性密封圈,使密封效果更好。本技术,由于采用缺口连通壶内蒸汽和蒸汽释放腔室的蒸汽释放结构,在按下按键后,密封端盖先不会打开,而是通过主弹簧使芯轴先下移,壶内高温水蒸汽先从芯轴处下端的小缺口缓慢进入蒸汽释放腔室,在经O. 8^1秒后,内外气压到达平衡时,由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再打开密封端盖出水;比较传统控制结构,本技术,先释放蒸汽而后出水,完成二步动作仅一步控制,同时,由于考虑内外压力平衡原理,所以密封端盖也可以做得较大且控制比较省力,而传统控制结构,由于存在内外压差,密封端盖不能做得较大且控制比较费力,所以,本技术也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本技术,具有控制省力、安全、防烫的优点。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真空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真空壶的蒸汽释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蒸汽释放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实施例的出水控制壶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实施例的芯轴和密封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壶体;2、主盖;3、上盖;4、塞体;5、按键;6、芯轴;7、主弹簧;8、缓冲弹簧;9、密封端盖;10、芯筒;11、芯筒的内限位筒;12、弹簧端盖;13、蒸汽释放腔室;14、缺口 ;15、密封圈;16、蒸汽;17、芯筒的筒体外的限位肩;18、活塞;19、塞体的下边缘;20、柔性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至图6,本实施例是一种真空壶,包括壶体I和壶盖,壶盖包括与壶体连接的主盖2,主盖设置有出水控制壶塞,出水控制壶塞的上部连接有上盖3 ;出水控制壶塞包括塞体4、芯轴控制部件和按键5 ;芯轴控制部件包括芯轴6、主弹簧7、缓冲弹簧8和密封端盖9 ;塞体设置有安装芯轴的芯筒10,主弹簧套装于芯轴的上部并处于芯筒的内限位筒11和设置于芯轴上端的弹簧端盖12之间而限位;密封端盖套装于芯轴的下端,塞体与密封端盖之间围护成蒸汽释放腔室13,芯轴的下端设置有缺口 14和密封圈15,芯轴通过主弹簧的弹力而沿密封端盖向下滑动时由密封圈脱离密封端盖并由缺口连通壶内蒸汽16和蒸汽释放腔室13而构成蒸汽释放结构;缓冲弹簧套装于芯筒的筒体外并处于芯筒的筒体外的限位肩17和密封端盖的上侧之间,芯轴控制部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带动密封端盖的下移而构成控制出水结构;芯轴6套装有供芯轴在芯筒10中滑动的活塞18 ;密封端盖9的周边设置有对塞体的下边缘19密封的柔性密封圈20。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参照图3至图6,在按下按键5后,密封端盖9先不会打开,而是通过主弹簧7使芯轴6先下移,密封圈15脱离密封端盖9并由缺口 14连通壶内蒸汽16和蒸汽释放腔室13,壶内高温水蒸汽先从芯轴处下端的缺口 14缓慢进入蒸汽释放腔室13,在经O. 8^1秒后,内外气压到达平衡时,由缓冲弹簧8的弹力作用再打开密封端盖9出水;出水后,再按下按键5时,主弹簧7充当复位弹簧角色,其带动芯轴6向上,使密封端盖9封住塞体的下边缘19而密封,而密封圈15也封住密封端盖9,缺口 14处于不连通状态。本技术,由于利用压力平衡原理,密封端盖可以做得较大且控制比较省力,通过主弹簧使芯轴先下移,先释放蒸汽,而后由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再打开密封端盖出水,完成二步动作仅一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蒸汽真空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所述壶盖包括与壶体连接的主盖(2),所述主盖设置有出水控制壶塞,所述出水控制壶塞的上部连接有上盖(3);所述出水控制壶塞包括塞体(4)、芯轴控制部件和按键(5);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控制部件包括芯轴(6)、主弹簧(7)、缓冲弹簧(8)和密封端盖(9);所述塞体设置有安装芯轴的芯筒(10),所述主弹簧套装于所述芯轴的上部并处于芯筒的内限位筒(11)和设置于芯轴上端的弹簧端盖(12)之间而限位;所述密封端盖套装于所述芯轴的下端,所述塞体与密封端盖之间围护成蒸汽释放腔室(13),所述芯轴的下端设置有缺口(14)和密封圈(15),所述芯轴通过主弹簧的弹力而沿密封端盖向下滑动时由密封圈脱离所述密封端盖并由缺口连通壶内蒸汽(16)和蒸汽释放腔室而构成蒸汽释放结构;所述缓冲弹簧套装于所述芯筒的筒体外并处于芯筒的筒体外的限位肩(17)和密封端盖的上侧之间,所述芯轴控制部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带动密封端盖的下移而构成控制出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蒸汽真空壶,包括壶体(I)和壶盖,所述壶盖包括与壶体连接的主盖(2),所述主盖设置有出水控制壶塞,所述出水控制壶塞的上部连接有上盖(3);所述出水控制壶塞包括塞体(4)、芯轴控制部件和按键(5); 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控制部件包括芯轴(6)、主弹簧(7)、缓冲弹簧(8)和密封端盖(9);所述塞体设置有安装芯轴的芯筒(10),所述主弹簧套装于所述芯轴的上部并处于芯筒的内限位筒(11)和设置于芯轴上端的弹簧端盖(12)之间而限位; 所述密封端盖套装于所述芯轴的下端,所述塞体与密封端盖之间围护成蒸汽释放腔室(13),所述芯轴的下端设置有缺口( 14)和密封圈(15),所述芯轴通过主弹簧的弹力而沿密封端盖向下滑动时由密封圈脱离所述密封端盖并由缺口连通壶内蒸汽(16)和蒸汽释放腔室而构成蒸汽释放结构; 所述缓冲弹簧套装于所述芯筒的筒体外并处于芯筒的筒体外的限位肩(17)和密封端盖的上侧之间,所述芯轴控制部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带动密封端盖的下移而构成控制出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蒸汽真空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6)套装有供芯轴在所述芯筒(10)中滑动的活塞(18)。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蒸汽真空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9)的周边设置有对塞体的下边缘(19 )密封的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波胡星球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兴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