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温水供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415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具备:检测旁路(3)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检测压缩机(21)的吸入制冷剂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51)、检测压缩机(21)的排出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2)、和控制装置(4),从压缩机(21)的起动开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缩机目标转速的区间内,控制旁路膨胀阀(31)的动作,使得旁路(3)出口温度成为饱和温度,并且在旁路(3)出口温度达到饱和温度时,使压缩机(21)的转速上升到下一阶段的转速,控制在适当的制冷循环状态,从而即使在低大气温度下,也能够确保高效的足够的加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制冷循环装置,将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旁路分流,在主流制冷剂和旁路分流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換,由此对主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
技术介绍
历来,这种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温水供暖装置,在制冷剂回路的散热器的下游侧设有过冷却热交換器,通过使膨胀的制冷剂流入该过冷却热交換器,对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图6是表示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现有制冷循环装置的图。 如图6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0和旁路120。制冷剂回路110是压缩机111、散热器112、过冷却热交換器113、主膨胀阀114和蒸发器115分别通过配管连接为环状而构成的。制冷循环装置100所具备的旁路120,在过冷却热交換器113和主膨胀阀114之间从制冷剂回路110分支,经由过冷却热交換器113在蒸发器115和压缩机111之间与制冷齐IJ回路110相连接。另外,在旁路120中,在比过冷却热交換器113更靠上游侧设有旁路膨胀阀121。另外,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具备检测从压缩机11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压缩机排出管温度)Td的温度传感器141 ;检测流入蒸发器115的制冷剂的温度(蒸发器入口温度)Te的温度传感器142 ;在旁路120中检测流入过冷却热交換器113的制冷剂的温度(旁路侧入口温度)Tbi的温度传感器143 ;和在旁路120中检测从过冷却热交換器113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旁路侧出ロ温度)Tbo的温度传感器144。压缩机的排出管的目标温度Td (target),根据由温度传感器142检测的蒸发器入口温度Te来设定。而且,主膨胀阀控制部控制主膨胀阀114,使得由温度传感器141检测的排出管温度Td成为上述目标温度Td (target)。另外,旁路膨胀阀控制部控制旁路膨胀阀121,使得在过冷却热交換器113中的旁路侧出ロ温度Tbo和旁路侧入口温度Tbi的差(Tbo 一 Tbi)成为规定的目标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0 — 685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所述现有装置的构成中,设于旁路120的旁路膨胀阀121,进行动作以控制旁路120的入口侧和出ロ侧的温度差、即旁路120出口的过热度,所以不能将旁路120出ロ的制冷剂状态控制在湿润状态。因此,在大气温度为ー 20°C那样的极低温时的供暖运行时,在打开了旁路膨胀阀121的情况下,直到旁路侧的制冷剂流量増加到适当量期间,流过旁路120的制冷剂在过冷却热交換器113中被极端地加热。因此,压缩机111的吸入制冷剂状态成为过度的过热状态,压缩机111排出温度有可能异常上升。因此,在这种极低温的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旁路120,不能获得使用旁路120起到的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因此,在该现有技术的装置中,具有效率差、不能确保足够的加热能力这种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现有装置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通过将该制冷循环装置控制为适当的制冷循环状态,即使在低大气温度下也能够确保高效的、充分的加热能力的制冷循环装置喝和具备该装置的温水供暖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装置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散热器、过冷却热交換器、主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被连接为环状;旁路,其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主膨胀机构之间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分支,经由所述过冷却热交換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或者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旁路膨胀机构,其设于比所述过冷却热交換器更靠上游侧的所述旁路上;第一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从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饱和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被吸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和控制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特征为,所述控制机构,从所述压缩机的起动开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缩机目标转速为止,控制所述旁路膨胀机构的动作,使得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由所述饱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的饱和温度,并且在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所述饱和温度时,使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上升。根据该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在压缩机的压缩比小的低转速状态下,进行控制使旁路出ロ的冷却剂状态从过热状态成为饱和状态后,由于ー边使气液两相冷却剂旁路分流一边阶段性地使压缩机的转速上升,所以能够抑制压缩机排出温度的异常上升。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ー种通过将制冷循环装置控制为适当的制冷循环状态,即使在低大气温度下也能够确保高效的、充分的加热能力的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温水供暖装置。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不同的压缩机转速的莫里尔图。图3是表示同一制冷循环装置的旁路时的制冷循环时效的图。图4是用功能实现机构表示同一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载置的方块图。图5是同一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行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旁路分流时的制冷循环的时效的图。图8是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莫里尔图。符号说明1A、制冷循环装置2、制冷剂回路3、旁路4、控制装置21、压缩机22、散热器23、过冷却热交換器24、主膨胀阀(主膨胀机构)25、蒸发器 31、旁路膨胀阀(旁路膨胀机构)51、压カ传感器(饱和温度检测机构)61、第一温度传感器62、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ー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散热器、过冷却热交換器、主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连接为环状;旁路,其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主膨胀机构之间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分支,经由所述过冷却热交換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或者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旁路膨胀机构,其设于比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旁路上;第一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从所述过冷却热交換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饱和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被吸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和控制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特征为,在控制机构中,从所述压缩机的起动开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缩机目标转速为止,控制所述旁路膨胀机构的动作,使得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由所述饱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的饱和温度,并且在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所述饱和温度吋,使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上升。根据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在压缩机的压缩比小的低转速状态下,进行控制使得旁路出ロ的冷却剂状态从过热状态成为饱和状态之后,一边使气液两相冷却剂旁路分流,一边阶段性地使压缩机的转速上升,所以能够抑制压缩机排出温度的异常上升。因此,即使在大气温度为_20°C那样的极低温吋,也能够灵活运用旁路引起的利用过冷却热交換器中的主流制冷剂和旁路制冷剂的热交換所产生的蒸发器中的热函差增大效果、和制冷剂的旁路起到的低压侧冷却剂路径的压カ损失降低效果。由此,在该制冷循环装置中,能够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和充分的加热能力。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为,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具备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控制机构中,在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上时,使所述主膨胀机构的开度向闭方向动作。根据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在旁路中流过制冷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散热器、过冷却热交换器、主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连接为环状;旁路,其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主膨胀机构之间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分支,经由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或者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旁路膨胀机构,其设于比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所述旁路上;第一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从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饱和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被吸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和控制机构,在所述控制机构中,从所述压缩机的起动开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缩机目标转速为止,控制所述旁路膨胀机构的动作,使得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成为由所述饱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的饱和温度,并且在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所述饱和温度时,使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胁俊二青山繁男日下道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