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铁路敞车侧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46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敞车侧柱的制造方法。采用定弯曲中心法,经7对变形辊8道次冷弯成型,其两翼内圆半径R↓[1]≤8mm,底部内圆半径R↓[2]≤12mm,满足用户要求。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且产品与热轧型钢比较自重轻、节约了原材料,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敞车侧柱的制造方法,特别适应于用冷弯型钢制造铁路敞车侧柱。目前,制作铁路敞车侧柱(俗称帽形钢)采用型钢轧机热轧成型,其不足是工艺难度大,截面各边不等厚;并且切分轧制难以掌握,易造成两翼尺寸不等,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只能按通常6000mm长度交货,而使用长度为2100mm,一根热轧型钢切分两根侧柱后,剩余1800mm,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又因热轧型钢单重大,不利于减轻自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弯型钢取代铁路敞车侧柱的热轧型钢;不但截面各边等厚,而且自重轻;采用7对变型辊使侧柱底部与两翼同时成型,操作简单,易于制造铁路敞车侧柱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冷弯型钢孔型设计原理,采用定弯曲半径,定弯曲中心法直接成型。直接成型是由变形角α依次为17°、36°、54°、72°、80°、85°、84.38°的7对变型辊来完成的。依照铁路敞车侧柱的使用要求侧柱开口朝上,底部为轧制基点,两边对称,各部分段,8道次同时成型。为了进一步保证轧制工件的质量,防止因轧制基线选择在底部,而上部又要求园角小(R1≤8mm),出现上部和底部同时挤压带钢的现象,加上速度差的存在,金属不能顺利向底部流动,轧机产生抖动,采取减少部分架次的上平辊两翼的辊片的措施。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在满足强度要求,达到同样使用效果的情况下,截面金属分布更合理,外表美观,减轻了自重,每米减轻8.5kg,节约了原材料。生产出的侧住,两翼内园角半径R1≤8mm,底边内园角半径R2≤12mm。表面无气泡、裂纹、划伤和重皮等缺陷,尺寸精确,满足了用户要求。用武钢生产的09CuPTiRe耐候钢,制造铁路敞车侧柱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侧柱的截面图,图2为7对变形辊安装截面示意图,图3为5对立导装置安装截面示意图,图4为侧柱工艺流程示意图,图5为侧柱冷弯成型图。图1中,R1为两翼内园角半径,R2为底边内园角半径,α为变形角。图2中,1为变形角α等于17°的第一对变形辊,2为变形角α等于36°的第二对变形辊,3为变形角α等于54°的第三对变形辊,4为变形角α等于72°的第四对变形辊,5为变形角α为80°的第五对变形辊,6为变形角α等于85°的第六对变形辊,7为变形角α等于84.38°的第七对变形辊。图3中,a为第一次立导装置,b为第二次立导装置,c为第三次立导装置,d为第四次立导装置,e为第五次立导装置。立导装置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工艺精度,在坯件进入下道工序之前用机械力把坯件两翼向内立,以便顺利进入下道工序。图4中O为坯件,1为平整,是工艺中的第一道次,2为变形角α等于17°的第一对变型辊,完成工艺中的第2道次,3为变形角α等于36°的第二对变型辊,完成工艺的第3道次,4为变形角α等于54°的第三对变型辊,完成工艺中的第4道次,5为变形角α等于72°的第四对变型辊,完成工艺中的第5道次,6为变形角α等于80°的第五对变型辊,完成工艺中的第6道次,7为变形角α等于85°的第六对变型辊,完成工艺中的的第7道次,8为变形角α等于84.38°的第七对变型辊,完成工艺中的第8道次。f为矫直工序,g为精矫工序。图5中,1至8为工艺中的第1道次至第8道次。下面结合附图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根据要求量出侧柱的横向总长度,找出侧柱总长度的中心线。开口朝上,坯件(O)在地辊推力下进入平整(1),即工艺中的第1道次,接着进入变形角α为17°的第一对变型辊(2),即工艺中第2道次。经立导装置(a)进入变形α为36°的第二对变型辊(3),即工艺中的第3道次,再接着进入变形角α为54°的第三对变型辊(4),即工艺中的第4道次,经立导装置(b)进入变形角α为72°的第四对变型辊(5),即工艺中的第5道次,又经立导装置(c),进入变形角α为80°的第五对变型辊(6),即工艺中的第6道次,再经立导装置(d)进入变形角α为85°的第六对变型辊(7),即工艺中的第7道次,又经立导装置(e),进入变形角α为84.38°的第七对变型辊(8),即工艺中的第8道次。从第7道次到第8道次可看出是先过量弯曲,再返回,即过弯成形法。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轧机抖动时,减少上平辊压两翼辊片,即右上侧辊片和左上侧辊片的措施,便可消除。弯曲过程中工件两翼内园半径R1≤8mm,底部内园半径R2≤12mm。最后经矫直(f)和精矫(g)工序,再校验,标记,打捆入库。权利要求1.是用冷弯型钢,其特征在于采用7对变形辊,8道次直接成型,7对变型辊的变型角α依次为17°、36°、54°、72°、80°、85°、84.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工件两翼内园半径R1≤8mm,底部内园半径R2≤12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敞车侧柱的制造方法。采用定弯曲中心法,经7对变形辊8道次冷弯成型,其两翼内圆半径R文档编号B21D5/14GK1172707SQ97110649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叶掀亮, 王传荣, 王中权, 王庆福 申请人:武钢集团汉口轧钢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铁路敞车侧柱的方法是用冷弯型钢,其特征在于采用7对变形辊,8道次直接成型,7对变型辊的变型角α依次为17°、36°、54°、72°、80°、85°、84.3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掀亮王传荣王中权王庆福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汉口轧钢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