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导引车,在所述自动导引车上设有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和行走车架,所述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包括设于所述行走车架上、相互间为链传动的减速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双排链条配合的主动链轮。通过在自动导引车上设置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不仅使得自动导引车输送、传递货物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由于采用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链条承载能力更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设计可充分利用空间,将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的相关部件结构进行充分收纳,减少其对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物流输送设备,特别是涉及ー种自动导引车。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社会对物流输送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物流输送系统中,自动化运输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139515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于2010年02月03日公开了ー种“自动导引车”,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导引车,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底部后侧设ー组固定轮,中前侧设ー组驱动轮,ー组驱动轮包括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分别与两侧的电机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实现单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设于传动支架板上,传动支架板上还设有左、右路线传感器,左路线传感器通过继电器与右侧电机电连接,控制右驱动轮;右路线传感器通过继电器与左侧电机电连接,控制左驱动轮。车架两侧还设有走停传感器,车架前端设防撞传感器。车架本体底部前端设两个万向轮,万 向轮通过升降轮装置控制升降。以上技术方案实际上是利用路线传感器来控制自动导引车的运行路线使其达到指定的目的地,其最終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自动导引车。显然,以上的自动导引车不具备移载功能,因而效率低、不实用,无法适应当今物流输送系统的快速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具有移载功能的自动导引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导引车,关键是在所述自动导引车上设有移载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移载装置为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或者是皮带输送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I :所述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双排链条配合的主动链轮;所述自动导引车还包括行走车架,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传动轴设于所述行走车架上,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传动轴之间为链传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2 :所述行走车架由运动轮组承载,所述运动轮组包括行走轮箱,所述运动轮组包括驱动轮组和被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传动轴和设于所述行走轮箱上的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3 :所述行走轮箱包括相互连接的轮箱和行走轮,所述的轮箱包括相互拼合的轮箱体和轮箱盖,所述轮箱体和轮箱盖之间为销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轮箱上为轴套配合连接;其中,轮箱体上设有轴套A,所述轮箱盖上设有轴套B,所述轴套A与所述轴套B配合,共同同所述行走轮实现轴套配合连接。此外,所述的行走轮的钢毂外包胶,所述轮箱顶部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螺纹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4:所述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包括沿轨道侧边滑行的导轮,所述导轮对称设置于轨道的两侧并分别同行走车架连接,所述导轮钢毂外包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5:所述移载装置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一张紧轮和位置可调整的第二张紧轮和承载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转动轴设于所述条形孔中且同调节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的轴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6:所述移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其自身四个端部的过渡堕轮。所述过渡堕轮包括一心轴和固定在所述心轴上的轴承,所述轴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心轴的两端。所述心轴一端或两端设有螺纹孔。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可取得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自动导引车上设置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使得自动导引车输送、传递货物更加方便快捷;由于输送机采用了双排链,链条承载能力更强、静摩擦力更大,且成本低廉,能够大大降低输送机的功耗,实现整机节能环保的效果。所述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包括行走车架和设于所述行走车架上、相互间为链传动 的减速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双排链条配合的主动链轮;所述行走车架由运动轮组承载,所述运动轮组包括行走轮箱,所述运动轮组包括驱动轮组和被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传动轴和设于所述行走轮箱上的电机。以上结构设计可充分利用空间,将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的相关部件结构进行充分收纳,減少其对空间的占用。由于所述的轮箱包括相互拼合的轮箱体和轮箱盖,因而可以免去制造特有的轮箱模具,节省成本,造价低廉。采用销连接将所述轮箱体和轮箱盖进行紧固,拆装、维修更加方便。所述的行走轮的钢毂外包胶可以有效的降低传动震动和整机噪声,并提高行走轮的使用寿命。所述轮箱顶部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螺纹孔,可以方便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构件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所述自动导引车包括沿轨道侧边滑行的导轮,所述导轮对称设置于轨道的两侧并分别同行走车架连接。所述导轮随着轨道行走机构的运动而沿着轨道侧边滚动,可具体地实现导轮对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的限位效果,防止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倾斜或侧翻。导轮钢毂外包了胶,可以减少导轮与轨道之间的磨损,并具有一定的抗震缓冲功能。通过将两个张紧轮设置于同一个安装板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张紧装置6作为ー个整体安装拆卸非常方便。其中第一张紧轮可对链条进行换向,而第二张紧轮则可在调节螺栓的作用下,在所述条形孔中滑动,以调整第一、ニ张紧轮之间的距离,使得链条的张紧效果最优。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的轴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可确保本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中让输送链轮具有状态优良的链条包角,传输效率更高。很显然,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张紧装置6亦适用于皮带输送机张紧皮带的场合。当该张紧装置6亦适用于皮带输送机时,在所述自动导引车上设置的移载装置2即为皮带输送机。在输送机的四个端部上分別设置过渡堕轮,货物在放置到输送单元或者即将离开输送单元时,将首先同上述过渡堕轮配合,在过渡堕轮的配合下,货物缓缓的进入或者离开输送单元(即链条或者皮带,在本实施例中为并行的双排链),输送机运动平稳。过渡堕轮由心轴与轴承构成,结构简单,用材方便。在心轴一端或两端设有螺纹孔,可以很方便的将该堕轮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到输送机上,安装、拆卸均很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详细的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行走轮箱主视 图5是图4的B-B向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行走轮箱的俯视 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轮箱体的主视 图8是图7的A-A方向视 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轮箱体的俯视 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轮箱盖的主视 图11是图10的A-A向视 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轮箱盖的俯视 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张紧装置的主视 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张紧装置的左视 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张紧装置的俯视 图16是图3的A-A向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导引车,在所述自动导引车上设有移载装置2即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所述自动导引车还包括行走车架1,所述双排链式链条输送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行走车架I上、相互间为链传动的减速电机17和传动轴18 ;其中,所述传动轴1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双排链条配合的主动链轮67,所述行走车架I由运动轮组承载。所述运动轮组包括行走轮箱,所述运动轮组包括驱动轮组14和被动轮组12,所述驱动轮组14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传动轴9例如渐开线花键轴和设于所述行走轮箱上的电机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沿轨道侧边滑行的导轮11,所述导轮11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于同一条轨道的两侧,所述导轮11分别与行走车架I连接,在行走车架I的运动下,所述导轮11跟随所述行走车架I 一起滚动,并贴紧、抱住导轨,以防止所述行走车架I发生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导引车,其特征是:在所述自动导引车上设有移载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吴军平,王建锋,郭志林,杨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