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配件用管端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05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对管端进行凸出加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端带有槽孔的臂,可旋转地安装在该臂上的凸形件、在该凸形件外圆周部分形成的环形突起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__形金属件的的凹形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管端进行凸出加工的装置,该管端插入管子(如不锈钢管)的联接器中。新近的水管道,正在采用较少形成淤泥并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管取代传统的铁管。由于不锈钢管的管壁与其直径相比非常薄,不可能象传统的铁管那样在其管端的外圆周上加工联接用螺纹。鉴于上文所述的原因,在图1中推荐了一种薄壁管联接器,其中密封件与联接器内管端的外圆周部分保持接触以起到密封作用,管子有一环形突起以防止脱开,即,起机械连接作用。即,在薄壁不锈钢管1的端部与环形突起3一起形成伸缩用卸载斜面4和紧固螺帽贴合面5。联接器主体6的内部有,用于容纳上述突起的容纳部分7;密封件9,该密封件通过隔板8承受向内和向外的压力,以增强管端外圆周面上的密封作用;用于提供机械连接力并防止脱开的紧固螺帽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简单地在工地或现场把管端加工成用于上述联接器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作为一种辅助装置安装在传统的管道切割和加工设备上,从而,可高效率地进行现场作业,且该装置非常经济。图1是表示管端和联接器之间相应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表示形成环形突起处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固定在管端加工设备(螺纹切削器)上时的立体图。管1夹紧在卡盘装置11上(类似于传统的螺纹切削加工)并旋转。标号12表示刀具附件,13表示倒角装置,用于去掉管端内表面上的毛刺,这两部分已为人们熟知。这些部件安装在可沿基座A上的管子的轴向移动的机架B上。本装置在14所表示的位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15上,代替传统的板牙头(螺纹切削附件)。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如图3所示。16表示该装置的安装销,17表示臂,该臂的支承端加工有槽孔17a,臂的中间部位有一与管端相对的凸形件18,槽孔中装配有销钉。19表示环形突起,20表示一安装座,该座以螺纹紧密安装在臂一侧的安装孔(未示出)上。凸形件18可相对于安装座旋转,标号21表示安装螺纹。当然,可根据所加工的管子的直径更换凸形件18。22表示的凹形件可旋转地跨装在 型金属件23的凹口之间并可相对于凸形件前后移动。24表示一手柄, 型金属件23可通过手柄轴25上的螺纹26沿臂纵向滑动,标号27表示一可旋转联接器。凹形件中间有一与凸形件的环形突起19相对应的环形凹槽28。下文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机架B朝夹在卡盘装置上的管1移动,以便把凸形件18插入管中。这样,管端的外沿与安装座20轻微接触,这样可以精确地限定环形突起的位置。当手柄24随固定在所述位置上的机架B转动时,凹形件22前移与管的外圆周面相接触,并确定其本身位置,当进一步转动手柄时,臂17通过安装槽孔17a而相应地移动。这样,凸形件18,特别是环形突起19与管子内壁接触并进一步受到向外的压力。借助所述加工力而贴合在突起上的(管子的)部分被压进凹形件的环形凹槽中而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管子外圆周面由凹形件22所包容,并由凸形件18向外压延,从而形成环形突起3。因此,即使用粗糙的工具也可完成相当精确的加工。突起3的形状总是一定的,因为该突起是在环形凹槽28和环形突起19之间形成的,该凹槽和突起对于联接器或阀有良好的互换性。此外,由于管子在环形突起的相对的两侧部分受凸形件和凹形件表面的压力接触,因而有利于增强表面光滑度和密封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配件用管端成形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用于管道工程的螺纹切削器上,该装置包括:支承端带有槽孔的臂,该臂通过销钉装在所述螺纹切削器的可移动机架上,通过一安装座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臂的中部并朝管端延伸的凸形件。在所述凸形件的外圆周部分形成一环形突起;与带有所述凸形件的转轴平行设置的带有环形凹槽的凹形件,所述凹形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型金属件上,所述*型金属件通过一个旋转连接器与一个手柄连接,手柄的螺纹与所述臂的螺纹啮合,因此所述金属件可相对于所述凸形件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8-19 125491/861.一种管配件用管端成形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用于管道工程的螺纹切削器上,该装置包括支承端带有槽孔的臂,该臂通过销钉装在所述螺纹切削器的可移动机架上,通过一安装座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臂的中部并朝管端延伸的凸形件。在所述凸形件的外圆周部分形成一环形突起;与带有所述凸形件的转轴平行设置的带有环形凹槽的凹形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清太朗服部勇泉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尔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