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束油剂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433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束油剂喷淋装置,包括可升降的立式机架;所述机架前的上部设有上横梁,所述机架前的下部对应所述上横梁设有下横梁;所述上横梁横向间隔分布有多个长杆油嘴部件和短杆油嘴部件,所述下横梁对应所述油嘴部件横向间隔分布有长杆导丝钩部件和短杆导丝钩部件多个导丝钩部件,油嘴通过油嘴长杆连接形成前排油嘴,油嘴通过油嘴短杆连接形成后排油嘴,导丝钩通过导丝钩长杆连接形成前排导丝钩,导丝钩通过导丝钩短杆连接形成后排导丝钩,有益效果是:适应采用双排外环吹风冷却装置的纺丝机,有利于纺丝机位距的减小,进而有利于增加单纺位的纺丝头数,有利于增加单纺位的产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纤长丝机械制造
,尤其是涉及化纤长丝上油机械中的丝束油剂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化纤长丝生产都采用侧吹风作为冷却方式,能源消耗占到长丝生产成本的很大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对化学纤维性能和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细纤度涤纶、锦纶、丙纶长丝,海岛复合超细长丝等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纤长丝新产品的开发向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方向发展,要求更高的冷却吹风条件。用侧吹风冷却装置已无法达到长丝产品的工艺要求。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冷却丝束设备的改进上,从而加速了新型化纤长丝冷却技术一环吹风冷却装置的开发与应用。环吹风冷却装置不仅具备每束丝受风均匀的优势,而且吹风效率高,降低能源消耗,有效解决了侧吹风吹风面积大而造成的风能损失问题。环吹风冷却装置最早应用于短纤维纺丝的吹风冷却上,在国内长丝生产中的应用仅有近六年的时间。2004年国内厂家首先将德国巴玛格研制的外环吹风技术应用于纺细纤维和超细纤维领域,达到了侧吹风冷却丝束装置无法达到的超细纤维丝束品质要求。同时还降低了能耗,使环吹风冷却技术具备了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开发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目前已从单排环吹风向双排环吹风方向发展。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80621Y公开了本申请人的双排外环吹风丝束冷却装置,该双排外环吹风冷却装置就是将纺丝组件排成双排,对应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的风整流筒也呈双排排列。采用双排外环吹风装置可使纺丝机位距减小,降低综合投资成本,具有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传统的丝束油剂喷淋装置中油嘴和导丝钩分别呈单排设置并与纺丝组件一一对应。该装置不利于纺丝机位距的减小,单纺位的产量低,能源消耗大,厂房投资成本高,也不适应采用双排外环吹风装置或其它采用双排吹风装置的纺丝机。因此有必要对丝束油剂喷淋装置进行改进,以适应采用双排吹风冷却装置的纺丝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丝束油剂喷淋装置,该装置可适应采用双排吹风冷却装置的纺丝机,尤其适应采用双排外环吹风冷却装置的纺丝机,有利于纺丝机位距的减小,进而有利于增加单纺位的纺丝头数,有利于增加单纺位的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丝束油剂喷淋装置包括可升降的立式机架;所述机架前的上部设有上横梁,所述机架前的下部对应所述上横梁设有下横梁;所述上横梁横向分布有多个油嘴部件,其中每一个油嘴部件都有一个油嘴,所述油嘴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前方,油嘴的导丝口居中朝下,油嘴的滴油口在导丝口的后下方,所述上横梁对应所述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部件;所述下横梁对应所述油嘴部件横向分布有多个导丝钩部件,其中每个导丝钩部件都有一个导丝钩,所述导丝钩对应设置在所述油嘴的下方;所述油嘴部件分为长杆油嘴部件和短杆油嘴部件,所述长杆油嘴部件有一个油嘴长杆,所述短杆油嘴部件有一个油嘴短杆,所述长杆油嘴部件和所述短杆油嘴部件间隔分布,所述长杆油嘴部件的油嘴通过与所述油嘴长杆头部连接形成前排油嘴,所述短杆油嘴部件的油嘴通过与所述油嘴短杆头部连接形成后排油嘴,所述回油部件包括回油槽、回油管和与所述长杆油嘴部件等数量的回油斜槽,所述回油槽横向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上,回油槽的槽口朝上对着所述后排油嘴的滴油口,回油槽的上前缘设置在所述后排油嘴的滴油口和所述后排油嘴的导丝口之间的下方,所述回油斜槽对应所述前排油嘴横向分布在所述回油槽的前侧,回油斜槽的槽口朝上,回油斜槽的后端与所述回油槽相连通,回油斜槽的前端高于回油斜槽的后端并对着所述前排油嘴的滴油口,回油斜槽的前端下边缘设置在所述前排油嘴的滴油口和所述前排油嘴的导丝口之间的下方,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回油槽相连通;所述导丝钩部件分为长杆导丝钩部件和短杆导丝钩部件,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有一个导丝钩长杆,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有一个导丝钩短杆,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和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间隔分布,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通过与所述导丝钩长杆头部连接形成前排导丝钩,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通过与所述导丝钩短杆头部连接形成后排导丝钩,所述前排导丝钩与所述前排油嘴对应设置,所述后排导丝钩与所述后排油嘴对应设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油嘴长杆和油嘴短杆的技术手段将油嘴错位分布形成前后两排油嘴,采用了导丝钩长杆和导丝钩短杆的技术手段将导丝钩错位分布形成前后两排导丝钩,所以可适应采用双排吹风冷却装置的纺丝机,尤其适应采用双排外环吹风冷却装置的纺丝机,有利于纺丝机位距的减小,进而有利于增加单纺位的纺丝头数,有利于增加单纺位的产量。又由于采用了回油斜槽的技术手段将前排油嘴滴下的油引入回油槽,所以解决了丝束油剂喷淋装置中前排油嘴滴油收集这一最大的难点问题。还由于长杆油嘴部件和短杆油嘴部件间隔分布,长杆导丝钩部件和短杆导丝钩部件间隔分布,回油斜槽对应前排油嘴横向分布,所以,两个相邻的前排油嘴之间、两个相邻的前排导丝钩之间以及两个相邻的回油斜槽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这样,便于操作工人的生头操作。所述油嘴部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上横梁上,使所述短杆油嘴部件的油嘴和与其相邻的两个长杆油嘴部件的油嘴构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导丝钩部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下横梁上,使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和与其相邻的两个长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构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前排导丝钩与所述前排油嘴对应偏后设置,所述后排导丝钩与所述后排油嘴对应偏后设置。相邻的所述短杆油嘴部件的油嘴之间的距离为104mm-260mm,相邻的所述长杆油嘴部件的油嘴之间的距离为104mm-260mm,所述前排油嘴和所述后排油嘴之间的前后纵向距离为80mm-130mm ;相邻的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之间的距离为104mm-260mm,相邻的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之间的距离为104mm-260mm,所述前排导丝钩和所述后排导丝钩之间的前后纵向距离为80mm-130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油嘴的分布作了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方便了操作工人的生头操作,由于采用了所述前排导丝钩与所述前排油嘴对应偏后设置,所述后排导丝钩与所述后排油嘴对应偏后设置的技术手段,因此,可使丝束与油嘴的导丝口形成可靠的接触,这样有利于提高上油质量。所述油嘴部件还包括油嘴侧座和油嘴座,所述油嘴侧座有一个与所述上横梁相应的定位槽或定位孔,该定位槽或定位孔的侧壁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定位槽或定位孔卡装或套装在所述上横梁上并通过顶丝固定安装;所述油嘴侧座设有一个横向的圆形油嘴座定位孔,该圆形油嘴座定位孔的侧壁设置有油嘴座螺纹固定孔;所述油嘴座的一侧有一个与所述圆形油嘴座定位孔相配的圆形油嘴座定位轴,该圆形油嘴座定位轴可转动地插入所述圆形油嘴座定位孔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所述油嘴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油嘴杆定位孔,该油嘴杆定位孔的侧壁设置有油嘴杆螺纹固定孔,所述油嘴长杆或所述油嘴短杆穿过所述油嘴杆定位孔并通过顶丝与所述油嘴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油嘴侧座与上横梁的连接结构有利于油嘴横向位置的调整,油嘴座与油嘴侧座的连接结构有利于油嘴上下位置的微调,油嘴长杆与油嘴座的连接结构以及油嘴短杆与油嘴座的连接结构有利于油嘴前后位置的微调,并且各油嘴部件实现各自的独立调节,这样的油嘴部件结构可方便地调节后排油嘴相对于回油槽的位置以及前排油嘴相对于回油斜槽的位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束油剂喷淋装置,包括可升降的立式机架;所述机架前的上部设有上横梁,所述机架前的下部对应所述上横梁设有下横梁;所述上横梁横向分布有多个油嘴部件,其中每一个油嘴部件都有一个油嘴,所述油嘴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前方,油嘴的导丝口居中朝下,油嘴的滴油口在导丝口的后下方,所述上横梁对应所述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部件;所述下横梁对应所述油嘴部件横向分布有多个导丝钩部件,其中每个导丝钩部件都有一个导丝钩,所述导丝钩对应设置在所述油嘴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部件分为长杆油嘴部件和短杆油嘴部件,所述长杆油嘴部件有一个油嘴长杆,所述短杆油嘴部件有一个油嘴短杆,所述长杆油嘴部件和所述短杆油嘴部件间隔分布,所述长杆油嘴部件的油嘴通过与所述油嘴长杆头部连接形成前排油嘴,所述短杆油嘴部件的油嘴通过与所述油嘴短杆头部连接形成后排油嘴,所述回油部件包括回油槽、回油管和与所述长杆油嘴部件等数量的回油斜槽,所述回油槽横向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上,回油槽的槽口朝上对着所述后排油嘴的滴油口,回油槽的上前缘设置在所述后排油嘴的滴油口和所述后排油嘴的导丝口之间的下方,所述回油斜槽对应所述前排油嘴横向分布在所述回油槽的前侧,回油斜槽的槽口朝上,回油斜槽的后端与所述回油槽相连通,回油斜槽的前端高于回油斜槽的后端并对着所述前排油嘴的滴油口,回油斜槽的前端下边缘设置在所述前排油嘴的滴油口和所述前排油嘴的导丝口之间的下方,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回油槽相连通;所述导丝钩部件分为长杆导丝钩部件和短杆导丝钩部件,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有一个导丝钩长杆,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有一个导丝钩短杆,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和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间隔分布,所述长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通过与所述导丝钩长杆头部连接形成前排导丝钩,所述短杆导丝钩部件的导丝钩通过与所述导丝钩短杆头部连接形成后排导丝钩,所述前排导丝钩与所述前排油嘴对应设置,所述后排导丝钩与所述后排油嘴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云峰张丙红毛育博裴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