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968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家用榨油机,为解决已有家用榨油机存在的结构不够紧凑,较不适合家庭使用,同时,还存在维护、清洗较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所述电动机(1)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的传动轴(3)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螺轴(7)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还设置有榨膛座(8),且通过榨膛座(8)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膛(6)连接。从而具有适合家庭使用,维护、清洗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榨油机,尤其涉及ー种由电动机、減速器和压榨部件组成的家用榨油机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265889Y公开了这样ー种小型高效螺旋榨油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由皮带轮、減速箱和主轴组成的传动部件,由调整螺套、调整螺母、手柄和锁紧螺母组成的调整部件,及压榨部件和机体、机座、支架、进料斗,压榨部件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多节榨螺,榨膛进料端的压盖,榨膛内腔的多根榨条及榨膛出饼端的出饼圈,因此,该结构不够紧 凑,较不适合家庭使用,同时,还存在维护、清洗较困难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家庭使用,维护、清洗方便的家用搾油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家用搾油机,包括电动机、減速器和压榨部件,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压榨部件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上的传动轴与压榨部件上的榨螺轴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上还设置有榨膛座,且通过榨膛座与压榨部件上的榨膛活动连接。所述压榨部件由榨螺轴、榨膛和出渣套组成,榨螺轴安装在榨膛内,榨螺轴的一端通过传动轴与蜗轮蜗杆減速器传动连接,榨膛的一端与榨膛座连接构成悬臂状,在榨膛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套。所述传动轴与榨螺轴呈活动连接,在传动轴与榨螺轴连接的一端面上沿轴向位置设置有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盲孔,将榨螺轴与传动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成横截面呈正多边形,使榨螺轴的一部分能伸入传动轴内。在所述榨膛座内设置有便于榨螺轴穿过和安放榨膛一端的空腔,在所述榨膛座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ニ个能安装定位螺钉的螺孔,在所述榨膛座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进料ロ。将所述榨膛设置成中空的管状体,榨膛一端外表面与榨膛座内表面活动配合,便于拆卸,在该外表面上设置有能与榨膛座上的定位螺钉对应的沟槽,在该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能与榨膛座上的进料ロ对应的进料ロ,在靠近传动轴的榨膛内设置有便于榨螺轴定位的圆台状空腔,在榨膛中部设置有多道与空腔相通的长眼槽,从径向截面看,榨膛中部的空腔呈正多边形结构,榨膛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出渣套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电动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上的传动轴与压榨部件上的榨螺轴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上还设置有榨膛座,且通过榨膛座与压榨部件上的榨膛活动连接;传动轴与榨螺轴呈活动连接;从而达到适合家庭使用,维护、清洗方便的目的。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家用榨油机的主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家用榨油机压榨部件的主剖视示意图。图中1.电动机2.蜗轮蜗杆减速器3.传动轴4.压榨部件5.出渣套6.榨膛7.榨螺轴8.榨膛座。具体实施方式图I、图2所示本技术家用榨油机,包括电动机I、减速器和压榨部件4,电动机I通过减速器与压榨部件4连接,所述电动机I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的传动轴3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螺轴7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还设置有榨膛座8,且通过榨膛座8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膛6活动连接;所述压榨部件4由榨螺轴7、榨膛6和出渣套5组成,榨螺轴7安装在榨膛6内,榨螺轴7的一端通过传动轴3与蜗轮蜗杆减速器2传动连接,榨膛6的一端与榨膛座8连接构成悬臂状,在榨膛6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套5;所述传动轴3与榨螺轴7呈活动连接,在传动轴3与榨螺轴7连接的一端面上沿轴向位置设置有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盲孔,将榨螺轴7与传动轴3连接的一端设置成横截面呈正多边形,使榨螺轴7的一部分能伸入传动轴3内;在所述榨膛座8内设置有便于榨螺轴7穿过和安放榨膛6 —端的空腔,在所述榨膛座8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二个能安装定位螺钉的螺孔,在所述榨膛座8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进料口 ;将所述榨膛6设置成中空的管状体,榨膛 6—端外表面与榨膛座8内表面活动配合,便于拆卸,在该外表面上设置有能与榨膛座8上的定位螺钉对应的沟槽,在该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能与榨膛座8上的进料口对应的进料口,在靠近传动轴3的榨膛6内设置有便于榨螺轴7定位的圆台状空腔,在榨膛6中部设置有多道与空腔相通的长眼槽,从径向截面看,榨膛6中部的空腔呈正多边形结构,榨膛6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出渣套5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压榨部件,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压榨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I)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的传动轴(3)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螺轴(7 )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2 )上还设置有榨膛座(8 ),且通过榨膛座(8 )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膛(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部件(4)由榨螺轴(7)、榨膛(6)和出渣套(5)组成,榨螺轴(7)安装在榨膛(6)内,榨螺轴(7)的一端通过传动轴(3)与蜗轮蜗杆减速器(2)传动连接,榨膛(6)的一端与榨膛座(8)连接构成悬臂状,在榨膛(6)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套(5)。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与榨螺轴(7)呈活动连接,在传动轴(3)与榨螺轴(7)连接的一端面上沿轴向位置设置有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盲孔,将榨螺轴(7)与传动轴(3)连接的一端设置成横截面呈正多边形,使榨螺轴(7)的一部分能伸入传动轴(3)内。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榨膛座(8)内设置有便于榨螺轴(7)穿过和安放榨膛(6)—端的空腔,在所述榨膛座(8)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二个能安装定位螺钉的螺孔,在所述榨膛座(8)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进料口。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榨膛(6)设置成中空的管状体,榨膛(6)—端外表面与榨膛座(8)内表面活动配合,便于拆卸,在该外表面上设置有能与榨膛座(8)上的定位螺钉对应的沟槽,在该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能与榨膛座(8)上的进料口对应的进料口,在靠近传动轴(3 )的榨膛(6 )内设置有便于榨螺轴(7 )定位的圆台状空腔,在榨膛(6)中部设置有多道与空腔相通的长眼槽,从径向截面看,榨膛(6)中部的空腔呈正多边形结构,榨膛(6)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出渣套(5)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家用榨油机,为解决已有家用榨油机存在的结构不够紧凑,较不适合家庭使用,同时,还存在维护、清洗较困难等问题,本技术采取所述电动机(1)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的传动轴(3)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螺轴(7)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还设置有榨膛座(8),且通过榨膛座(8)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膛(6)连接。从而具有适合家庭使用,维护、清洗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B30B9/14GK202517739SQ201220111658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锦发, 李品高, 苏志中 申请人:龙岩中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压榨部件,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压榨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的传动轴(3)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螺轴(7)构成L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2)上还设置有榨膛座(8),且通过榨膛座(8)与压榨部件(4)上的榨膛(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品高吴锦发苏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中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