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288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包括阴接头和阳接头,其特征是:阴接头的阀芯组件和阀套实现自密封,在阀套外有导套,管套和外套,管套上有锁紧钢球,导套和外套能左右移动,导套和外套前有弹簧;阳接头的活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密封件实现自密封,活门外的壳体上有钢球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封接头使用时操作简便,只需一个动作就能实现阴阳接头的对接和分离,且分离迅速,无余油出现,不会造成使用环境的污染,也不会损失系统的油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管路快速通断的控制技术,涉及一种自封接头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液体介质的快速自封接头在对接时多采用顶杆打开活门的结构,受其结构的原因,其在分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余油现象,不仅造成油液的损失,还污染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实现在分离过程中不存在介质泄漏的快速双自封接头,以解决目前自封接头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包括阴接头和阳接 头,其特征是阴接头的阀芯组件和阀套实现自密封,在阀套外有导套,管套和外套,管套上有定位球,导套和外套能左右移动,导套和外套前有弹簧;阳接头的活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密封件实现自密封,活门外的壳体上有球槽。优化的阀芯组件和活门的外端面为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封接头使用时操作简便,只需一个动作就能实现阴阳接头的对接和分离,且分离迅速,无余油出现,不会造成使用环境的污染,也不会损失系统的油液。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分离状态时,阴接头和阳接头各自密封。阴接头的阀芯组件I和阀套2形成一个自密封副,保证阴接头的自密封性;阳接头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推动活门10与密封件7接触形成自密封副,保证阳接头的自密封性。在对接过程中,首先阴接头的阀芯组件I的端面和阳接头的活门12的端面接触,再使壳体11推动导套4压迫着弹簧3向后移动。在导套4端面与阀套2端面相接触之前,阀套2与阀芯I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即处于密封状态)。当导套3端面与阀套2端面的阶梯面左端面相接触时,使阀套2也向后移动,这就使阴接头活门逐渐打开,而在此之前阀套2与密封件10形成对接时的外部密封副,保证对接过程中的外部密封性。这样就使阴阳接头形成通道(此时复位弹簧处于被压迫状态),当壳体11的钢球槽A到达管套5的钢球位置时,钢球8落入钢球槽中,外套6失去限止(在此之前,钢球8对外套的斜面在向右的轴向有限止作用),在弹簧7的作用下向阳接头运动,使钢球不能复位而被锁紧,当其运动到挡圈9的位置时,阴阳接头两部分的相对运动停止,对接过程完成。在分离过程中,只需拉动外套6,使钢球解除限止,此时阳接头被解锁,在弹簧13的作用下阳接头被自动弹出且实现自密封,同时阀套2在弹簧和液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阴接头自封。在分离的过程中阀芯组件I与活门12始终处于贴合状态,且两者与壳体11的内壁相贴合,无工作液的残留 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包括阴接头和阳接头,其特征是阴接头的阀芯组件和阀套实现自密封,在阀套外有导套,管套和外套,管套上有定位球,导套和外套能左右移动,导套和外套前有弹簧;阳接头的活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密封件实现自密封,活门外的壳体上有钢球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包括阴接头和阳接头,其特征是阀芯组件和活门的外端面为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包括阴接头和阳接头,其特征是阴接头的阀芯组件和阀套实现自密封,在阀套外有导套,管套和外套,管套上有锁紧钢球,导套和外套能左右移动,导套和外套前有弹簧;阳接头的活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密封件实现自密封,活门外的壳体上有钢球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封接头使用时操作简便,只需一个动作就能实现阴阳接头的对接和分离,且分离迅速,无余油出现,不会造成使用环境的污染,也不会损失系统的油液。文档编号F16L37/36GK202597985SQ201220187768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杨成林, 郭崇, 杜晓华, 黄文军 申请人: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的快速自封阀,包括阴接头和阳接头,其特征是:阴接头的阀芯组件和阀套实现自密封,在阀套外有导套,管套和外套,管套上有定位球,导套和外套能左右移动,导套和外套前有弹簧;阳接头的活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密封件实现自密封,活门外的壳体上有钢球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林郭崇杜晓华黄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