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25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上油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油槽,在上油槽内设置浸丝辊,在上油槽两侧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导丝辊,在上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排油口和夹层,夹层的两端分别与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相连接,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设置有上轧辊和下轧辊,在右墙板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下轧辊相连接,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下轧辊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接油槽与油剂回收管道相连接,上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臂、转轴设置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上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两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上油机
技术介绍
芳纶丝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上油机来进行上油,使丝束带有一定的含油率,减少丝束之间的摩擦力。现有上油机的上轧辊采用悬臂机构,工作时上支架容易出现弯曲变形,影响丝束压力的均匀性;另外,上油槽内的油剂是通过蒸汽管进行加热,由于蒸汽管的温度较高,油剂会在蒸汽管糊化在蒸汽管表面,使上油槽内的油剂成份发生变化,影响上油质量,上油槽清洁很不方便,轧辊轧出的余液直接回到上油槽内,影响油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上油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油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油槽,在上油槽内设置浸丝辊,在上油槽两侧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导丝辊,在上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排油口和夹层,夹层的两端分别与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相连接,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设置有上轧辊和下轧辊,在右墙板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下轧辊相连接,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下轧辊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接油槽与油剂回收管道相连接,上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臂、转轴设置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上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两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本技术的优点是上述上油机,上轧辊采用双边支撑的下拉式结构,不会出现弯曲变形,保证丝束压力的均匀性;采用夹层热水循环加热,保证上油槽内的油剂成份不发生变化,从而保证上油质量,上油槽方便清理,轧辊轧出的余液通过回收管道回收处理,不会混到上油槽内,保证上油槽内的油剂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上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上油槽,3、浸丝辊,4、导丝辊,5、进油口,6、排油口,7、夹层,8、热水进口,9、热水出口,10、左墙板,11、右墙板,12、上轧辊,13、下轧辊,14、减速电机,15、联轴器,16、接油槽,17、转臂,18、转轴,19、连接臂,20、气缸,21、活塞杆,22、丝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I、图2所示,上油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I上的上油槽2,在上油槽2内设置浸丝辊3,在上油槽2两侧的机架I上分别设置有导丝辊4,在上油槽2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 5、排油口 6和夹层7,夹层7的两端分别与热水进口 8和热水出口 9相连接,在机架I的一侧设置有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之间设置有上轧棍12和下轧辊13,在右墙板1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通过联轴器15与下轧辊13相连接,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之间下轧辊13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16,接油槽16与油剂回收管道相连接,上轧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臂17、转轴18设置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上,上轧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19与气缸20的活塞杆21相连接,两气缸20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上。工作时,丝束22依次经过导丝辊4、浸丝辊3、上油槽2、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油 剂从进油口 5进入上油槽2,热水通过热水进口 8进入夹层7,对上油槽2内的油剂进行加热,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轧出的余液通过接油槽16进入到油剂回收管道进行回收处理,丝束22引丝时,气缸20的活塞杆21伸出通过连接臂19将上轧辊12抬起,工作时,将上轧辊12压下。权利要求1.上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I)上的上油槽(2),在上油槽(2)内设置浸丝辊(3),在上油槽(2)两侧的机架(I)上分别设置有导丝辊(4),在上油槽(2)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5)、排油口(6)和夹层(7),夹层(7)的两端分别与热水进口(8)和热水出口( 9 )相连接,在机架(I)的一侧设置有左墙板(10 )和右墙板(11),在左墙板(10 )和右墙板(11)之间设置有上轧辊(12 )和下轧辊(13 ),在右墙板(1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通过联轴器(15)与下轧辊(13)相连接,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之间下轧辊(13)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16),接油槽(16)与油剂回收管道相连接,上轧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臂(17)、转轴(18)设置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上,上轧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19)与气缸(20)的活塞杆(21)相连接,两气缸(20)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上油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油槽,在上油槽内设置浸丝辊,在上油槽两侧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导丝辊,在上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排油口和夹层,夹层的两端分别与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相连接,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设置有上轧辊和下轧辊,在右墙板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下轧辊相连接,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下轧辊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接油槽与油剂回收管道相连接,上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臂、转轴设置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上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两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文档编号D01D5/096GK202595362SQ201220214259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柏年, 徐朝霞 申请人: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油槽(2),在上油槽(2)内设置浸丝辊(3),在上油槽(2)两侧的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导丝辊(4),在上油槽(2)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5)、排油口(6)和夹层(7),夹层(7)的两端分别与热水进口(8)和热水出口(9)相连接,在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之间设置有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在右墙板(1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通过联轴器(15)与下轧辊(13)相连接,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之间下轧辊(13)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16),接油槽(16)与油剂回收管道相连接,上轧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臂(17)、转轴(18)设置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上,上轧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19)与气缸(20)的活塞杆(21)相连接,两气缸(20)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墙板(10)和右墙板(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年徐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