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247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磁路结构、活塞杆、导向座和工作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内部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将其作为阻尼通道,每个缝隙开口夹角为150°,缝隙接口处选用不导磁材料,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励磁线圈固嵌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线圈架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励磁线圈通过活塞杆、活塞、阻尼通道、工作缸形成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处产生磁场。另外,通过对导向座、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出线孔密封结构的改进,简化了减振器结构,增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减振器工作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振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工程领域的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用减振器大多采用弹簧或液压系统达到减振目的,减振器阻尼不可调,无法适应车辆行驶工况的变化,而节流面积可调式液力减振器虽可实现阻尼可调,但其结构复杂,能量消耗大,并且电动执行器响应速度较慢,自适应调节存在明显滞后,减振效果不明显。剪切阀式工作模式的磁流变减振器是将工作缸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作为阻尼通道,在减振器往复运动过程中,易引起活塞杆和缸筒不在同一轴线上的现象,活塞杆相对缸体倾斜,活塞杆密封圈受单边压力变形大,容易磨损而导致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主要由磁路结构、活塞杆(I)、组合式导向座(6)和工作缸(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2)和下活塞(3),上活塞(2)和下活塞(3)内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即为阻尼通道(5),励磁线圈(4)固嵌于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的线圈架(11)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所述上活塞⑵和下活塞(3)内的两段圆弧形缝隙的接口(13)选用不导磁材料304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励磁线圈便可通过活塞杆(I)、上活塞(2)和下活塞(3)、阻尼通道(5)、工作缸(12)形成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5)处产生磁场,且磁场方向垂直于磁流变液流动方向,可充分发挥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所述组合式导向座(6)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联接端的内侧边缘均开设1/2个密封沟槽,由螺钉(7)将两部分紧密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沟槽,用于安置活塞杆ο型密封圈⑶。所述活塞杆⑴采用单出杆结构,活塞杆出线孔(10)内注满环氧树脂胶密封。所述磁路结构中的励磁线圈⑷中的导线(9)由出线孔(10)引出,激励电流的大小由闭环控制系统实时控制。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为单级激励流动模式,采用开在活塞内部的圆弧形缝隙作为阻尼通道,保证了活塞的导向作用。同时,巧妙利用材料的导磁特性及磁场分布规律,在两段圆弧形缝隙的联接处采用不导磁材料,确保磁力线垂直切割穿过阻尼通道的液体,使阻尼通道内磁流变液充分流变。另外,导向座的特殊设计,使活塞杆O型密封圈安装更方便,可避免O型密封圈磨损。出线孔采用环氧树脂胶密封,密封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附图中1_活塞杆;2_上活塞;3_下活塞;4_励磁线圈;5_阻尼通道;6_组合式导向座;7-螺钉;8_活塞杆0型密封圈;9-导线;10_出线孔;11_线圈架;12_工作缸;13_缝隙接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活塞杆I采用单出杆结构,磁路结构中活塞采用分体式,分别为上活塞2和下活塞3,活塞内开有两段开口夹角为150°的圆弧形缝隙,即为阻尼通道5,上活塞2和 下活塞3之间的励磁线圈4由聚酯漆包铜线绕制而成,固嵌于线圈架11,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线圈导线9从线圈架11中的进线口穿入,由活塞杆内出线孔10引出,出线孔10内注满具有较强耐受性和抗老化性的环氧树脂胶,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胶将导线9固结于出线孔10内,具有密封、抗磨和防尘的功效。活塞杆I的导向结构采用组合式导向座6, —方面确保活塞杆I和工作缸12相对运动中的同轴度,另一方面,导向座6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联接端的内侧边缘均开设1/2个密封沟槽,由螺钉7将两部分紧密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沟槽,用于安置活塞杆ο型密封圈8。导向座6的这种结构可便于密封沟槽的加工及活塞杆ο型密封圈8的安装。参见图2,上活塞2和下活塞3内的两段圆弧形缝隙的接口 13需选用不导磁材料,方可保证磁场经过阻尼通道5,本技术选304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上活塞2和下活塞3的材料选用具有高磁导率的纯铁。活塞杆I和工作缸12的材料均选用45号钢,既具有较高磁导率又能保证结构强度。当励磁线圈4通以单向电流,励磁线圈4便通过活塞杆I、上活塞2和下活塞3、阻尼通道5、工作缸12产生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5处产生磁场,且磁场方向垂直于磁流变液流动方向,可充分发挥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主要由磁路结构、活塞杆(I)、组合式导向座(6)和工作缸(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2)和下活塞(3),上活塞和下活塞内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即为阻尼通道(5),励磁线圈(4)固嵌于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的线圈架(11)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上活塞(2)和下活塞(3)内的两段圆弧形缝隙的接口(13)选用不导磁材料304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励磁线圈便可通过活塞杆(I)、上活塞(2)和下活塞(3)、阻尼通道(5)、工作缸(12)形成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5)处产生磁场,且磁场方向垂直于磁流变液流动方向,可充分发挥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组合式导向座(6)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联接端的内侧边缘均开设1/2个密封沟槽,由螺钉(7)将两部分紧密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沟槽,用于安置活塞杆ο型密封圈(8)。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I)采用单出杆结构,活塞杆出线孔(10)内注满环氧树脂胶密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磁路结构、活塞杆、导向座和工作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内部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将其作为阻尼通道,每个缝隙开口夹角为150°,缝隙接口处选用不导磁材料,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励磁线圈固嵌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线圈架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励磁线圈通过活塞杆、活塞、阻尼通道、工作缸形成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处产生磁场。另外,通过对导向座、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出线孔密封结构的改进,简化了减振器结构,增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减振器工作稳定性。文档编号F16F9/53GK202597575SQ20122016835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马然, 朱思洪, 梁林, 周永清, 倪向东, 史俊龙, 诸葛平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主要由磁路结构、活塞杆(1)、组合式导向座(6)和工作缸(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2)和下活塞(3),上活塞和下活塞内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即为阻尼通道(5),励磁线圈(4)固嵌于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的线圈架(11)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然朱思洪梁林周永清倪向东史俊龙诸葛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