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自适应批量式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020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自适应批量式翻转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转盘、两个底梁、两个卡板、两个丝杠,支架套装在转盘上的齿轮箱输出轴上,转盘上的齿轮箱与转盘伺服电机相连,卡板的两端设置螺母,螺母与位于转盘内部的丝杠啮合,丝杠连接丝杠驱动电机,底梁两端分别与位于转盘中的底梁伺服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丝杠驱动电机采用位置闭环和电流闭环的符合检测方式对卡板的位置和对待翻转工件的抱紧程度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批量对重型齿轮工件进行翻转,与传统的行车翻转方式相比,具有翻转效率高、翻转质量好等优点。并且通过位置检测和电流检测的方式对固定目标工件的给进量进行自适应控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齿轮的翻转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自动式翻转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重型工件的自适应批量式翻转设备。
技术介绍
在重型电机减速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各类重型齿轮进行翻转,为后续装配附件做准备。以往对于大型工件的翻转,由于其体积和重量非常大,需要依靠行车进行翻转,操作不便,无法保证工件质量;现有的翻转机构对工件的适应性不强,并且不能实现单次批量式翻转,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线的装配效率。另外,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定位准确、能耗要求以及安全等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重型齿轮类工件具有广泛适应性,并且可以对工件进行批量式翻转,提高重型齿轮箱生产线的装配效率的基于电流反馈的自适应批量式翻转>J-U ρ α装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两个支架、两个转盘、两个底梁、两个卡板、两个丝杠,其特征是第一支架A套装在第一转盘C上的齿轮箱输出轴上,第二支架B套装在第二转盘D上的齿轮箱输出轴上,第一转盘C上的齿轮箱和第二转盘D上的齿轮箱分别与转盘伺服电机相连,第 ^板I的两端设置第一螺母H和第二螺母J,第一卡板I通过第一螺母H和第二螺母J与位于第一转盘C内部的第一丝杠M和位于第二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自适应批量式翻转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转盘、两个底梁、两个卡板、两个丝杠,其特征是:第一支架(A)套装在第一转盘(C)上的齿轮箱输出轴上,第二支架(B)套装在第二转盘(D)上的齿轮箱输出轴上,第一转盘(C)上的齿轮箱和第二转盘(D)上的齿轮箱分别与转盘伺服电机相连,第一卡板(I)的两端设置第一螺母(H)和第二螺母(J),第一卡板(I)通过第一螺母(H)和第二螺母(J)与位于第一转盘(C)内部的第一丝杠(M)和位于第二转盘(D)内的第二丝杠(N)啮合,第二卡板(K)的两端设置第三螺母(F)和第四螺母(L),第二卡板(K)通过第三螺母(F)和第四螺母(L)与位于第一转盘(C)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许长魁王瑛李相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