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80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它涉及一种滚压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弹性定位条由手工弯制成型,其劳动强度较大,加工效率很低,而且弯制后需手工修准,很难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问题。支架(11)置于底板(1)的上部并与其焊为一体,短轴(4)的一端穿过支架(11)上的腰形孔(11-1)并固定在支架(11)的右侧面上,短轴(4)的另一端置于小齿轮(2)的中心,大齿轮(8)与小齿轮(2)啮合,长轴(7)的一端置于大齿轮(8)的中心并与大齿轮(8)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压出的定位条外形十分规范,确保了定位条的尺寸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10倍以上,废品率极低,为工件批量加工提供了可靠的加工设备保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压模具。
技术介绍
弹性定位条是叶片拂配量具上的主要定位部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汽轮机转子的叶片装配精度。由于此定位条在量具上属于易损件,每年都有较大的需求量,定位条材质为60Si2MnA弹簧钢,以前的加工工艺是:用一块底板,根据定位条的尺寸要求钻出相应的销孔,插入定位销,然后手工弯制成型。由于材质本身抗弯强度和韧性都很大,手工操作来弯制定位条,劳动强度较大,加工效率很低,所以每次弯制一个弹性定位条劳动定额2小时。由于工件完全靠手工弯制,每次的用力大小不同,弯制的形状各异,所以合格率只有30%,而且弯制后需手工修准,制作工艺原始、落后、费时费力,很难满足当前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以解决目前的弹性定位条由手工弯制成型,其劳动强度较大,加工效率很低,弯制的形状各异,合格率只有30%,而且弯制后需手工修准,制作工艺原始、落后、费时费力,很难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底板、小齿轮、一号滚动轴承、短轴、一号轴承端盖、长轴、大齿轮和支架;支架置于底板的上部并与其固接为一体,短轴的一端穿过支架上的腰形孔并固定在支架的右侧面上,短轴的另一端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它包括底板(1)、小齿轮(2)、一号滚动轴承(3)、短轴(4)、一号轴承端盖(5)、长轴(7)、大齿轮(8)和支架(11);其特征在于支架(11)置于底板(1)的上部并与其固接为一体,短轴(4)的一端穿过支架(11)上的腰形孔(11-1)并固定在支架(11)的右侧面上,短轴(4)的另一端置于小齿轮(2)的中心孔内,一号轴承(3)装在小齿轮(2)中心孔内的短轴(4)上,一号轴承端盖(5)固装在小齿轮(2)的左端面上并与短轴(4)固接,大齿轮(8)与小齿轮(2)啮合,长轴(7)的一端置于大齿轮(8)的中心孔内并与大齿轮(8)固接,长轴(7)的另一端穿过支架(11)上的通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它包括底板(1)、小齿轮(2)、一号滚动轴承(3)、短轴(4)、一号轴承端盖(5)、长轴(7)、大齿轮(8)和支架(11);其特征在于支架(11)置于底板(1)的上部并与其固接为一体,短轴(4)的一端穿过支架(11)上的腰形孔(11-1)并固定在支架(11)的右侧面上,短轴(4)的另一端置于小齿轮(2)的中心孔内,一号轴承(3)装在小齿轮(2)中心孔内的短轴(4)上,一号轴承端盖(5)固装在小齿轮(2)的左端面上并与短轴(4)固接,大齿轮(8)与小齿轮(2)啮合,长轴(7)的一端置于大齿轮(8)的中心孔内并与大齿轮(8)固接,长轴(7)的另一端穿过支架(11)上的通孔(11-2)露在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定位条滚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弹性定位板(6)和定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王玉升孙盛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