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0097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包括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和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轨道、第二动力轨道、第三动力轨道和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包括后台控制装置、读卡器和射频卡;每个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上至少设有一个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固定于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两侧或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内部,以读取来自所述射频卡的速度控制指令,并根据该速度控制指令控制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的第一动力轨道、第二动力轨道和第三动力轨道转动的方向以及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飞机滑行起降所必须的跑道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飞机起降使用的跑道是直线型的,跑道长,占用面积大,要在面积有限的岛屿上建立传统的滑行跑道供飞机起降比较困难;同样,要在航空母舰上滑行起降飞机,其跑道长度决定了其庞大的体积(特别是长度),易于遭到攻击,其造价、保养费用也相当可观。因此,飞机的传统滑行起降跑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航空母舰和岛屿机场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大幅缩短飞机滑行起降所必须的跑道长度,以有效利用航空母舰和岛屿的面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包括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和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轨道、第二动力轨道、第三动力轨道和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相互平行,为带动力装置的轨道;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位于所述第二动力轨道两侧;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三动力轨道与所述第二动力轨道之间的平行间距,和飞机起落架上的两个后轮与前轮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分别用于承载飞机起落架的两后轮并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动力轨道的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的动力装置所提供的动力同步,并且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的所提供的摩擦动力相等;所述第二动力轨道承载飞机起落架的前轮;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装有动力装置,当飞机起降期间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开启,以打开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为飞机提供动力;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包括后台控制装置、读卡器和射频卡;所述射频卡固定在飞机起落架的前轮上;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用于向所述射频卡发送速度控制指令;每个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上至少设有一个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固定于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两侧或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内部,以读取来自所述射频卡的速度控制指令,并根据该速度控制指令控制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的第一动力轨道、第二动力轨道和第三动力轨道转动的方向以及转速。实施时,在飞机起飞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向所述射频卡发出起飞时转速控制指令,该起飞时转速控制指令控制动力轨道的速度依次从零阶梯式增加到最大;所述读卡器接收到该起飞时转速控制指令后,开启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向前转动,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的转速依次从零阶梯式增加到最大转速。实施时,当所述读卡器在一预定时间内没有读取到所述射频卡发出的射频信息时,控制关闭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实施时,当飞机降落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向所述射频卡发出降落时转速控制命令,所述读卡器接收到降落时速度控制命令后,开启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向前转动,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的转速从飞机降落着地时的速度,减速到零,再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向后转动,直到飞机停 止。实施时,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包括第一滑盖、第二滑盖、第三滑盖、第四滑盖和动力装置;第一滑盖、第二滑盖、第三滑盖、第四滑盖的长度和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滑盖和所述第三滑盖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滑盖和所述第三滑盖的宽度分别等于或小于飞机起落架前后两个轮子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一滑盖和所述第四滑盖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滑盖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动力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第二滑盖的宽度的差值;所述第四滑盖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三动力轨道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动力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第三滑盖的宽度之间的的差值;该动力装置分别与第一滑盖、第二滑盖、第三滑盖、第四滑盖相连,为第一滑盖、第二滑盖、第三滑盖、第四滑盖提供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的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及效果如下I、本专利技术为飞机起降提供额外动力或阻力,可有效缩短飞机起降的滑行距离;2、本专利技术采用轨道式跑道,可防止飞机意外跑偏;3、本专利技术的轨道式跑道可以自动打开和关闭,在飞机起降时打开轨道,为飞机提供动力;平时可以关闭,保护轨道且机场平整,可用作传统机场。因此新型轨道式机场,可以在不影响传统飞机起降的基础上,增加多条跑道,有效提高机场利用率;4、本专利技术简单易于实行,对现有飞机的起落架只需稍作改装,即可实现在传统跑道和本专利技术新型跑道上都可以起降;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飞机滑行起降的辅助系统,可与其他起降的辅助装置并用,如弹射器、斜坡、拦阻绳等。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的动力轨道闭合时的不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的动力轨道打开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包括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I和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2。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I包括动力轨道11、动力轨道12、动力轨道13和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14 ; 所述动力轨道11、所述动力轨道12和所述动力轨道13相互平行,为带动力装置的轨道。所述动力轨道11和所述动力轨道13在所述动力轨道12两侧;所述动力轨道11、所述动力轨道13与所述动力轨道12之间的平行间距,和飞机起落架上的两个后轮与前轮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动力轨道11和所述动力轨道13由可转动的轮子、可转动的轴承或履带等动力装置前后并行排列组成。所述动力轨道11和所述动力轨道13的动力装置所提供的动力同步,其目的是能为垂直上方和动力轨道接触的物体提供向前或向后的摩擦动力,并且所述动力轨道11和所述动力轨道13的所提供的摩擦动力相等。所述动力轨道12承载飞机起落架的前轮,可以提供动力也可以不提供动力。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14装有动力装置,当飞机起降期间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14开启,以打开所述动力轨道11、所述动力轨道12和所述动力轨道13,为飞机提供动力。平时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14关闭,以关闭所述动力轨道11、所述动力轨道12和所述动力轨道13,保护所述动力轨道11、所述动力轨道12和所述动力轨道13且机场平整,可用作传统机场。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14,包括滑盖141、滑盖142、滑盖143、滑盖144和动力装置(图中未示)。滑盖141、滑盖142、滑盖143和滑盖144的长度和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I长度相等;滑盖142和滑盖143的宽度相等,滑盖142和滑盖143的宽度分别等于或小于飞机起落架前后两个轮子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滑盖141的宽度等于动力轨道11外侧边缘与动力轨道12中心的水平距离,与滑盖142的宽度的差值,滑盖144的宽度等于动力轨道13外侧边缘与动力轨道12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飞机短距离滑行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和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轨道、第二动力轨道、第三动力轨道和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相互平行,为带动力装置的轨道;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位于所述第二动力轨道两侧;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三动力轨道与所述第二动力轨道之间的平行间距,和飞机起落架上的两个后轮与前轮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分别用于承载飞机起落架的两后轮并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动力轨道的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的动力装置所提供的动力同步,并且所述第一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的所提供的摩擦动力相等;所述第二动力轨道承载飞机起落架的前轮;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装有动力装置,当飞机起降期间所述自动闭合轨道的机械装置开启,以打开所述第一动力轨道、所述第二动力轨道和所述第三动力轨道,为飞机提供动力;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控制系统包括后台控制装置、读卡器和射频卡;所述射频卡固定在飞机起落架的前轮上;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用于向所述射频卡发送速度控制指令;每个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上至少设有一个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固定于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两侧或所述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内部,以读取来自所述射频卡的速度控制指令,并根据该速度控制指令控制短距离跑道飞机起降装置的第一动力轨道、第二动力轨道和第三动力轨道转动的方向以及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安李明友徐树民杜彦哲田心刘建巍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