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系统用冷却塔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9403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系统用冷却塔,包括塔体、同轴设置在塔体顶部的向下的电机、设置在塔体顶端内并与电机相连接的风机、出风装置、设置在塔体下部壁上的百叶窗、设置在塔体下端的出水管、设置在塔体内中部的填料、设置在塔体内底部上的潜水泵、布水器、进水管和集水槽,出风装置沿塔体内壁设置在塔体的上部并且出风装置的开口在上端,布水器设置在填料的上方并与进水管相连接,集水槽设置在塔体内底端并且与出水管连接,潜水泵设置在集水槽内并与布水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实现生化系统冷却塔的安全高效清洗。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生化系统用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轧废水站稀油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因出水含油、COD较高,需进后续的生化系统进行处理,生化系统中的微生物要求水温不高于35摄氏度,稀油出水的水温大于40摄氏度。因此,需要设置冷却塔来降低生化系统进水温度。由于水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及生物营养成分,冷却塔在长期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粘泥附着在填料上,影响冷却塔的使用效果的同时对生化系统内的生物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这样就需要对冷却塔进行定期清洗,通常采用清洗液对塔内结构和填料进行淋洗,视冷却塔的大小和填料上粘泥的多少可以选 择清洗液的淋洗总量。在生产中对清洗液进行直接排放是不符合工业生产的成本控制要求的,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会影响到系统中的菌群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系统用冷却塔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还避免了清洗液对系统菌群活性的影响。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包括塔体、同轴设置在塔体顶部向下的电机、设置在塔体顶端内并与电机相连接的风机、出风装置、设置在塔体下部壁上的百叶窗、设置在塔体下端的出水管、设置在塔体内中部的填料、设置在塔体内底部上的潜水泵、布水器、进水管和集水槽,出风装置沿塔体内壁设置在塔体的上部并且出风装置的开口在上端,布水器设置在填料的上方并与进水管相连接,集水槽设置在塔体内底端并且与出水管连接,潜水泵设置在集水槽内并与布水器连接。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成本,还降低了清洗液对系统菌群活性的影响,操作简便,同时还具有整体负荷轻,清洗时不必停工另行清洗更换塔内部件,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并具有冷却效率高、噪声低、运行费用低和节能的特点。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的一种改进,出水管上还设置有分流装置。本改进通过在出水管上设置分流装置,实现了对清洗液和待处理废水的分流控制,避免了清洗液中药剂对混入处理系统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生化系统内的菌群活性,影响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避免了冷却塔清洗后需要对系统内菌种重新施放和培育的情况,提高了清洗效率,降低了清洗难度和系统维护成本,保证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效果。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的又一种改进,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潜水泵与布水器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本改进实现了清洗时冷却塔内清洗液流动的控制,提高了清洗液的循环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充分利用,降低了清洗成本。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成本,还降低了清洗液对系统菌群活性的影响,操作简便,同时还具有整体负荷轻,清洗时不必停工另行清洗更换塔内部件,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并具有冷却效率高、噪声低、运行费用低和节能的特点。同时通过设置在出水管上的分流装置,实现了对清洗液和待处理废水的分流控制,而进入专门的特定流动途径,避免了清洗液中药剂对混入处理系统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生化系统内的菌群活性,影响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避免了冷却塔清洗后需要对系统内菌种重新施放和培育的情况,提高了清洗效率,降低了清洗难度和系统维护成本,保证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效果O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明列表I、塔体;2、电机;3、风机;4、出风装置;5、百叶窗;6、出水管;7、填料;8、潜水泵;9、布水器;10、进水管;11、集水槽;12、分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I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包括塔体I、同轴设置在塔体I顶部向下的电机2、设置在塔体I顶端内并与电机2相连接的风机3、出风装置4、设置在塔体I下部壁上的百叶窗5、设置在塔体I下端的出水管6、设置在塔体I内中部的填料7、设置在塔体I内底部上的潜水泵8、布水器9、进水管10和集水槽11,出风装置4沿塔体I内壁设置在塔体I的上部并且出风装置4的开口在上端,布水器9设置在填料7的上方并与进水管10相连接,集水槽11设置在塔体I内底端并且与出水管6连接,潜水泵8设置在集水槽11内并与布水器9连接。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成本,还降低了清洗液对系统菌群活性的影响,操作简便,同时还具有整体负荷轻,清洗时不必停工另行清洗更换塔内部件,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并具有冷却效率高、噪声低、运行费用低和节能的特点。作为一种优选,出水管6上还设置有分流装置12。通过在出水管上设置分流装置,实现了对清洗液和待处理废水的分流控制,避免了清洗液中药剂对混入处理系统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生化系统内的菌群活性,影响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避免了冷却塔清洗后需要对系统内菌种重新施放和培育的情况,提高了清洗效率,降低了清洗难度和系统维护成本,保证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效果。分流装置12为连接在出水管上的三通阀以及其上连接的特定的出水管路,每个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对相应的管路进行控制。作为一种优选,进水管10上设置有控制阀,潜水泵8与布水器9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实现了清洗时冷却塔内可以根据需要对废水或者清洗液流动进行控制,提高了清洗液的循环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充分利用,降低了清洗成本。对待处理废水进行冷却时,电机2驱动风机3由百叶窗5向冷却塔内引风,并由冷却塔上部的出风装置4的上端开口排除冷却塔,同时废水从进水管10进入布水器9并通过布水器9均匀分散喷淋到填料7上,从而在冷却塔内形成气液逆流换热以提高换热效率。清洗冷却塔时,将出水管6上的阀门关闭,打开进水管10上的控制阀,向冷却塔的集水槽11中注入清洗药剂,打开潜水泵8,将清洗药剂送入冷却塔内填料7上方的布水器9,清洗药剂经布水器9喷淋至填料7,填料7上的生物粘泥在药剂的作用下,慢慢脱离填料7被洗下进入水中,从而达到清洗填料的目的。清洗结束后,关闭潜水泵8,打开分流装置12上向废水池的阀门,清洗污水就可以直接排至工业污水管道,进污水处理厂处理。本技术公开的生化系统用冷却塔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对清 洗液的循环利用,提高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成本,还降低了清洗液对系统菌群活性的影响,操作简便,同时还具有整体负荷轻,清洗时不必停工另行清洗更换塔内部件,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并具有冷却效率高、噪声低、运行费用低和节能的特点。同时通过设置在出水管上的分流装置,实现了对清洗液和待处理废水的分流控制,而进入专门的特定流动途径,避免了清洗液中药剂对混入处理系统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生化系统内的菌群活性,影响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避免了冷却塔清洗后需要对系统内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系统用冷却塔,包括塔体、同轴设置在塔体顶部向下的电机、设置在塔体顶端内并与电机相连接的风机、出风装置、设置在塔体下部壁上的百叶窗、设置在塔体下端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塔体内中部的填料,出风装置沿塔体内壁设置在塔体的上部并且出风装置的开口在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系统用冷却塔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内底部上的潜水泵、布水器、进水管和集水槽,所述布水器设置在填料的上方并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槽设置在塔体内底端并且与出水管连接,所述潜水泵设置在集水槽内并与布水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圆圆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