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发光材料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茈-聚乙烯咔唑与水滑石二维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及其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将小分子染料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分子的晶化程度,高分子发光材料掺杂在输运层中可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掺杂在发光层中则可降低载流子的链内运动和激子的自淬,因此通过掺杂可显著的提高发光器件的效率和改变荧光谱波长,同时说明在掺杂分子和基质间存在十分有效的能量传递过程。目前,采用高荧光效率的染料对器件进行掺杂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它不仅能改变发光颜色,而且可以提高发光亮度、效率和稳定性,因此近20年来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发光 方法。聚乙烯咔唑(PVK)为基质材料,以高荧光效率的有机染料茈(perylene)作掺杂剂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FRET技术是可以检测分子纳米级距离和纳米级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因此可用于检测两个分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正如前述,当供体发射的荧光与受体发色团分子的吸收光谱重叠,并且两个探针的距离在IOnm范围以内时,就会产生FRET现象。这种优越的性能而被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苝?聚乙烯咔唑与水滑石二维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为蓝光发光薄膜,由苝?聚乙烯咔唑与无机组分水滑石纳米片在三维空间层层交替组装形成,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和明显的能量转移过程,同时根据组装层数的不同,薄膜厚度可在5?500纳米之间均匀调控,苝与聚乙烯咔唑的质量之比为0.001?0.1,聚乙烯咔唑的分子量为20000?90000。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