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65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包括上端敞口的筒状槽体,所述槽体具有一个容纳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内腔,槽体侧面下部设有一个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腔下部设有一底板,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一定夹角,底板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污口下端,所述底板将所述槽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式升温槽槽罐内腔下部采用结构简单的倾斜底板为槽体内产生的污水提供了位置较高,且有一定坡度的排污通道,有利于污水方便、高效的排出,减少在槽体内残留;可以在槽体外壁加设石英棉保温层,对内部浆液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降低工作人员触碰槽体外壁的危险性;还可以将槽体与风机相连,及时排出槽体内产生的烟气,安全又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化工、冶金领域使用的升温槽,尤其涉及ー种立式升温槽。
技术介绍
化工、冶金领域中,采用升温槽对反应物浆液进行升温。立式升温槽通常被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进行工作,升温槽的底面也为水平面,而排污ロ往往被安装在升温槽槽底底部,由于高度低,并且排污通道水平,污水流出速度不快,接液不方便,影响正常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排污方便、高效,保温效果好,安全,环保的立式升温槽槽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包括上端敞ロ的筒状槽体,所述槽体具有一个容纳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内腔,槽体侧面下部设有ー个排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腔下部设有ー底板,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一定夹角,底板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污口下端,所述底板将所述槽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两部分。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5-8°角。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槽体外侧设有石英棉保温层。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槽体通过ー根吸风管道和风机相连,由风机对所述槽体内烟尘进行吸收和排放。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底板较高一端在所述槽体中的安装高度为槽体高度的0. 09-0. 11倍。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立式升温槽槽罐内腔下部采用结构简单的倾斜底板为槽体内产生的污水提供了位置较高,且有一定坡度的排污通道,有利于污水方便、高效的排出,減少在槽体内残留;可以在槽体外壁加设石英棉保温层,将升温槽工作时内腔中产生的高温阻隔在内部,对内部浆液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降低工作人员触碰槽体外壁的危险性;还可以将槽体与风机相连,及时排出槽体内产生的烟气,安全又环保。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局部的放大剖视图;图中2、槽体,4、底板,6、人孔,8、排污ロ,10、温度计ロ,12、保温层,14、挡板,16、吸风道管,18、风机,21、上筒体,22、下筒体,31、浆液出口,32、备用ロ,33、冷凝水出ロ。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包括上端敞ロ的圆筒状槽体2,所述槽体2具有一个容纳液体或固液混合物浆液的内腔,所述槽体内腔下部设有ー底板4,将所述槽体2分为上筒体21和下筒体22两部分。所述下筒体22中分布有纵向的钢板,用于支撑所述底板4。所述槽体2高5200mm,内腔横截面直径3700mm,所述槽体2的侧壁上部设有人孔6,距离槽体2顶面400mm,下部设有ー个排污ロ 8,距离槽体2底面210mm,ー个温度计ロ 10,用于插设温度计随时掌控内腔中浆液温度。所述底板4平面覆盖整个槽体2截面,并与槽体2底面成5-8°角,优选为6°,底板4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污ロ 8下端,距离槽体2底面90mm,底板4较高的一端距离槽体2底面500mm。所述槽体2外侧设有石英棉保温层12,内壁上设有纵向延伸的挡板14,挡板14长3500mm,下端距槽体2底面800mm,能阻挡浆液飞溅对槽体2内壁的腐蚀。所述槽体2侧壁下部上还设有周向分布的浆液出口 31、备用ロ 32和冷凝水出ロ 33,所述浆液出ロ 31和备用ロ 31分别距离槽体2底面400mm,所述冷凝水出ロ 33距离槽体2底面600mm。所述槽体2通过ー根吸风管道16和风机18相连,由风机18对所述槽体2内烟尘进行吸收和排放。工作时,待处理浆液从槽体2上方进入槽体2内腔,通过内腔中设置的换热器进行升温,产生的污水通过倾斜底板4顺畅地流至排污ロ 8,并从排污ロ 8流出。而不会产生在低于排污ロ 8的槽体2底部残留一定污水的情况,便于清洁和减少对正常工作的影响。槽体2内腔工作时还可能产生一定的烟气,这些烟气往往有毒有害,及时通过风机18将烟气抽出和收集,有利于槽体2内压カ正常,槽体2内外的安全和环保。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祥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包括上端敞ロ的筒状槽体,所述槽体具有一个容纳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内腔,槽体侧面下部设有ー个排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腔下部设有ー底板,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一定夹角,底板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污口下端,所述底板将所述槽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两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5-8°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外侧设有石英棉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通过ー根吸风管道和风机相连,由风机对所述槽体内烟尘进行吸收和排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较高一端在所述槽体中的安装高度为槽体高度的0. 09-0. 11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包括上端敞口的筒状槽体,所述槽体具有一个容纳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内腔,槽体侧面下部设有一个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腔下部设有一底板,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一定夹角,底板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污口下端,所述底板将所述槽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两部分。本技术的立式升温槽槽罐内腔下部采用结构简单的倾斜底板为槽体内产生的污水提供了位置较高,且有一定坡度的排污通道,有利于污水方便、高效的排出,减少在槽体内残留;可以在槽体外壁加设石英棉保温层,对内部浆液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降低工作人员触碰槽体外壁的危险性;还可以将槽体与风机相连,及时排出槽体内产生的烟气,安全又环保。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590760SQ20122018775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范祥荣 申请人: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升温槽槽罐,包括上端敞口的筒状槽体,所述槽体具有一个容纳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内腔,槽体侧面下部设有一个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腔下部设有一底板,底板平面与槽体底面成一定夹角,底板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污口下端,所述底板将所述槽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两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祥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