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FPC制造工艺,尤其涉及FPC进行捞槽的操作工艺。FPC进行捞槽的方法,具体是:通过钻孔机的钻针进行多次钻孔操作,由多次钻孔操作所形成的具有部分重叠的钻孔形成FPC上的捞槽。由于FPC上的捞槽是长条型的槽孔结构,通过多次钻孔操作可以形成的具有重叠的钻孔,多个重叠的钻孔叠加在一起可以构成类似长条型的槽孔结构的捞槽,从而取代了捞槽机的铣槽刀从左到右(或者反向)依次捞槽的实现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FPC制造工艺,尤其涉及FPC进行捞槽的操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FPC (柔性电路板)进行捞槽的方法一般是借助于捞槽机,通过捞槽机的铣槽刀从左到右(或者反向)依次捞槽实现。这种FPC捞槽方式不要FPC制造企业额外购置捞槽机,增加制造成本。另外,由于FPC是一种比较软的材料,在铣槽刀从左到右(或者反向)依次捞槽时很容易出现皱折,从而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申请提出一种替代捞槽机而实现的FPC进行捞槽的方法。该FPC进行捞槽的方法是借助于成本较低的钻孔机的钻针的钻孔加工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FPC进行捞槽的方法,具体是通过钻孔机的钻针进行多次钻孔操作,由多次钻孔操作所形成的具有部分重叠的钻孔形成FPC上的捞槽。由于FPC上的捞槽是长条型的槽孔结构,通过多次钻孔操作可以形成的具有重叠的钻孔,多个重叠的钻孔叠加在一起可以构成类似长条型的槽孔结构的捞槽,从而取代了捞槽机的铣槽刀从左到右(或者反向)依次捞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的,为了更好进行钻孔捞槽操作,更加改善FPC捞槽的效果,钻孔机的钻针是通过跳针的方式来进行多次钻孔操作。具体是钻孔机的钻针先于捞槽的左、右两端位置 进行钻孔,然后再于捞槽的中间位置进行钻孔,最后再从捞槽的左端或右端往另一端的方向上进行多次钻孔,以进行修整捞槽边缘的修边操作。更进一步的,钻孔机的钻针在进行中间位置的钻孔操作的进刀速要慢于两端位置的钻孔操作的进刀速。进一步的,为了尽可能实现FPC捞槽的槽边的平滑,FPC在经过钻孔机的钻孔操作后,还使用NaOH溶液来处理掉捞槽的槽边毛刺。更一步的,具体做法是在DES生产线的剥膜段来进行清洗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钻孔机的钻针的钻孔操作来实现FPC进行捞槽的操作,可以取代现有技术中利用捞槽机的铣槽刀从左到右(或者反向)依次捞槽的实现方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且钻孔加工时,钻针垂直FPC正面施力操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捞槽机的铣槽刀对质地柔软的FPC进行侧面施力而导致的FPC皱折,避免影响产品品质。并且进一步的,对钻孔机的钻孔操作方式进行优化,提出跳针的方式来进行钻孔捞槽,实现更好的捞槽效果。同时,更进一步提出通过NaOH溶液清洗钻孔后捞槽的毛刺,从而实现最佳的FPC捞槽。附图说明图I是钻孔机的钻针从左至右进行钻孔捞槽操作示意 图2是钻孔机的钻针从左至右进行钻孔捞槽操作后形成的FPC捞槽的示意 图3是钻孔机的钻针采用跳针的方式进行钻孔捞槽操作示意 图4是钻孔机的钻针采用跳针的方式钻孔径为O. 45mm的孔的示意 图5是钻孔机的钻针采用跳针的方式进行钻孔捞槽操作后形成的FPC捞槽的示意图; 图6是进行钻孔捞槽操作后再通过NaOH溶液来处理后的FPC捞槽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首先,我们队FPC上的捞槽进行说明,FPC捞槽是两端为半圆、中间长方形组成的图形的一种长条型的槽孔结构。现有的加工方式是利用捞槽机的铣槽刀从左到右(或者反 向,从右到左)依次铣出捞槽而实现的。捞槽机的铣槽刀对FPC是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侧面施力而加工形成。这样由于FPC质地柔软,受到铣槽刀的侧向用力会导致FPC皱折,从而影响品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FPC进行捞槽的方法,具体是通过钻孔机的钻针进行多次钻孔操作,由多次钻孔操作所形成的具有部分重叠的钻孔形成FPC上的捞槽。通过多次钻孔操作可以形成的具有重叠的钻孔,多个重叠的钻孔叠加在一起可以构成类似形状的捞槽,从而取代了捞槽机的实现方式。参阅图I所示,按照与捞槽机的相同的常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软件设置而控制钻孔机的钻针从左到右(或者也可以从右到左)依次间隔一定距离钻孔,依次钻出孔101、102,103,……、109。这样,钻出的具有部分重叠的孔101、102、103、……、109的外形可以形成捞槽的形状。图I所示的这种钻孔捞槽操作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钻孔机的钻针在进行第2个孔102的操作时,钻针是沿着第I个孔101的边缘进行钻孔,后面的孔103-109也都是处于沿前面钻孔的边缘进行的。这样钻针受力显然是不均匀,对于钻孔小于I. Omm孔径等比较小的捞槽时,钻针就容易出现偏位,而且容易造成断针。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现象孔边出现毛刺及捞槽形状出现变形。因此,我们对上述的钻孔捞槽操作进一步进行改进,提出采用如图3所示的跳针的方式来进行多次钻孔操作。具体是钻孔机的钻针先于捞槽的左、右两端位置进行钻孔,钻出左端的孔201和右端的孔202,然后再于捞槽的中间位置进行钻孔,钻出孔203,最后再从捞槽的左端往另一端的方向(或者右往左反向)上进行多次钻孔,钻出一系列的孔204、205、……、210,以进行修整捞槽边缘的修边操作。参阅图4所示,我们以钻孔径为O. 45mm的长度为O. 92mm的捞槽为例说明。我们先钻位于最左边(外缘切于Omm的位置)的孔301,再钻位于最右边(外缘切于O. 92mm的位置)的孔302,最后再钻位于正中间(圆心位于O. 46mm的位置)的孔303,从而形成捞槽的大致形状。随后再进行上述的修整捞槽边缘的修边操作。优选的,在上述的跳针的方式来进行钻孔径为O. 45mm的钻孔捞槽操作中,在对于中间的孔303的钻孔操作时,为了保护钻针和更利于钻孔的进行,防止出现拉扯和偏位的现象发生,我们把中间孔303的钻孔操作的进刀速要慢于两端位置的孔301、302的钻孔操作的进刀速。如由正常进刀速参数200 Inch/Min降低为30 Inch/Min。而对于转孔204、205、……、210,以进行修整捞槽边缘的修边操作时,进刀速又可以按照正常参数200 Inch/Min进行操作。具体的,可以参照下表 表I _孑L径转速(KRPM) 进刀速(Inch/Min) 退刀速(Inch/Min) 正常参数 0.45 ~002001000 前两个孔 0·45 ~002001000中间孔 0.45 TOO301000 修边孔 |θ. 45|700|200IlOOO 参阅图5所示的即为通过跳针的方式来进行钻孔捞槽操作后形成的FPC捞槽形状的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通过这种钻孔捞槽操作后的FPC捞槽效果更佳。虽然,经过改进的跳针的方式来进行钻孔捞槽操作,但是FPC捞槽的槽边依然会存在一些小毛刺。为了改善这个现象,以使FPC捞槽的槽边更加平滑,FPC在经过钻孔机的钻孔捞槽操作后,我们还使用NaOH溶液来清洗处理掉捞槽的槽边毛刺(主要是FPC材料和胶等物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制作FPC的企业都有DES (显影、蚀刻、剥膜)生产线,因此我们只要在DES生产线的剥膜段来进行毛刺的清洗处理即可。实际生产中,我们把钻完捞槽后的铜箔要经过剥膜段的传送速度设置为O. 5m/s(具体的传送速度的设置与配置的NaOH溶液溶度有关),其他参数不变,即可完成毛刺的处理。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FPC进行捞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钻孔机的钻针进行多次钻孔操作,由多次钻孔操作所形成的具有部分重叠的钻孔形成FPC上的捞槽。
【技术特征摘要】
1.FPC进行捞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钻孔机的钻针进行多次钻孔操作,由多次钻孔操作所形成的具有部分重叠的钻孔形成FPC上的捞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FPC进行捞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机的钻孔操作是通过跳针的方式来进行,具体是钻孔机的钻针先于捞槽的左、右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再于捞槽的中间位置进行钻孔,最后再从捞槽的左端或右端往另一端的方向上进行多次钻孔。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勇,贾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爱谱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