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593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属换热器领域。它包括換热管1、多孔板2、进风道3、进水阀4、水盘出水阀5、盛水盘6、循环水泵7、鼓风机8、进口联箱9、出口联箱10、排风道11、换热管水盘12、出气孔13、空气泡14、回水管15。当鼓风机8向进风道3鼓入高压风后启动循环水泵7从盛水盘6经过滤网抽水向换热管水盘12送水,此时进风道3中的气体将穿过多孔板2上的出气孔13在换热管水盘12中形成大量的空气泡,不断地撞击換热管1,将換热管1中流过的介质冷却下來,这样便成为体积小、使用方便、高效传热的鼓泡式冷却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名称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属换热器领域。技术背景现有的冷却装置有风冷式、水冷式、蒸发冷却式三种。风冷式由于換热系数低,为推化传热,往往在换热管外加装翅片来扩大换热面积,这势必要增加冷却装置的重量、体积与成本,同时能耗也要加大;水冷式要附加水泵、水池,体积也相当庞大,同时能耗也不少;蒸发冷却式要采用凉水塔来冷却循环水,凉水塔却循环水系统相当复杂,水损失达到10%以上,成本也相当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利用无数的微小气泡从水中上浮冲击传热管来强化传热的特性而提出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它应包括換热管(I)、多孔板⑵、进风道(3)、进水阀⑷、水盘出水阀(5)、盛水盘(6)、循环水泵(7)、鼓风机(8)、进口联箱(9)、出口联箱(10)、排风道(11)、换热管水盘(12)、出气孔(13)、空气泡(14)、回水管(15)。把鼓风机⑶的出口与进风道(3)的入口相联通固结,进风道(3)与I 20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水平安装的多孔板(2)相联通,但不直接与排风道(11)联通;I 20个换热管水盘(12)的上方留有与排风道(11)相通的I 20个流道;盛水盘(6)置于进风道⑶的底板之下,底板上开有回水孔(15);出水阀的入口与盛水盘6底部相联通固结,出水阀5的出口与循环水泵(7)的入口相联通固结;循环水泵⑵的出口与I 20个进水阀⑷的入口相联通固结,I 20个进水阀(4)的出口分别与相应的I 20个换热管水盘(12)相联通固结。換热管(I)的一端与进口联箱(9)相联通固结,換热管(I)的另一端与出口联箱(10)相联通固结。多孔板(2)必须水平安装,多孔板⑵上开有均匀布列的I 100000个直径为Imm IOmm的出气孔(13)。当鼓风机(8)向进风道(3)鼓入高压风后,启动循环水泵(7)从盛水盘(6)经过滤网抽水向换热管水盘(12)送水,此时进风道(3)中的气体将穿过多孔板(2)上的出气孔(13)在换热管水盘(12)中形成大量的空气泡,不断地撞击換热管(I),将換热管(I)中流过的介质冷却下来,这样便成为体积小、使用方便、高效传热的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附图说明图I.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图,图2.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A-A视图图3.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多孔板示意图。其中1--換热管;2—多孔板;3—进风道;4—进水阀;5—水盘出水阀;6—盛水盘-J —循环水泵;8 —鼓风机;9 —进口联箱;10 —出口联箱;11 —排风道;12 —换热管水盘;13—出气孔;14—空气泡;15—回水管。实施案例图I也是150KW/-30°C的低温一体化制冷机凝结器用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图。鼓风机(8)送出的压力600Pa,流量5000m3/h空气进入风道(3)后流进2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水平安装的多孔板(2)下部。每块多孔板(2)面积为Imxlm= Im2,其上按IOmmXlOmm见方布置的10000个03的通孔,换热管水盘(12)必须水平安装,换热管水盘(12)内离底面多孔板⑵距5mm装有012X0. 8的由无缝钢螺旋槽管所制成的两组蛇形換热管⑴,这两组蛇形換热管⑴间相距IOmm且呈错列布置,每组換热管⑴的一端与进口联箱相(9)联通固结,另一端与出口联箱相(10)联通固结。高压高温的气态工质从进口联箱(9)流经換热管(I);循环水泵(7)从装有过滤网的盛水盘¢)中抽水,为防止结垢、冻冰及水生生物的繁殖,盛水盘(6)中用加入20%浓度的乙醇胺水溶液,乙醇胺水溶液被泵进2个换热管水盘(12)中,使水溶液将两组換热管(I)淹没;空气流从2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的多孔板2穿过10000个03的通孔后,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地撞击各自的換热管(I),将換热管 (I)中的气态工质冷凝成液态后汇聚到出口联箱(10)供往节流阀。权利要求1.一种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它包括換热管(I)、多孔板(2)、进风道(3)、进水阀(4)、水盘出水阀(5)、盛水盘¢)、循环水泵(7)、鼓风机(8)、进口联箱(9)、出口联箱(10)、排风道(11)、换热管水盘(12)、出气孔(13)、空气泡(14)、回水管(15);其特征在于鼓风机(8)的出口与进风道(3)的入口相联通固结,进风道(3)与I 20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水平安装的多孔板⑵相联通,但不直接与排风道(11)联通;1 20个换热管水盘(12)的上方留有与排风道(11)相通的I 20个流道;盛水盘(6)置于进风道(3)的底板之下,底板上开有回水孔(15);出水阀(5)的入口与盛水盘(6)底部相联通固结,出水阀5的出口与循环水泵⑵的入口相联通固结;循环水泵(7)的出口与I 20个进水阀⑷的入口相联通固结,I 20个进水阀(4)的出口分别与相应的I 20个换热管水盘(12)相联通固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所述的換热管(I)的一端与进口联箱(9)相联通固结,換热管(I)的另一端与出口联箱(10)相联通固结。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所述的多孔板⑵必须水平安装,多孔板⑵上开有均匀布列的I 100000个直径为Imm IOmm的出气孔(13)。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名称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属换热器领域。它包括換热管1、多孔板2、进风道3、进水阀4、水盘出水阀5、盛水盘6、循环水泵7、鼓风机8、进口联箱9、出口联箱10、排风道11、换热管水盘12、出气孔13、空气泡14、回水管15。当鼓风机8向进风道3鼓入高压风后启动循环水泵7从盛水盘6经过滤网抽水向换热管水盘12送水,此时进风道3中的气体将穿过多孔板2上的出气孔13在换热管水盘12中形成大量的空气泡,不断地撞击換热管1,将換热管1中流过的介质冷却下來,这样便成为体积小、使用方便、高效传热的鼓泡式冷却装置。文档编号F25B39/04GK202581950SQ2011205077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童明伟, 童师颖 申请人:重庆翔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它包括換热管(1)、多孔板(2)、进风道(3)、进水阀(4)、水盘出水阀(5)、盛水盘(6)、循环水泵(7)、鼓风机(8)、进口联箱(9)、出口联箱(10)、排风道(11)、换热管水盘(12)、出气孔(13)、空气泡(14)、回水管(15);其特征在于:鼓风机(8)的出口与进风道(3)的入口相联通固结,进风道(3)与1~20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水平安装的多孔板(2)相联通,但不直接与排风道(11)联通;1~20个换热管水盘(12)的上方留有与排风道(11)相通的1~20个流道;盛水盘(6)置于进风道(3)的底板之下,底板上开有回水孔(15);出水阀(5)的入口与盛水盘(6)底部相联通固结,出水阀5的出口与循环水泵(7)的入口相联通固结;循环水泵(7)的出口与1~20个进水阀(4)的入口相联通固结,1~20个进水阀(4)的出口分别与相应的1~20个换热管水盘(12)相联通固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明伟童师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翔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