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形衬里的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72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鞍形衬里的翻边模具,使鞍形衬里翻边成形理想,翻边外径、内孔尺寸均达到要求,直边段垂直度良好,且在翻边过程中不会产生裂纹;它包括上模、下模和上模周围的压边圈,在所述下模底部设有保温圈,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螺钉螺母之间设有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采用锆为材料制作的鞍形衬里,使用热加工处理的方法,同时在模具的下模底部设有保温圈,以防止模具出炉后模具内腔温度下降过快,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衬里的翻边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备接管中的鞍形衬里的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在衬里翻边的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坯料的翻边比,而翻边比(翻边孔的变形程度)取决于坯料上开孔的直径与翻边后直边的平均直径之比,即翻边比为:K=d0/d d0-翻边前开孔的直径  d-翻边后的直边的平均值t-材料厚度(见图1、图2);在确定了坯料的翻边比之后,可以得出坯料需要翻边成形的次数。翻边比还受下列因素影响:1、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塑性越好,翻边比可越小。2、材料的相对厚度d/t,d/t值越小,越不易破裂,翻边比可越小。(t-材料厚度)3、孔的加工办法,如果孔经过机械加工的,光洁度较高时,翻边时不易出现裂纹,翻边比可取小些。4、凸模的形状:凸模圆角半径较大时,翻边时材料沿着模具圆角逐渐变曲成直边,其径向拉应力较小;而凸模圆角半径较小时,材料首先被弯折,然后再把孔扩大而翻边,这就引起较大的径向拉应力,易破裂;因此凸模圆角半径越大时,翻边比就可越小。5、当高度H的值大时,d0直径变小,则翻边比K值也随之变小。当这类的衬里所用的材料为锆时,由于锆材料的塑性很差,用冷加工翻-->边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鞍形衬里的翻边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鞍形衬里的翻边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上模周围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底部设有保温圈,所述上模周围的压边圈和下模之间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螺钉螺母之间设有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形衬里的翻边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上模周围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底部设有保温圈,所述上模周围的压边圈和下模之间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螺钉螺母之间设有垫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康包仲牧顾国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