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176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联合收割机中的发动机的水冷却散热器和液压系统的油冷却散热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散热器结构复杂,占空间、成本高、冷却效果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并列设置在散热壳体内,且位于发动机外侧,水温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加水口和上水口,下端部设置有下水口;液压油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进油口或出油口,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口或进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特指一种联合收割机中的发动机的水冷却散热器和液压系统的油冷却散热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联合收割机的动力来源于柴油发动机,其发动机的冷却靠管片式散 热器,效果良好。然而在联合收割机上用液压驱动时,液压油温随负荷增加很容易提高,液压油温高到一定程度时,性能下降,影响了使用效果。为了降低油温,额外加一个液压油散热器,且在联合收割机上外挂固定在水温散热器上,用发动机风扇的吸引风穿过液压油散热器和水的散热器从而带走热量,然而这样的外挂固定方式不但会造成整体结构不紧凑,成本高,而且冷却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所述的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并列设置在散热壳体内,且位于发动机外侧,所述的水温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加水口和上水口,下端部设置有下水口 ;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进油口,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口。上述的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之间并列设置并且通过螺栓连接。上述的散热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罩。上述的上水口与下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上述的进油口与出油口通过油管连接。上述的加水口设置在水温散热器的上端面上。上述的上水口设置在水温散热器的上端的外侧。上述的进油口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的上端的外侧。上述的下水口设置在水温散热器的下端的外侧。上述的出油口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的下端的外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的散热能力比现有技术的效果好;2、本技术的结构比现有技术的紧凑;3、本技术节约材料,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含义1_底座;2-散热壳体;3-水温散热器;31-加水口 ;32-上水口 ;33-下水口 ;4_液压油散热器;41_进油口油口 ;42_出油口 ;5-导风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油口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不,水散油散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底座I,所述的底座I上设置有散热壳体2,散热壳体2内设置有水温散热器3和液压油散热器4,所述的水温散热器3和液压油散热器4并列设置在散热壳体2内,且位于发动机外侧,所述的水温散热器3上端部设置有加水口 31和 上水口 32,下端部设置有下水口 33 ;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4上端部设置有进油口 41,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口 42。上述的水温散热器3和液压油散热器4通过螺纹方式并列连接。上述的散热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罩5。上述的上水口 32与下水口 33通过水管连接。上述的进油口 41与出油口 42通过油管连接。上述的加水口 31设置在水温散热器3的上端面上。上述的上水口 32设置在水温散热器3的上端的外侧。上述的进油口 41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4的上端的外侧。上述的下水口 33设置在水温散热器3的下端的外侧。上述的出油口 42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4的下端的外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油口和变型,例如所述的进油口 41与出油口 42可以互调,即进油口 41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4的下端的外侧,出油口 42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4的上端的外侧,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并列设置在散热壳体内,且位于发动机外侧,所述的水温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加水口和上水口,下端部设置有下水口 ;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进油口,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之间并列设置并且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罩。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口与下水口通过水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口与出油口通过油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联合收割机中的发动机的水冷却散热器和液压系统的油冷却散热器,属于机械
特指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散热器结构复杂,占空间、成本高、冷却效果差的缺陷。本技术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并列设置在散热壳体内,且位于发动机外侧,水温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加水口和上水口,下端部设置有下水口;液压油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进油口或出油口,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口或进油口。本技术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文档编号F15B21/04GK202596869SQ20122021240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郑春玲, 毛智琳, 纪鸿波, 王杰, 缪建平, 刘茂荣, 杨泽宇, 施丹芬 申请人:浙江柳林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水散热油散热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温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并列设置在散热壳体内,且位于发动机外侧,所述的水温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加水口和上水口,下端部设置有下水口;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上端部设置有进油口,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玲毛智琳纪鸿波王杰缪建平刘茂荣杨泽宇施丹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柳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