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系统及其路径规划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0438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导航系统及其路径规划方法,其包含一储存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储存单元设置有一云端服务器的云端数据库以及导航系统的一本地数据库,用以储存一路况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储存单元,依据一初始位置以及一查询目的而进行规划,以形成一初始路径。并且,处理单元以初始路径与储存单元中对应于初始路径的其中至少一路段的路况数据,进行比对并运算分析以规划形成多个参考路径。接着,以此些参考路径的其中之一作为一最终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云端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机制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装置的使用普及与无线网络的应用发展,各式移动装置持续不断地增加相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或卫星定位等导航功能,诸如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平板计算机(Tablet PC)等,以方便使用者随时掌握实时的活动路径或活动范围的外围信息等。不过,当使用者藉由移动装置使用导航功能时,常常发生无法依循导航系统所规划的路线进行行驶的问题,例如,道路损坏、整修、管制或壅塞而无法继续通行或难以通行等问题,造成导航系统所提供的路线不符合使用者的实切需求,而降低导航系统的使用满意度。目前,已有导航系统具有结合实时路况信息系统以进行实时路况规划的设计,例如 RDS-TMC(Radio Data System-Traffic Message Channel)实时路况服务系统。其是利用一远程的路况信息服务器而取得所有路况位置的信息,以避开具有路况的路段,并运算获得两地点之间具有最短行车时间的路径。然而,此种方法采用一次下载全部路况信息的方式,又因路况信息的复杂且信息量庞大,导致路况信息的传输时间冗长,使导航系统无法实时取得路况信息,而造成使用者无法实时避开具有路况的问题路段。另外,RDS-TMC为副载波广播系统,受限于特定载波频率,且常常发生无法联机的问题,而无法取得路况数据,造成实用性的降低。进一步地,导航装置可藉由远程服务器先行运算出所有可能的建议路径,并经比对路况信息后,再将所有可能的建议路径的路况信息回传给导航装置,以达成不需一次下载全部路况信息的目的。然而,此种方式因透过远程服务器的先行运算,使得路况信息下载的等待时间增加,且一旦远程服务器发生异常或当机时,更将造成使用者无法下载路况信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利用一云端数据库的数据共享,并由本机进行路况分析以规划出参考路径的作动方式,使可缩短路况信息下载的等待时间,及降低路况信息下载的复杂度及数据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航系统,其包含一储存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储存单元设置有一云端服务器的云端数据库以及导航系统的一本地数据库,用以储存一路况数据。路况数据至少包含多个第一平均行车时速、多个第一待车时间、多个第一路况信息以及多个历史导航记录。处理单元连接储存单元,依据一初始位置以及一查询目的而进行规划,以形成一初始路径。并且,处理单元以初始路径与储存单元中对应于初始路径的其中至少一路段的路况数据,进行比对并运算分析以规划形成多个参考路径。接着,以此些参考路径的其中之一作为一最终路径。其中,当导航系统依据最终路径进行导航后,处理单元将进行运算分析,以获得最终路径的一第二平均行车时速、一第二待车时间以及一第二路况信息,并将第二平均行车时速、第二待车时间以及第二路况信息传送至储存单元。其中,此些参考路径更以一预估行车时间作为排序,且以具有最短的预估行车时间的参考路径作为最优先的参考路径。且导航系统的一显示单元显示此些参考路径,以供使用者选择出最终路径。其中,处理单元于传送第二平均行车时速、第二待车时间以及第二路况信息至储存单元时,处理单元输出一确认讯息,以确认将第二平均行车时速、第二待车时间以及第二路况信息传送至云端数据库或本地数据库。并且,云端数据库采用多用户共享数据的机制模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且导航系统包含一储存单元 以及一处理单元。路径规划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依据一初始位置以及一查询目的,处理单元进行规划,以形成一初始路径;读取储存单元中的对应于初始路径的其中至少一路段的一路况数据,且路况数据包含一第一平均行车时速、一第一待车时间、一第一路况信息或一历史导航记录;以初始路径与路况数据进行比对并运算分析,以规划形成多个参考路径;以此些参考路径的其中之一以作为一最终路径;当导航系统依据最终路径进行导航后,处理单元将进行运算分析,以获得最终路径的一第二平均行车时速、一第二待车时间以及一第二路况信息;以及传送第二平均行车时速、第二待车时间以及第二路况信息至储存单元。并还包含下列步骤以一预估行车时间排序此些参考路径;以具有最短的预估行车时间的参考路径作为最优先的参考路径;以及以导航系统的一显示单元显示此些参考路径,以供使用者选择出最终路径。其中,储存单元还包含一云端服务器的云端数据库以及导航系统的一本地数据库,且云端数据库采用多用户共数据的机制模式。并且,还包含下列步骤当处理单元传送第二平均行车时速、第二待车时间以及第二路况信息至储存单元时,处理单元输出一确认讯息,以确认将第二平均行车时速、第二待车时间以及第二路况信息传送至云端数据库或本地数据库。承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的,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占-^ \\\ ·(I)此导航系统可采用于现行普遍使用的导航程序中添加运算分析、数据上传及下载与综合记录的功能,藉此可提升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的应用简易性,增加使用率,并降低成本。(2)此导航系统可藉由云端数据库的数据共享,而可快速累计实际且确切的路况信息以统计路况之综合信息,藉此可提升路径规划的切实性及实用性。(3)此导航系统可藉由本地数据库的数据累计,以可避免因无线联机发生异常而无法实时取得路况信息的问题。(4)此路径规划方法可藉由读取对应于初始路径之其中至少一路段的路况数据,以缩短下载路况信息的等待时间与下载时间。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的实施例的架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 :全球定位卫星;2 :导航系统;·20 :定位单元;200 :初始位置;201 :实时位置;202 :实时时间;21 :处理单元;210 :初始路径;211:参考路径;2110:第一参考路径;2111 :第二参考路径;212 :最终路径;213 :确认讯息;22 :储存单元;220 :路况数据;221 :云端数据库;222 :本地数据库;23 :显示单元;230:查询目的;以及S30 S39、S391、S392 :流程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是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航系统的实施例的架构图。如图所示,导航系统2包含一定位单元20、一处理单元21、一储存单元22以及一显示单元23。储存单元22可包括设置于云端服务器的一云端数据库221以及导航系统内的一本地数据库222。本地数据库222可为内建的内存或外接的记忆卡,例如,CF (Compact Flash)、MD (Micro Drive) > SD (SecureDigital)或MMC(Multi Media Card)等记忆卡,但不限制。本实施例中,储存单元22可同时具有云端数据库221以及本地数据库222,或者,储存单元22可仅具有两者的其中之一,可用以储存一路况数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航系统,其包含:一储存单元,包含一云端服务器的云端数据库以及该导航系统之一本地数据库,储存一路况数据,该路况数据至少包含多个第一平均行车时速、多个第一待车时间、多个第一路况信息以及多个历史导航记录;以及一处理单元,连接该储存单元,依据一初始位置以及一查询目的而进行规划,以形成一初始路径,该处理单元以该初始路径与该储存单元中对应于该初始路径的其中至少一路段的该路况数据,进行比对并运算分析以规划形成多个参考路径,并以该些参考路径的其中之一作为一最终路径;其中,当该导航系统依据该最终路径进行导航后,该处理单元将进行运算分析,以获得该最终路径的一第二平均行车时速、一第二待车时间以及一第二路况信息,并将该第二平均行车时速、该第二待车时间以及该第二路况信息传送至该储存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接才万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西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