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741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管组件,包括软管和与该软管成为一体的接头部件。接头部件具有配置在软管内侧的内侧部。软管具有软管主体和唇。软管主体在内周面具有以螺旋形的方式形成的槽部和隆起部。唇具有以螺旋的方式形成、沿软管的轴向排列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唇覆盖槽部,并以螺旋形的方式设置。唇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是固定端、与隆起部成为一体。软管具有第一区域及与其邻接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与接头部件的内侧部嵌合的端部及与该端部连接并从该内侧部伸出的部分。一部分唇位于第一区域内,在第一区域内,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双方都是固定端,另外部分的唇位于第二区域内,只有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方是固定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柔性软管以及与该软管的端部连接并与该软管成为一体的接头部件的软管组件。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螺旋形槽部的软管主体和以覆盖所述槽部的方式配置的唇的软管、以及与该软管连接并与该软管成为一体的接头部件的软管组件。
技术介绍
柔性软管具有多种用途,例如可以用于电动吸尘器、抽吸器具和排水设备。如果使接头部件与柔性软管的端部形成一体,则可以通过接头部件连接软管和其他器具,所以很方便。近年来,为了使柔性软管和接头部件成为一体,使用了被称为二次成型(才一〃一 *一&卜''成形)或嵌件成型(4 >寸一卜成形)的注射成型技术。在该技术中,首先把已制造好的接头部件插入柔性软管端部,然后把软管端部和接头部件导入注射成型模具的内部,接着向模具内注射树脂,通过使该树脂固化,使软管端部和接头部件成为一体。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 - 250273号公开了对具有螺旋形凹凸条的柔性软管应用所述二次成型技术(嵌件成型技术)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接头部件由内部件和外部件构成。在外部件上设置有与软管的凹凸条螺纹配合的螺旋形凸条。通过转动外部件调整软管端部的轴向位置。其后注射树脂。按照该技术,可以预防在软管端部和内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可以预防在嵌件成型工序中注射的树脂漏到软管内部的问题。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 - 055877号公开了具有优异的柔性和耐压溃性、气流阻力低的电动吸尘器用软管。即,该软管具有主体部和唇部。主体部形成为波纹形,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上有螺旋形槽部。唇部覆盖主体部的槽部。唇部由材质比主体部更软的树脂制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对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 - 055877号公开的柔性软管进行了研究。即,如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人对于使柔性软管99和接头部件9成为一体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该软管99具有覆盖形成在内周面的螺旋形槽部的唇99r。另一方面,接头部件9具有内筒部分93。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使该软管99和接头部件9成为一体,则在软管99和接头部件9的接合部位附近,伴随软管99的伸缩,唇99r有时会骑到(乗>9上(f 3 )所述内筒部分93上。如果唇99r骑到接头部件9的内筒部分93上,则会造成软管99的通道的截面面积减少。其结果例如会产生如下问题,S卩在软管99内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的流动阻力增大,此外在软管99内流动的固体(在电动吸尘器的情况下是垃圾和异物;在粒状物输送软管的情况下是粒状物)会挂到骑在内筒部分93上的唇99r部分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防止配置在软管内周面上的唇骑到接头部件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软管的流动阻力增大,防止异物等在软管内堆积。本专利技术人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了使唇的两侧缘与软管成为一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管组件,包括软管和与该软管成为一体的接头部件,所述接头部件具有配置在所述软管内侧的内侧部,所述软管具有软管主体和唇,所述软管主体在内周面具有以螺旋形的方式形成的槽部和隆起部,所述唇具有沿所述软管的轴向排列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所述唇覆盖所述槽部,并以螺旋形的方式设置,所述唇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是与所述隆起部成为一体的固定端,所述软管具有第一区域和与该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与所述接头部件的所述内侧部嵌合 的端部及与该端部连接并从所述内侧部伸出的部分,一部分所述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双方都是所述固定端,另外部分的所述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只有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方是所述固定端。按照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软管组件,可以预防在软管内周面上具有的唇骑到接头部件上,可以防止软管的流动阻力增大,可以预防异物等的堆积。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软管组件的电动吸尘器外观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软管组件外观形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软管组件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软管的形状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软管壁部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用于制造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软管的树脂条带的剖视图。图7A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接头部件形状的立体图。图7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接头部件形状的剖视图。图8A至图SC是简要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使软管端部和唇成为一体的方法的各工序的不意图。图9A至图9D是简要表示使软管和接头部件成为一体的嵌件成型法各工序的示意图。图IOA和图IO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软管的其他形状例子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表示在对比研究例中唇骑到接头部件内侧部上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彻底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然而,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前提下实施一个或更多的实施方式。在其它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制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所示的个别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软管组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外观的图。图2是示意表示用于该电动吸尘器的软管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电动吸尘器包括主体40、软管2、把手操作部42、延长管43和地板用吸嘴44。软管2具有柔性。该软管2通过连接管(接头部件)1连接在设在主体40上的吸气口上。柔性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把手操作部42的一端上。把手操作部42的另一端连接在延长管43的一端上。此外,延长管43的另一端连接在地板用吸嘴44上。这些部件可以相互装拆自如。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软管组件A包括连接管(接头部件)I及软管2,该软管2与连接管I连成一体。在这些图中,表示了软管2的一部分。在此,所谓的“接头部件”是指与软管2的一个端部连接,用于与另一个部件连接等的中空部件。换句话说,连接管I是直接连接在软管2上的部件。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软管组件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软管2的端部插入连接管I的一端一侧。连接管I的一部分和软管2的一部分在软管2轴向的一部分区间中相互重叠。在该状态下,把连接管I和软管2连接成一体,得到软管组件A。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述的嵌件成型把两者连接成一体。在嵌件成型中通过向两者之间注射的树脂P使连接管I和软管2成为一体。把软管2的形状示于图4和图5。软管2是合成树脂(例如软质的热可塑性树脂)制的。该软管2具有成为一体的软管主体2b和唇2r。在软管主体2b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具有以螺旋形的方式形成的隆起部和槽部。S卩,在软管主体2b的外周面上形成的隆起部与在软管主体2b的内周面上形成的槽部对应。 以螺旋形的方式设置所述唇2r,使得唇2r覆盖形成在软管主体2b的内周面上的螺旋形槽部。在把软管2和连接管I形成为一体前的状态(即仅是软管2),唇2r的软管2轴向上的一个端部与软管主体2b内周面的隆起部成为一体。另一方面,唇2r的另一个端部(即唇2r的前端部)是与软管主体2b没有成为一体的自由端。更详细地说,例如可以通过具有如图6所示的大体为S形截面的树脂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组件,包括软管和与该软管成为一体的接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件具有配置在所述软管内侧的内侧部,所述软管具有软管主体和唇,所述软管主体在内周面具有以螺旋形的方式形成的槽部和隆起部,所述唇具有沿所述软管的轴向排列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所述唇覆盖所述槽部,并以螺旋形的方式设置,所述唇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是与所述隆起部成为一体的固定端,所述软管具有第一区域和与该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与所述接头部件的所述内侧部嵌合的端部及与该端部连接并从所述内侧部伸出的部分,一部分所述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双方都是所述固定端,另外部分的所述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只有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方是所述固定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和也祷康裕筑野晃弘
申请(专利权)人:泰贺斯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