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浩专利>正文

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397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其主要由主控芯片CPU分别与变挡信号输入电路A1、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电路A2、挡位确认信号输入电路A3、电流信号处理电路C、速度信号处理电路D、变挡信号输出电路B接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挡位指示输出电路F、电机驱动控制电路G及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电连接组成。具有很好通用性,能用通用编码式变速控制器控制不同牌号的多速电机,从而使不同牌号的多速电机代换极为容易,适于标准化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方面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领域已对新能源环保汽车进行全力研发,作为新能源环保汽车的核心电动机又成为该技术研发的主要目标,于是不断有新品种的多速电机问世,这使得本来就不统一的电动汽车变挡控制方式和实现控制的部件变得更加凌乱,现电动汽车变挡方式有多种,如改变电机绕组星形/三角形接法转换、控制电机绕组多个抽头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改变电机电源电压、改变绕组的组合形式、改变励磁磁场强度、机械方式变挡等,实现变挡的装置更是各不相同,因某种原因要想将电动汽车原有的电机用其他品牌的电机代替,则必须同时更换电机的电子变速装置,这样不仅在时间和资金上造成浪费,也不利于节能环 保。而已有的各种变挡装置不具备驱动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能即输出端口电压极性互换的功能,也不具备兼顾机械变速箱的多挡位自动变挡控制功能。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变挡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变挡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进成型结构的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变挡装置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变挡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使其具有很好通用性,控制多速电机均可使用同一个型号的通用编码式变速控制器,从而使不同牌号的多速电机代换极为容易,适于标准化生产。本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包括有主控芯片CPU,由主控芯片CPU分别与变挡信号输入电路Al、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电路A2、挡位确认信号输入电路A3、电流信号处理电路C、速度信号处理电路D、变挡信号输出电路B接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挡位指示输出电路F、电机驱动控制电路G及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连接组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所述的变挡信号输入电路Al的信号输入端与端口 11、端口 12、端口 13连接,变挡信号输入电路Al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芯片CPU的端口 Pl. O、端口 Pl. I、端口 Pl. 2连接,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电路A2的信号输入端与端口 14连接,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电路A2的信号输出端与CPU的端口 Pl. 3连接,挡位确认信号输入电路A3的信号输入端与端口 23、端口 24、端口 25连接,挡位确认信号输入电路A3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芯片CPU的端口 P2. 4、端口 P2. 5、端口 P2. 6连接,变挡指令输出电路B的信号输入端与主控制器CPU的端口 PO. O、端口 PO. I、端口 PO. 2、端口 PO. 3、端口 PO. 4、端口 PO. 5、端口 PO. 6、端口 PO. 7 连接,变挡信号输出电路B的信号输出端与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的信号输出端与端口 I、端口 2、端口 3、端口 4、端口 5、端口 6、端口 7、端口 8连接,电流信号处理电路C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26连接,电流信号处理电路C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芯片CPU的端口 P3. 4、端口 P3. 5、端口 P3. 6连接,速度信号处理电路D的信号输入端与速度传感器18连接,速度信号处理电路D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芯片CPU的端口P3. I、端口 P3. 2、端口 P3. 3连接,挡位指示输出电路F的信号输入端与主控芯片CPU的端口Pl. 7、端口 P3. O、端口 Pl. 4、端口 Pl. 5连接,挡位指示输出电路F的信号输出端与端口 15、端口 16、端口 17、端口 28连接,电机驱动控制电路G的信号输入端与主控制器CPU的端口Pl. 6连接,电机驱动控制电路G的信号输出端与端口 10连接;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的信号输入端与主控芯片CPU的端口 P2. O、端口 P2. I、端口 P2. 2、端口 P2. 3连接,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的信号输出端与端口 19、端口 20、端口 21、端口 22连接。前所述的变挡信号输入电路Al由三个光稱合器和六只电阻构成;光稱合器的信号输入端采用12V供电,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采用5V供电;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电路A2,由光耦合器和两只电阻构成;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采用12V供电,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米用5V供电;挡位确认信号输入电路A3由三个光I禹合器和六只电阻构成,光I禹合器的信号输入端采用12V供电,光耦的信号输出端采用5V供电。前所述的变挡信号输出电路路B由八只光耦合器和四十八只电阻构成,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采用5V供电,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采用12V供电。前所述的电流信号处理电路C由微处理器和电流传感器构成。前所述的速度信号处理电路D由微处理器和速度传感器及数字显示器构成。前所述的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为八只N沟道场效应开关管和八只P沟道场效应开关管组成的四组H桥式输出电路,四组中的每组输出电路均有一对电压极性能根据主控芯片CPU指令而互换的输出接线端口,分别为端口 I、端口 2,端口 3、端口 4,端口 5、端口 6,端口 7、端口 8。前所述的挡位指示输出电路F由四只光耦合器和八只电阻构成,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采用5V供电,光耦的信号输出端采用12V供电。前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电路G由光耦合器和场效应开关管构成。前所述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由整形芯片构成。前所述的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的输出端接磁保持继电器或电磁继电器。前所述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的输出端接驱动器QD1、QD2控制步进电机Ml和M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通用性好,控制二速、三速、四速乃至十几速的多速电机或控制二速、三速、四速乃至十几速的机械变速箱均可用同一个型号的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配上相应软件及不同数量和形式的执行器件来实现,在本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内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修改软件就可以满足所有电动汽车的变挡要求,其中包括了控制电子变挡和机械变挡。具有速度显示和自动变挡功能,且不同挡位的变化界线能通过软件轻松修改,从而使不同牌号的多速电机代换极为容易,也使多速电机的控制器配套变得极为方便,适于标准化生产。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较现有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单,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特征部份的概述,为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编码式电动汽车变挡控制器,包括有主控芯片CPU,其特征在于:由主控芯片CPU分别与变挡信号输入电路A1、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电路A2、挡位确认信号输入电路A3、电流信号处理电路C、速度信号处理电路D、变挡信号输出电路B接变挡控制输出电路E、挡位指示输出电路F、电机驱动控制电路G及步进电机控制电路H电连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