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纺丝丝束中心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726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纺丝丝束中心上油装置。包括导丝圆锥头、上油盘、上油环、回油盘和基座,导丝圆锥头通过连接件与上油盘固定连接,上油环与上油盘固定连接,上油盘与基座固定连接,回油盘固定连接在上油盘的下方,在上油盘上,设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进油管,进油管的出口设在第一油槽上,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相通,进油管通过基座与油泵连接,在回油盘的下方,设有回油管,回油管通过基座与油箱连接,基座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后实现中心上油装置的移动。所述油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油1.5~2.2wt%;平平加1.5~2.2wt%;抗静电剂SN3.0~4.0wt%;蒸馏水加至100wt%。当丝束吸附到上油环上的油剂时,可以使丝束进一步得到冷却,同时也具有消除静电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再生聚酯纤维生产
,具体涉及ー种再生聚酯纤维的纺丝丝束中心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制备再生聚酯纤维的主要エ序包括真空干燥、挤压熔融、过滤、高压纺丝、环吹风冷却、牵伸、紧张热定型、卷曲和松弛热定型。其中,物料经挤压熔融后经纺丝箱体高压喷丝纺丝,丝束经环吹风装置冷却后经下丝ロ送入下道エ序。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和エ艺的进步,再生高压纺将向高产能、高強度方向发展,即増加喷丝孔数和縮小喷丝孔径(纺出条数更多和纤维的半成品细度更小的丝束)。例如,在以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为原料,纺制高強度I. 2旦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纺丝箱体中,喷丝板从常规的 Φ328X 3220孔提高至Φ358Χ4600孔,既提高了产量又降低了纤维的半成品细度;由于喷丝孔数的增加,相应的为冷却也增加了困难,如果靠单一的环吹风冷却系统,中间丝束由于风カ渗透力的减弱势必产生粘结和冷却点不一致,若增加风速,又会使外部纤维过早凝固和影响喷丝板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废旧聚酯纺制涤纶短纤维生产エ艺中的高压纺丝、环吹风冷却エ序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适合于废旧聚酯纺高強度I. 2旦涤纶短纤维的纺丝丝束中心上油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导丝圆锥头、上油盘、上油环、回油盘和基座,导丝圆锥头通过连接件与上油盘固定连接,上油环与上油盘固定连接,上油盘与基座固定连接,回油盘固定连接在上油盘的下方,在上油盘上,设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进油管,进油管的出口设在第一油槽上,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相通,进油管通过基座与油泵连接,在回油盘的下方,设有回油管,回油管通过基座与油箱连接,基座与动カ传动装置连接后实现中心上油装置的移动。所述油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油I. 5 2. 2wt% ;平平加I. 5 2. 2wt% ;抗静电剂SN3. O 4. Owt % ;蒸懼水加至100wt%。当开启油泵时,油剂通过进油管流入第一油槽,第一油槽的油满后溢流到第二油槽,第二油槽的油满后,油剂从上油环的上表面向外溢流,当丝束从上油环的外侧边经过时,吸附到上油环上的油剂,油剂可以使丝束进一歩得到冷却,同时也消除了静电,满足了以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为原料,纺制高強度I. 2旦再生涤纶短纤维的エ艺要求。使再生纤维达到高強度I. 2旦的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以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为原料,在现有エ艺的基础上,在环吹风冷却エ艺之后,增设中心上油エ序,环吹风冷却之后的丝束再经中心上油装置的上油,使丝束具有冷却和消除静电的双重作用,使纤维无断丝,无并丝;通过以上的改进,可纺制出高強度I. 2旦再生涤纶短纤维,替代“大化纤”作为缝纫线等高強度纺纱原料,实现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既节约国家资源,符合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环保经济政策,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心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油状态示意图。图中,I、导丝圆锥头 2、连接件 3、上油环 4、回油盘 5、上油盘 6、回油管 7、进油管 8、基座 9、第一油槽 10、第二油槽 11、纺丝箱体 12、环吹风装置 13、丝束 14、下丝ロ。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图1,ー种再生聚酯纤维的纺丝丝束中心上油装置,包括导丝圆锥头I、上油 盘5、上油环3、回油盘4和基座8,导丝圆锥头I通过连接件2与上油盘5固定连接,上油环3与上油盘5固定连接,上油盘5与基座8固定连接,回油盘4固定连接在上油盘5的下方,在上油盘5上,设有第一油槽9、第二油槽10和进油管7,进油管7的出ロ设在第一油槽9上,第一油槽9和第二油槽10相通,进油管7通过基座与油泵(图中未画出)连接,在回油盘4的下方,设有回油管6,回油管6通过基座8与油箱(图中未画出)连接,基座8与动カ传动装置(图中未画出)连接后实现中心上油装置的移动。所述油剂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油I.5 2. 2wt% ;平平加I. 5 2. 2wt% ;抗静电剂SN3. O 4. O wt % ;蒸馏水加至100wt%。參照图2,物料经挤压熔融后经纺丝箱体11高压喷丝纺丝,丝束13经环吹风装置12冷却后,再经中心上油装置的上油,使丝束13吸附油剂之后经下丝ロ 14送入下道エ序。当开启油泵时,油剂通过进油管7流入第一油槽9,第一油槽9的油满后溢流到第ニ油槽10,第二油槽10的油满后,油剂从上油环3的上表面向外溢流,当丝束13从上油环13的外侧边经过时,吸附到上油环上的油剂,油剂的作用可以使丝束进ー步得到冷却,同时也可以消除静电。另外,从上油环13外溢的油剂,除一部分被丝束吸附外,多余的油剂由回油盘4收纳,多余的油剂通过回油管6连接到油箱中,再由油泵送至中心上油装置,形成循环。本实施例,以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涤纶短纤维,纤维线密度在I. 2旦以内,断裂强度在6. OcN/dtex (行业标准为5. OcN/dtex,I旦=1. 11 dtex),干热收缩率在5 7%范围内,达到高强低伸的优良指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纺丝丝束中心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圆锥头(I)、上油盘(5)、上油环(3)、回油盘(4)和基座(8),导丝圆锥头(I)通过连接件(2)与上油盘(5)固定连接,上油环(3)与上油盘(5)固定连接,上油盘(5)与基座(8)固定连接,回油盘(4)固定连接在上油盘(5)的下方,在上油盘(5)上,设有第一油槽(9)、第二油槽(10)和进油管(7),进油管(7)的出口设在第一油槽(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滨张开友付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