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穗宝专利>正文

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766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2:36
榨油机,它涉及一种榨油机械,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左上角,出渣嘴(4)设置在机壳(6)的右侧面,出油嘴(5)设置在观察窗(3)的下部,红外线控制装置(7)设置在料斗(1)的下部,窝轮减速箱(10)设置在机壳(6)内部的左上角,螺杆(9)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右侧,发热圈(8)设置在螺杆(9)的右端,马达(11)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下部,过滤网(13)设置在螺杆(9)的下部,所述的螺杆(9)为直身锥槽螺杆。它为全自动设计,且螺旋杆采用直身锥槽设计,适合大小不同的原料及不同种类的榨油原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榨油机械,具体涉及ー种新型的全自动的搾油机。技术背景日常生活中,油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油可以是花生、黄豆、菜籽、芝麻等原料榨出来的,他们的颗粒有大有小,普通的搾油机只适合一种原料或者比其小的原料,而且现有的榨油机都是手动的,浪费人力,也增加了劳动强度,成本也随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搾油机,它为全自动设计,且螺旋杆采用直身锥槽设计,适合大小不同的原料及不同种类的搾油原料。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料斗I、控制面板2、观察窗3、出渣嘴4、出油嘴5、机壳6、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和过滤网13 ;料斗I设置在机壳6的上部,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左上角,观察窗3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右上角,出渣嘴4设置在机壳6的右侧面,出油嘴5设置在观察窗3的下部,所述的机壳6的上部和后部设置有透气窗12,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过滤网13均设置在机壳6的内部,红外线控制装置7设置在料斗I的下部,窝轮减速箱10设置在机壳6内部的左上角,螺杆9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右側,发热圈8设置在螺杆9的右端,马达11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下部,过滤网13设置在螺杆9的下部,所述的螺杆9为直身锥槽螺杆。所述的过滤网13包含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为全自动设计,且螺旋杆采用直身锥槽设计,适合大小不同的原料及不同种类的搾油原料。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5为图I中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參看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料斗I、控制面板2、观察窗3、出渣嘴4、出油嘴5、机壳6、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和过滤网13 ;料斗I设置在机壳6的上部,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左上角,观察窗3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右上角,出渣嘴4设置在机壳6的右侧面,出油嘴5设置在观察窗3的下部,所述的机壳6的上部和后部设置有透气窗12,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过滤网13均设置在机壳6的内部,红外线控制装置7设置在料斗I的下部,窝轮减速箱10设置在机壳6内部的左上角,螺杆9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右侦牝发热圈8设置在螺杆9的右端,马达11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下部,过滤网13设置在螺杆9的下部,所述的螺杆9为直身锥槽螺杆。所述的过滤网13包含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所述的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的孔目不同,孔目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第三过滤网13-3,既能滤油又没有残渣,达到油渣分离的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接通220V家用电源,放入植物原料,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加热开关,机器自动升温,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机器自动开始压榨工作,物料随直身锥槽螺杆进入压榨腔内,油脂从滤油器滲出,植物渣从渣ロ泻出,料筒内无物后,3分 钟机器自动停止工作。本具体实施方式为全自动设计,且螺旋杆采用直身锥槽设计,适合大小不同的原料及不同种类的搾油原料。权利要求1.搾油机,它包含料斗(I)、控制面板(2)、观察窗(3)、出渣嘴(4)、出油嘴(5)、机壳(6)、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和过滤网(13);料斗(I)设置在机壳¢)的上部,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左上角,观察窗(3)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右上角,出渣嘴(4)设置在机壳(6)的右侧面,出油嘴(5)设置在观察窗(3)的下部,所述的机壳(6)的上部和后部设置有透气窗(12),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过滤网(13)均设置在机壳(6)的内部,红外线控制装置(7)设置在料斗(I)的下部,窝轮减速箱(10)设置在机壳¢)内部的左上角,螺杆(9)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右側,发热圈(8)设置在螺杆(9)的右端,马达(11)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下部,过滤网(13)设置在螺杆(9)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9)为直身锥槽螺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13)包含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第一过滤网(13-1)、第二过滤网(13-2)和第三过滤网(13-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专利摘要榨油机,它涉及一种榨油机械,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左上角,出渣嘴(4)设置在机壳(6)的右侧面,出油嘴(5)设置在观察窗(3)的下部,红外线控制装置(7)设置在料斗(1)的下部,窝轮减速箱(10)设置在机壳(6)内部的左上角,螺杆(9)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右侧,发热圈(8)设置在螺杆(9)的右端,马达(11)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下部,过滤网(13)设置在螺杆(9)的下部,所述的螺杆(9)为直身锥槽螺杆。它为全自动设计,且螺旋杆采用直身锥槽设计,适合大小不同的原料及不同种类的榨油原料。文档编号B30B9/14GK202592772SQ20122016495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戴穗宝 申请人:戴穗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榨油机,它包含料斗(1)、控制面板(2)、观察窗(3)、出渣嘴(4)、出油嘴(5)、机壳(6)、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和过滤网(13);料斗(1)设置在机壳(6)的上部,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左上角,观察窗(3)设置在机壳(6)前面的右上角,出渣嘴(4)设置在机壳(6)的右侧面,出油嘴(5)设置在观察窗(3)的下部,所述的机壳(6)的上部和后部设置有透气窗(12),红外线控制装置(7)、发热圈(8)、螺杆(9)、窝轮减速箱(10)、马达(11)、过滤网(13)均设置在机壳(6)的内部,红外线控制装置(7)设置在料斗(1)的下部,窝轮减速箱(10)设置在机壳(6)内部的左上角,螺杆(9)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右侧,发热圈(8)设置在螺杆(9)的右端,马达(11)设置在窝轮减速箱(10)的下部,过滤网(13)设置在螺杆(9)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9)为直身锥槽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穗宝
申请(专利权)人:戴穗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