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179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镀铝锌钢卷化学成分如下:C:0.085%‑0.12%,Si:≤0.030%,Mn:0.55%‑0.78%,Alt:0.025%‑0.085%,P:≤0.030%,S:≤0.020%,并且锰与碳含量具备这样的关系:Mn%=(6.5)*C%,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方案从提高碳和锰的含量、优化层流冷却、优化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优化热轧侧压量、优化冷轧压缩比等方面着手成功解决了热卷的边浪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属于热轧温度和冷轧温度的控制工艺。


技术介绍

1、薄规格(冷卷厚度0.35-0.6毫米)镀铝锌高板形钢卷市场需求量大,目前是钢铁行业的主产品之一。但薄规格高板形建筑用镀铝锌钢卷容易发生边浪、边部裂纹、冷卷切边不良、热镀铝锌时边(端)部镀层粗糙和不均等缺陷而影响用户端使用。因此,解决好冷卷这些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2、冷卷的上述缺陷,是因热卷边部产生浪形缺陷(显然,热卷有边浪缺陷,也会遗传到冷卷)而引起。热卷边部浪形缺陷的产生,是在热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相变,又因热卷厚度薄(2.3-2.5mm),边部容易变形,从而引起浪形缺陷。其机理是,先前相变产生的晶体随着轧制时间的推移,不断长大,后来相变产生的晶体因长大时间不足,晶体较小,因此在热卷边部组织中就混合着大小不一的晶体,形成混晶组织,引起组织不均匀,形成较大的内应力,产生边浪缺陷。简言之,热卷边浪缺陷,是因边部组织不均匀、产生较大内应力引起。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该方案从提高碳和锰的含量、优化热轧层流冷却、优化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优化热轧侧压量、优化冷轧压缩比等方面着手成功解决了热卷的边浪缺陷。从成分上来讲,提高碳和锰的含量,会使相变点(即相变温度开始点,又叫ar3线)下移,即延缓钢卷在热轧过程中的相变过程,阻碍相变发生,抑制混晶的产生。另外,碳和锰含量的提高,还增加热卷在轧制过程中(热态状况)的下屈服强度,抵制热卷边部的应力,阻碍边浪的产生。从热轧工艺上讲,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热卷材料的组织均匀性起到重要作用,材料组织的均匀性,对改善热卷边浪具有重要的影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镀铝锌钢卷化学成分如下:

3、c:0.085%-0.12%,si:≤0.030%,mn:0.55%-0.78%,alt:0.025%-0.085%,p:≤0.030%,s:≤0.020%,并且锰与碳含量具备这样的关系:mn%=(6.5)*c%,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如硼、铜、铬、镍、镆、氮等)。

4、其中,上述热卷在轧制冷却过程中,热轧终轧温度在880-920℃、卷取温度在620-660℃,并且在终轧后到卷取前这段层流冷却阶段中,把后段冷却改为前段冷却方式(目的是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度,便于保证材料的冲压性能)。

5、其中,侧压与卷宽之间的关系:侧压量≤3%*热卷宽度。这样可以消除侧压对热卷边浪的影响。研究发现,侧压量的大小对热卷边浪产生一定影响。当侧压量大时,热卷边部组织(贫碳组织)会往中间移,致使相变温度增大(即提高了ar3相变温度线),热卷边部会过早发生边浪缺陷。

6、其中,热轧终轧热卷厚度比改进前增加10%,即热卷厚度从2.3毫米增加到2.5毫米。可以消除冷轧压缩比对热卷边浪的影响。

7、当压缩比小时,即热卷厚度薄,边部散热快,易发生相变产生混晶组织。当压缩比大时,即热卷厚度厚,边部散热慢,相变程度低,混晶程度小。由此形成的亮点是优化热轧卷终轧厚度,发现热轧终轧热卷厚度比改进前增加10%,即热卷厚度从2.3毫米增加到2.5毫米。可以消除冷轧压缩比对热卷边浪的影响。

8、上述方案中,碳含量:0.085%-0.12%。碳含量的确定取决于四方面要求:满足用户的碳含量要求(0.02-0.15%)、热轧时能起到降低相变温度(ar3相变温度线)、提高热态下屈服强度、保证成品冷卷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在对相变温度的降低方面,碳的影响不如锰的影响大。因为相变时碳只需扩散和重新分布,对相变温度的影响不明显;而锰要形成合金渗碳体(fe,mn)3c,其特征是扩散速度慢,进而形核速度慢并难以长大,从而推迟向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组织形成的时间,同时锰元素又是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这些因素起到稳定奥氏体并强烈推迟相变发生时间的作用。故材料在热轧状态时要发生相变,只有在较低温度下才能进行。所以锰对相变温度的降低影响比碳大(低碳钢,碳:0.01%,ar3相变温度降低约2.3℃,锰:0.1%,ar3相变温度降低约4.3℃)。但在对提高热轧卷在热态(800℃-900℃)时的下屈服强度方面,碳的影响比锰显著,因为在热态(800℃-900℃)下,材料组织是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存在,此时碳在奥氏体中,以间隙固溶形式存在,其对晶粒产生较大的晶格畸变,增加了材料的抗变形能力,使材料在高温下有较大的屈服强度;而在此热态下,锰在奥氏体组织晶粒中,以置换固溶形式存在,其对晶格畸变能力小,不能使材料产生较大抗变形能力。在试验中,结合热轧轧制力模型检测反馈和金尼克普通碳钢变形阻力碳当量经验公式,发现碳在0.085%-0.12%时,能满足热态时的下屈服强度(要求≥160mpa,实际在160-230mpa)。由于碳有助于提高成品冷卷强度(屈服和抗拉强度),结合用户要求,因为碳的上限放宽到用户需要的上限。因此最终碳含量设计在0.085%-0.12%。

9、锰含量0.55%-0.78%。锰含量的确定取决于三个方面要求:满足用户的锰含量要求(0.45%-1.00%)、热轧时能起到降低相变温度(ar3相变温度)、保证成品冷卷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如上所述,锰含量的增加,对降低热态相变温度起到显著作用,经试验发现,当锰含量是碳含量的5到6倍时,对降低热态相变温度既显著又达到目的,避开了800℃-900℃热轧时发生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解决了相变转变产生的应力,防止了热卷边浪的产生。即锰含量与碳含量的关系是:mn%=(6.5)*c%,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亮点。另外,在对成品冷卷强度提高方面,由于还有碳的作用,这样对锰含量的提高不要求幅度大,经试验,在满足用户要求的下限含量基础上(0.45%),略把下限提高到0.55%,就能满足最终冷轧产品对强度(屈服和抗拉强度)的需要,因此,结合研究出来的锰与碳含量的关系,确定了锰含量在0.55%-0.70%。

10、硅含量≤0.030%。用户对本产品的硅要求不高于0.03%即可,因为该产品不需要硅成分。铝含量:0.025%-0.085%,这里的铝是全铝。铝在炼钢过程中起到脱氧作用,脱去钢水中的氧原子,减少氧化物夹杂。如果控制过低,则会脱氧不足,材料中的氧化物多,如果控制过高,则会增加材料的生产成本。经试验,该产品的全铝控制在0.025%-0.085%就能满足脱氧要求。磷、硫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硼、铜、铬、镍、镆、氮等)。这些元素在材料中属于杂质,越少越好。

11、热轧侧压量的设计:侧压量的大小对热卷边浪产生影响。当侧压量大时,热卷边部组织(贫碳组织)会往中间移,致使相变温度增大(即提高了ar3相变温度线),热卷边部会过早发生边浪缺陷。经试验发现,侧压量≤3%*热卷宽度时可以消除侧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镀铝锌钢卷化学成分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卷在轧制冷却过程中,热轧终轧温度在880-920℃、卷取温度在620-6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压与卷宽之间的关系:侧压量≤3%*热卷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终轧热卷厚度比改进前增加10%,即热卷厚度增加到2.5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镀铝锌钢卷化学成分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镀铝锌建筑高板形钢卷的边浪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卷在轧制冷却过程中,热轧终轧温度在880-920℃、卷取温度在620-6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远飞刘欢王彬朱坤尤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