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592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2:29
一种水源加热器,用于对水产养殖水加热,包括水源蒸发器,水源蒸发器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从出液端至进液端之间依次设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水源冷凝器、储液器和膨胀阀,整体构成一个制冷液的循环,所述水源冷凝器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及第一出水口,所述水源蒸发器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及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与水产养殖水相连,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与外界水源相连,外界的水源流至蒸发器,蒸发器盘管内的制冷液进行蒸发从外界的水源吸热,吸热后的制冷液继续流至水源冷凝器,对水产养殖水进行加热,通过循环可以不断的对水厂养殖水进行加热满足水产养殖水的水温要求,能效比高、运行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源加热器
技术介绍
通常在水产养殖中,例如对鳗鱼的养殖,一般要求在一定的水温环境下(通常水温为20摄氏度-30摄氏度)中才能快速的成长,在夏天还能保证正常的水温,但是在冬天,由于天气寒冷,自然温室就达不到这个要求,现有技术是利用加热锅炉来加热养殖水,加热锅炉就意味着要采用煤来燃烧。煤燃烧的方法效率较低、价格较贵、污染空气,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效率高、节能环保加热养殖水的新方法及新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效比高、运行节能环保、运行稳定和成本较低的水源加热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源加热器,用于对水产养殖水加热,包括水源蒸发器,水源蒸发器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从出液端至进液端之间依次设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水源冷凝器、储液器和膨胀阀,整体构成一个制冷液的循环,所述水源冷凝器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及第一出水口,所述水源蒸发器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及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与水产养殖水相连,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与外界水源相连。为使热传递更充分,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水源冷凝器的两端,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水源蒸发器的两端。为提高制冷液的质量,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储液器与水源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过滤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水源冷凝器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在水源冷凝器内,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之间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分配头及设置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的多根导热管,所述分配头为中空的管体,所述分配头的一端为连接进液管或出液管的第一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导热管的第二开口,导热管通过分配头与进液管及出液管相连。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水源蒸发器上设有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在水源蒸发器内,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之间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分配头及设置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的多根导热管,所述分配头为中空的管体,所述分配头的一端为连接进液管或出液管的第一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导热管的第二开口,导热管通过分配头与进液管及出液管相连。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分配头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件的中空部为锥筒形。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容器、导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分离容器为一密闭腔体,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开口为呈喇叭状的导气口,所述导气口朝上伸入分离容器内并靠近分离容器的顶部,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开口为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伸出所述分离容器外,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的侧面下部并与所述分离容器相通。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分离容器内的管体上设有用于排出导气管内的液体的回液孔。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水源冷凝器、储液器和膨胀阀之间通过铜管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源蒸发器与水源冷凝器之间的配合,外界的水源流至蒸发器,对盘管内的制冷液进行加热,盘管内的制冷器进行蒸发吸热,吸热后的制冷液继续流至水源冷凝器,对水产养殖水进行加热,通过其内的压缩机增加水产养殖水与制冷液之间的温度差,通过循环可以不断的对水厂养殖水进行加热满足水产养殖水的水温要求,能效比高、运行节能环保;同时由于采用水源吸热,运行不受空气环境温度的影响,运行更稳定,一年四季产热水量更有保证,此外其水源蒸发器排除的冷却水可以用于制冷使用。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水源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水源加热器的水源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水源加热器的盘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水源加热器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水源蒸发器;11-第二进水口 ;12_第二出水口 ;2_气液分离器;21-分离容器;22_导气管;220-导气口 ;221-出气口 ;222_进气口 ;223_回液孔;23_进气管;3-压缩机;4-水源冷凝器;41-第一进水口 ;42_第一出水口 ;5_储液器;6-膨胀阀;7-铜管;8_过滤器;9_盘管;91_进液管;92_导热管;93_分配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附图I-附图4,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源加热器,用于对水产养殖水加热,包括水源蒸发器1,水源蒸发器I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从出液端至进液端之间依次设有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水源冷凝器4、储液器5和膨胀阀6,整体构成一个制冷液的循环,所述水源冷凝器4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 41及第一出水口 42,所述水源蒸发器I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11及第二出水口 12,第一进水口 41与第一出水口 42与水产养殖水相连,所述第二进水口 11与第二出水口 12与外界水源相连。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水源冷凝器4、储液器5和膨胀阀6之间通过铜管7相连,铜管7可以有效的使制冷剂与外界的环境温度进行热传递。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储液器5内设置有制冷液,开始运作时,制冷液从储液器5开始通过膨胀阀6往水源蒸发器1,其中,在其流动方向上可以设置过滤器8,过滤器8对制冷液进行过滤,避免制冷液上的杂质对整个水源加热器影响,膨胀阀6使得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液通过其节流作用变成低温低压区的液体,使流至水源蒸发器I的制冷液与外界水源的温度差更大,其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更多,吸收热量后的制冷液进而流置气液分离器2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制冷气体进一步通过压缩机3的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水源冷凝器4,水产养殖水通过水源冷凝器4,水源冷凝器4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热传递,形成制冷液,水产养殖水的温度得到提升,制冷液进一步流至储液器5完成循环,通过机组的不断循环作用、水源蒸发器I和水源冷凝器4的不断循环,不断的对水产养殖水进行加热,满足水产养殖适宜的水温要求;能效比高、运行节能环保;同时由于采用水源吸热,运行不受空气环境温度的影响,运行更稳定,一年四季产热水量更有保证,此外其水源蒸发器I排除的冷却水可以用于制冷使用。参照附图2,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 42与第一进水口 41设置在水源冷凝器4的两端,所述第二进水口 11与第二出水口 12设置在水源蒸发器I的两端。其出水口与入水口设置在水源冷凝器4及水源蒸发器I的两端,水流从入水口流至出水口,其通过水源冷凝器4及水源蒸发器I的盘管9,对水进行热传递,流动的路程最大,可以让水源冷凝器4及水源蒸发器I的水加热及冷却均匀,提高机组的能效比,减少机组耗电量。参照附图3,附图所示本实施中,所述水源冷凝器4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在水源冷凝器4内,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之间设置有盘管9,所述盘管9包括进液管91、出液管、分配头93及设置在进液管91和出液管之间的多根导热管92,所述分配头93为中空的管体,所述分配头93的一端为连接进液管91或出液管的第一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导热管92的第二开口,导热管92通过分配头93与进液管91及出液管相连。参照附图3,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源蒸发器I上设有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在水源蒸发器I内,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源加热器,用于对水产养殖水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蒸发器,水源蒸发器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从出液端至进液端之间依次设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水源冷凝器、储液器和膨胀阀,整体构成一个制冷液的循环,所述水源冷凝器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及第一出水口,所述水源蒸发器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及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与水产养殖水相连,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与外界水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有太丁应永
申请(专利权)人:邵武市九亮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