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280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驱动部;螺杆,螺杆与驱动部驱动连接;榨膛,包括前榨膛、漏油槽和加热榨膛,螺杆穿过前榨膛和加热榨膛以及漏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榨油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油渣分离,干净卫生,通过设置加热榨膛对胚料进行加热,促进了胚料的出油率,可以对花生、芝麻等大、小颗粒胚料进行压榨取油,方便家庭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榨油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ー种家用搾油机。技术背景搾油机是ー种用来对花生、芝麻等胚料进行压榨出油的机器,压榨出的油纯香且品质好,是ー种緑色健康的食用油,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现市面上的榨油机多为商用榨油机,国内暂无家用榨油机上市,国外比如韩国等国家的家用搾油机均以小胚料芝麻、菜籽为主,而国内的主要的食用油为花生油、豆油等大颗粒胚料制取的食用油。人们现在还不能在家里对花生、大豆等大胚料进行压搾取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搾油机,以解决人们不能在家对花生、大豆等大胚料进行榨油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搾油机,包括驱动部;螺杆,螺杆与驱动部驱动连接;榨膛,包括前榨膛、漏油槽和加热榨膛,螺杆穿过前榨膛和加热榨膛以及漏油槽。进ー步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变速箱,电机与变速箱驱动连接,变速箱与螺杆驱动连接。进ー步地,螺杆的工作输出转速为25_45r/min。进ー步地,加热榨膛外套设有电加热圈。进ー步地,加热榨膛的内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进ー步地,漏油槽设置在前榨膛和加热榨膛之间。进ー步地,漏油槽的漏油缝设置在靠近前榨膛的ー侧。进ー步地,榨膛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驱动部连接,榨膛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油从前榨膛渗入驱动部的密封圏。进ー步地,连接部靠近驱动部ー侧还设置有套设在螺杆上的轴承。进ー步地,榨膛的第二端设置有出渣ロ,出渣ロ处设置有挡油圈,挡油圈的内径小于加热榨膛的内径。进ー步地,前榨膛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漏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油渣分离,干净卫生,通过设置加热榨膛对胚料进行加热,促进了胚料的出油率,可以对花生、芝麻等大、小颗粒胚料进行压搾取油,方便家庭使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參照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家用榨油机的示意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家用榨油机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參见图I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家用榨油机,包括驱动部;螺杆20,螺杆20与驱动部驱动连接;榨膛30,包括前榨膛31、漏油槽33和加热榨膛32,螺杆20穿过前榨膛31、漏油槽33和加热榨膛3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油渣分离,干净卫生,通过设置加热榨膛32对胚料进行加热,促进了胚料的出油率,可以对花生、芝麻、等大、小颗粒胚料进行压搾取油,方便家庭使用。參见图I和图2,驱动部包括电机11和变速箱12,电机11与变速箱12驱动连接,变速箱12与螺杆20驱动连接。螺杆20的工作输出转速为25-45r/min。优选地螺杆20的工作输出转速为30r/min时为最佳。螺杆20通过键槽配合安装在变速箱12上。电机轴与变速箱12通过键槽配合,电机盖用螺栓固定在变速箱12上,电机11通过变速箱12的蜗轮蜗杆机构带动螺杆20转动,使输出的转速降低,扭矩増大,传动更加平稳。满足压榨榨油エ艺的低转速、高扭矩的要求。參见图1,加热榨膛32外套设有加热圈32a。加热圈32a为电加热圈。加热榨膛32处压カ较大,是主要的压榨出油区,为了满足压榨エ艺的温度条件,加热榨膛32外装有加热圈32a,加热圈32a用螺钉固定在加热榨膛32上,加热圈32a对压榨区进行加热,以保证压榨温度顺利出油。加热榨膛32的内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加热榨膛32内为多边形结构且有一定斜度,多边形的棱角边不仅可以对来料进行切割,实现对胚料的切碎作用,其棱角处也有缝隙方便出油回流至漏油槽33处。其斜度同样也对导油至漏油槽33处起着重要作用。參见图1,漏油槽33设置在前榨膛31和加热榨膛32之间。其一端开有间隙很小的漏油缝,缝的外端开有喇叭ロ形状的槽,以便把榨出的油排出。漏油槽33的漏油缝设置在靠近加热榨膛32的ー侧。前榨膛31与加热榨膛32均有凹槽定位漏油槽33,且前榨膛31与加热榨膛32用螺栓螺母连接,把前榨膛31、漏油槽33、加热榨膛32连接在一起。參见图I,榨膛30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驱动部连接,榨膛30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油从前榨膛31渗入驱动部的密封圈22。连接部靠近驱动部ー侧还设置有套设在螺杆20上的轴承21。前榨膛31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漏斗36。參见图1,前榨膛31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箱12上,其内有凸台以安装轴承21和密封圈22,密封圈22与前榨膛31为过盈配合,轴承21与前榨膛31为过渡配合,轴承21的作用是确保榨膛30与螺杆20的同心度以满足装配精度,密封圈22的作用是防止油料流入或掉入轴承21以及变速箱12。进料漏斗36安装在前榨膛31进料ロ处,胚料从进料漏斗36进入前榨膛31,由螺杆20向前带动进行压榨。螺杆20的位置如图I所示,由于螺杆20为齿根渐变的有一定斜度的结构,螺杆20与前榨膛31、加热榨膛32、漏油槽33配合,使得其间隙越来越小,因此榨膛30中的胚料随着螺杆20的转动往前输送,压カ越来越大,实现压榨效果。參见图I,榨膛30的第二端设置有出渣ロ 35,出渣ロ 35处设置有挡油圈34,挡油圈34的内径小于加热榨膛32的内径。挡油圈34设置在出渣ロ 35处,其与加热榨膛32有凸台定位,并用过盈配合进行装配,主要起挡油防止油从出渣ロ 35流出,以及使胚料压榨得更彻底、出渣更薄、含油更少的作用,实现油从漏油槽33挤出,油渣从出渣ロ 35排出的榨油机,实现油和渣分离效果。本技术榨油机的工作原理为电机11通过变速箱12带动螺杆20转动,胚料从进料ロ进入前榨膛31,胚料在前榨膛31中随着螺杆20的转动往前输送,随着螺杆20与前榨膛31、漏油槽33、加热榨膛32的间隙逐渐减小,压カ逐渐增大,胚料被挤压搅碎。螺杆20表面必须打磨光滑,以防止胚料受到的周向カ过大,引起胚料榨料产生随螺杆20沿轴向 旋转运动,使回料现象过多,影响榨油效果。在加热榨膛32处达到压榨出油压力,并配合加热圈32a加热保证压榨出油的温度条件。挡油圈34确保压榨出油被挡住确保油从漏油槽33漏出,且油渣通过挡油圈34从出渣ロ 35排出,实现油从漏油槽33漏出,渣从出渣ロ 35排出的油渣分离的效果。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结构简単,操作方便,油渣分离,干净卫生,通过设置加热榨膛32对胚料进行加热,促进了胚料的出油率,可以对花生、芝麻等大、小颗粒胚料进行压搾取油,方便家庭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螺杆(20),所述螺杆(20)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榨膛(30),包括前榨膛(31)、漏油槽(33)和加热榨膛(32),所述螺杆(20)穿过所述前榨膛(31)和所述加热榨膛(32)以及所述漏油槽(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部; 螺杆(20),所述螺杆(20)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 榨膛(30),包括前榨膛(31)、漏油槽(33)和加热榨膛(32),所述螺杆(20)穿过所述前榨膛(31)和所述加热榨膛(32)以及所述漏油槽(3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11)和变速箱(12),所述电机(11)与所述变速箱(12)驱动连接,所述变速箱(12)与所述螺杆(20)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0)的工作输出转速为25-45r/min。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榨膛(32)外套设有电加热圈(32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榨膛(32)的内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槽(3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王彤杨勇覃德华陈冰冯在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