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瑞杰专利>正文

一种五轴精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709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轴精抛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分立于底座两侧的立撑、以及设置于立撑顶部的水平横撑;所述水平横撑上设置有可沿该水平横撑往复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所述X轴驱动装置的侧立面结合设置有Z轴驱动装置,该Z轴驱动装置可沿垂直方向上下往复移动;在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下端部设置有工件加工装置;所述两立撑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Y轴驱动装置,该Y轴驱动装置可沿垂直于横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Y轴驱动装置上设置具有U型导轨的摆台,所述摆台的U型导轨上结合设置有转台,该转台可沿U型导轨往复移动;所述转台顶部设置有工件夹持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抛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实现工件的X轴、Y轴、Z轴调整,以及令被加工的工件可弧形摆动及转动的五轴精抛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兴设备层出不穷。在满足复杂功能的同时,也对这些设备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某些大型设备中,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经常需要定制一些具有特殊形状的工件,这些工件应用传统的三轴加工设备根本无法加工出来。于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不得不利用多段加工工艺来完成。即利用现有的三轴加工设备获得半成品,而后根据被加工工件的特性采用对应的加工方法,整个过程复杂且漫长,成品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功能全面的五轴精抛机,可同时实现工件的X轴、Y轴、Z轴调整,以及令被加工的工件可弧形摆动及转动。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分立于底座两侧的立撑、以及设置于立撑顶部的水平横撑;所述水平横撑上设置有可沿该水平横撑往复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所述X轴驱动装置的侧立面结合设置有Z轴驱动装置,该Z轴驱动装置可沿垂直方向上下往复移动;在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下端部设置有工件加工装置;所述两立撑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Y轴驱动装置,该Y轴驱动装置可沿垂直于横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Y轴驱动装置上设置具有U型导轨的摆台,所述摆台的U型导轨上结合设置有转台,该转台可沿U型导轨往复移动;所述转台顶部设置有工件夹持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驱动电机及由该X轴驱动电机驱动的X轴滑套,所述X轴滑套套设于水平横撑上,且该X轴滑套与水平横撑之间的腔体空间充满气膜。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水平横撑的两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X轴驱动装置于该两个限位件之间往复移动。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Z轴驱动装置包括与X轴驱动装置的侧立面连接的立式框架,以及设置于该立式框架内的Z轴驱动电机和由该Z轴驱动电机驱动的Z轴滑套,所述Z轴滑套套设于立式框架内,且该Z轴滑套与立式框架之间的腔体空间充满气膜。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Z轴滑套朝向X轴驱动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X轴驱动装置上设置有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包括止动气缸及止动活塞;当所述止动气缸通电时,所述止动活塞回缩于止动气缸内;当所述止动气缸断电时,所述止动活塞伸出止动气缸、且该止动活塞的前端卡入所述卡槽。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立式框架顶部设置有配重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Y轴驱动装置包括垂直于水平横撑设置的水平竖撑,以及Y轴驱动电机和由该Y轴驱动电机驱动的Y轴滑套;所述水平竖撑设置于底座的两立撑之间,所述Y轴滑套套设于所述水平竖撑上,且该Y轴滑套与水平竖撑之间的腔体空间充满气膜。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摆台上设置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与转台结合并驱动该转台沿所述U型导轨滑动。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转台包括中空的支撑座及在该支撑座中空空间内设置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连接有转动驱动器;所述支撑座与转动盘之间的腔体空 间充满气膜。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中,所述X轴滑套外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X轴滑套内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当所述第一进气孔导入气体时,所述气体自第一出气孔导出而于X轴滑套与水平横撑之间的腔体空间内形成气膜;所述立式框架外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立式框架内壁设置有第二出气孔;当所述第二进气孔导入气体时,所述气体自第二出气孔导出而于Z轴滑套与立式框架之间的腔体空间内形成气膜;所述Y轴滑套外壁设置有第三进气孔,所述Y轴滑套内壁设置有第三出气孔;当所述第三进气孔导入气体时,所述气体自第三出气孔导出而于Z轴滑套与水平竖撑之间的腔体空间内形成气膜;所述支撑座的外壁设置有第四进气孔,所述支撑座的内壁设置有第四出气孔;当所述第四进气孔导入气体时,所述气体自第四出气孔导出而于支撑座与转动盘之间的腔体空间内形成气膜。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通过设置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从而实现对被加工工件的三轴调节。同时,设置于Y轴驱动装置上的具有U型导轨的摆台,以及设置于该U型导轨上的转台,使得被加工工件在实现三维空间位置调整的同时,还能够调整相对于工件加工装置的倾斜角度并转动,大大提高了加工复杂零件的能力,提高了功效,降低了次品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五轴精抛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五轴精抛机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五轴精抛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应具有足够大的底面积及重量,以满足对其上设置的各部件的支撑。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安装架,该安装架包括分立于底座I左右两侧的立撑21和立撑22,以及设置于立撑21、22顶部的水平横撑23,该水平横撑23的两端分别与立撑21、立撑22的顶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水平横撑23上设置有可沿该水平横撑23往复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3。具体而言,所述X轴驱动装置3包括X轴驱动电机31及由该X轴驱动电机驱动的X轴滑套32,所述X轴驱动电机31可选用直线电机,所述X轴滑套32套设于水平横撑23上,该X轴滑套32被X轴驱动电机31驱动而沿水平横撑23往复移动,在该X轴滑套32与水平横撑23之间的腔体空间充满气膜。为保证X轴滑套32能够于水平横撑23上平滑的滑动,要求保证二者相对的表面均尽可能的加工光滑。二者之间的腔体空间所充满的气膜,可保证水平横撑23对X轴滑套32的无接触支撑。本实施例中,在所述X轴滑套3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孔(该第一进气孔可为多个),所述X轴滑套3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可为多个,且分布于不同的内壁平面);当所述第一进气孔导入气体时,所述气体自第一出气孔导出而于X轴滑套32与水平横撑23之间的腔体空间内形成气膜。为保证X轴驱动装置3沿水平横撑23往复移动时不致超出范围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本技术中,还 在所述水平横撑23的两端设置有限位件33、34,所述X轴驱动装置3于该两个限位件33、34之间往复移动。本技术中,还在所述X轴驱动装置3的侧立面结合设置了 Z轴驱动装置4,该Z轴驱动装置4可沿垂直方向上下往复移动;在所述Z轴驱动装置4的下端部设置有工件加工装置45。所述工件加工装置45可为电动磨头或电动钻头等。具体而言,所述Z轴驱动装置4可包括与X轴驱动装置3的侧立面连接的立式框架43,以及设置于该立式框架43的Z轴驱动电机41和由该Z轴驱动电机41驱动的Z轴滑套42。所述Z轴驱动电机41可选用直线电机。为便于实现与立式框架43的连接,一般来说,所述X轴驱动装置3也需配置对应的连接框架。 本技术中,所述Z轴滑套42套设于立式框架内,且该Z轴滑套42与立式框架43之间的腔体空间充满气膜。为保证Z轴滑套42能够于立式框架43内平滑的上下滑动,要求二者的相对的表面均尽可能的加工光滑。二者之间所形成的腔体空间内所充满的气膜,则可保证立式框架43对Z轴滑套42的无接触支撑。所述Z轴滑套42在Z轴驱动电机41的驱动作用下,沿立式框架43做垂直方向的上下往复移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轴精抛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分立于底座两侧的立撑、以及设置于立撑顶部的水平横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撑上设置有可沿该水平横撑往复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所述X轴驱动装置的侧立面结合设置有Z轴驱动装置,该Z轴驱动装置可沿垂直方向上下往复移动;在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下端部设置有工件加工装置;所述两立撑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Y轴驱动装置,该Y轴驱动装置可沿垂直于横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Y轴驱动装置上设置具有U型导轨的摆台,所述摆台的U型导轨上结合设置有转台,该转台可沿U型导轨往复移动;所述转台顶部设置有工件夹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瑞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