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铆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94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型铆压装置,设有机座(1),机座上设有立起的机架(1a),机架上部装有可升降的动力头(13),动力头下方设有模具架(2),模具架设有滑动配合嵌入机座底板导向槽(1b)内、并通过紧固件与机座相对固定的下模座(6),上模座(7)滑动配合地套在与下模座相对固定的导向柱(8)上,其上端面内侧边设有向内开口的安装口(11a),安装口两侧向下的台阶面(11b)滑动配合地嵌入动力头下部侧壁径向凹进的环形槽(13a)内,上、下模座上分别装有相对的上铆刀(14)和下铆刀(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台铆压装置可方便地更换使用多种模具架,节省了设备资源,而且可减少部件件磨损,提高加工精度和设备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用于小型元件加工的铆压装
技术介绍
在一些小型电子器件的生产中,常需要进行铆压加工,例如在USB端子 加工中,将导线与端子电连接后,还需要通过铆压将USB端子(18b)的铆压 连接片与导线(18a)外壁紧固连接,这一加工过程是通过小型端子铆压装置 完成的,现有这类小型端子铆压装置主要结构是(参见图l):设有机座(1)和模具架(2),机座上方设有动力头(13),模具架上设有与机座相 对固定的下模座(6),和装在下模座导向柱(8)上并与机座上的动力头(13)传动连接的上模座(7),上、下模座上分别装有上铆刀(14)和下 铆刀(15),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将USB端子(18b)与导线(18a)的连接部 位置于下铆刀(15)和上铆刀(14)之间,动力头(13)通过t模座带动上 铆刀(14)向下运动,将USB端子与导线铆压紧固连接;现有这类装置的整 个模具架均是与机座固定连接其中下模座与机座底座固定连接,装在下模 座导向柱上的上模座与动力头固定连接,所以一台装置只能使用--种模具, 当产品尺寸改变需要更换模具时,就要换到另一装置上加工,造成设备资源 的浪费,同时,由于装在导向柱上的上模座与动力头是固定连接,在加工过 程中若发生方向偏差,很容易使动力头与上模座的刚性连接部位以及导向柱 产生磨损,影响铆压加工精度和设备使用寿命,此外,这类装置存在的不足还有上铆刀向下对工件进行铆压加工后,要在动力头带动F上升,而此时经常会出现铆压工件附着在上铆刀上随上铆刀一起上升,这时只有先将工件与上铆刀剥离后才能退料,影响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种便于更换使用 多种模具,并能减少部件磨损,提高加工精度的小型铆压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对加工件压紧稳定、 加工完毕又能自动将加工件与模具相互剥离的小型铆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技术设有机座(1),机座上设有立起的机架(la),机架上部装有可升降的动力头 (13),动力头下方设有模具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架(2)设有滑动配合嵌入机座底板导向槽(lb)内、并通过紧固件与机座相对固定的下模座(6),上模座(7)滑动配合地套在与下模座相对固定的导向柱(8)上,其上端面内侧边设有向内开口的安装口 (lla),安装口两侧向下 的台阶面(lib)滑动配合地嵌入动力头下部侧壁径向凹进的环形槽(13a) 内,使上模座(7)垂直向搭在动力头环形槽的台阶(13b)上,上、下模座 上分别装有相对的上铆刀(14)和下铆刀(15)。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上模座(7)上部设有连接板(11),所述 的上铆刀(14)装在连接板下方,上铆刀后部设有垂直向滑动配合穿过连接 板的导柱(12),导柱下端装有压料退料板(16),导柱上套有弹簧(19),机架上部设有对下方导柱的限位部件。本技术的模具架(2)与机座是可拆卸连接,安装模具架时,将上 模座(7)滑动配合地套在固定于下模座的导向柱(8)上,将下模座(6) 推入机座的导向槽(lb)内,同时调整动力头的高低,使上模座上端的安装 口 (lla)对准动力头的环形凹槽(13a),向内推动模具架,使安装口(lla)两侧边嵌入动力头的环形凹槽,安装口两侧向下的台阶面(lib)搭 在动力头环形槽的台阶(13b)上,将上模座(7)在垂直方向上与动力头(13)传动连接,然后用紧固件将下模座与机座相对固定。需要更换模具架 时,只需松开下模座与机座之间的紧固件即可拉出模具架,同时使上模座脱 离动力头。本技术进一步方案在上铆刀后部设置压料退料板U6)的功能是 将压料退料板调整得低于上铆刀,当动力头带动上铆刀向下运动时,低于上 铆刀的压料退料板(16)先触到置于下铆刀上的工件,并随着上铆刀的下降 弹性压紧工件,起到稳定工件的作用,铆压操作结束后,上模座在动力头的 带动下上升,使动配合装在上模座上的导柱(12)上端先触到机架上的限位 部件停止上升,上模架则继续上升,如果此时上铆刀上还夹持有工件 (18),停止上升的压料退料板即会向下作用于被夹持在上铆刀上的工件, 使其向下脱落,起到自动退料的作用。本技术一台铆压装置可方便地更换使用多种模具架,节省了设备资 源,而且由于模具架上的上模座与动力头在水平方向上是活动连接,上模座 只受到垂直向的传动力,因此可减少动力头与上模座,以及上模座与导向柱 之间受水平方向力的磨损,提高加工精度和设备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方案设置的压料退料板在加工中可自动起到压紧稳定 工件的作用,在加工完毕退刀过程中,又可自动起到将工件从上铆刀上推下 的作用,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图1实施例模具架2与动力头13脱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图1实施例工件18随上铆刀14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推料压料板16将图3所示工件18从上铆刀14上推下后示意图I- 机座la-机架lb-导向槽2-模具架3-微动开关固定块4-微动开关 5-气缸6-下模座7-上模座8-导向柱9-上模座后板10-限位块II- 连接板12-导柱13-动力头14-上铆刀15-下铆刀16-压料退料板对 17-微动开关探针18-工件18a-导线18b-USB端子19-弹簧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l、图2,本例是加工USB端子的小型铆压装置.机座1后部设有垂直立起,上端水平向前延伸的,形机架la,动力头 13装在水平部分机架的下方,并与装在机架上方、能带动其垂直向运动的 气缸5传动连接。模具架2设有下模座6,下模座底部滑动配合地嵌入机座前后向设置的燕尾形导向槽lb,下模座前部装有下铆刀15,后部设有-块横截面呈方形 的垂直向的块状导向柱8,上模座7后部滑动配合地套在导向柱8上,导向 柱横截面呈方形,可防止上模座圆周向转动,同时釆用一块横截面较大的块 状导向柱,可增加上模座与导向柱体之间的滑动连接面积,使上模座在工作 中更加稳定。上模座7上端前部装有水平向的连接板11,上铆刀14装在连接板下 部,并正对下模座上的下铆刀15,上铆刀后部设有两根横向拉开距离、并 滑动配合穿过连接板11的垂直向的导柱12,两根导柱下端与压料退料板16 连接,上部伸出并高于连接板11,高出连接板的导柱体上装有限位卡环 12a,导柱12在位于压料退料板16和上部连接板11之间的柱体上套有弹簧 19,机架la上部的水平部分构成导柱12向上的限位部件。参见图2,连接板11后侧边设有与机座导向槽lb方向-致的向前凹进 的安装口 lla,安装口两侧向下的水平向台阶面lib滑动配合地嵌入动力头 13下部侧壁径向凹进的环形槽13a内,安装口两侧垂直壁面之间距离与动 力头环形槽槽底直径相同,两侧向下的水平向台阶面lib外侧的两垂直壁面 之间的距离等于环形槽下部的动力头外径,这样将上模座挂在动力头环形槽 里后,可防止上模座左右幌动。本例设有从底座1下底面向上拧入的嫘钉紧固件,当下模座6沿导向槽 滑动定位后即可通过该紧固螺丝将下模座与机座相对固定。在下模座下铆刀15的后方设有限位块10,限位块上设有与铆压控制电 路连接的微动开关17,当工件放在下铆刀上,向内推到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型铆压装置,设有机座(1),机座上设有立起的机架(1a),机架上部装有可升降的动力头(13),动力头下方设有模具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架(2)设有滑动配合嵌入机座底板导向槽(1b)内、并通过紧固件与机座相对固定的下模座(6),上模座(7)滑动配合地套在与下模座相对固定的导向柱(8)上,其上端面内侧边设有向内开口的安装口(11a),安装口两侧向下的台阶面(11b)滑动配合地嵌入动力头下部侧壁径向凹进的环形槽(13a)内,使上模座(7)垂直向搭在动力头环形槽的台阶(13b)上,上下模座上分别装有相对的上铆刀(14)和下铆刀(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合志精密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