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顶升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340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压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固定导向套的内螺母、与活塞杆外端联接的底板,在缸体上设有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在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之间设置有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与活塞杆以及导向套与缸体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以上的密封圈,在活塞杆的外端设有螺纹,一锁紧螺母装于活塞杆的外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活塞杆定位牢固、顶升速度可控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升油缸、特别是超高压顶升油缸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铁路或桥梁施工中使用的顶升油缸因承载较大的负荷,系统压力往往处于超高压的工况,且工作周期较长;为承受超高压,现有的顶升油缸通常在两油口之间设置一液压锁,防止活塞杆非正常的回收,以锁定活塞杆;但由于系统压力很高,油缸内的密封件在高压下时间一长易产生失效,发生泄漏,活塞杆向下爬行,活塞杆不能固定将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且在施工中,通常是多只顶升油缸一起工作,在顶升时又处于高压下,油缸的进油速度较快又无法控制,多只顶升油缸难以实现同步动作,将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压顶升油缸,它具有活塞杆定位牢固、顶升速度可控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超高压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固定导向套的内螺母、与活塞杆外端联接的底板,在缸体上设有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在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之间设置有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与活塞杆以及导向套与缸体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以上的密封圈,在活塞杆的外端设有螺纹,一锁紧螺母装于活塞杆的外端上。本技术通过在导向套与活塞杆以及导向套与缸体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以上的密封圈,可提高密封性,防止泄露,活塞杆不易产生爬行现象,同时当活塞杆顶升到位后,转动锁紧螺母使其紧靠缸体的端面,实现对活塞杆的机械定位,可防止其回收,具有定位牢固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锁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的两进油口 A和B、两出油口 Al和BI,进油口 A通过两油路和设于两油路中的单向阀与出油口 Al相连,其中在一单向阀与出油口 Al的油路上还通过调整螺母设有带锥度的节流阀芯,进油口 B和出油口 BI直接相连,两单向阀的前端还通过各自的连接油路与进油口 B相连,并在两连接油路中均设有移动阀芯和复位弹簧,其中与节流阀芯对应的单向阀其前端连接油路中的移动阀芯的截面积较另一移动阀芯的截面积更大;出油口 Al与无杆腔油口相连,出油口 BI与有杆腔油口相连;通过调节节流阀芯,可控制油缸顶升和回收时的速度,便于实现多只油缸动作的同步性,可保证施工质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底板与锁紧螺母之间的活塞杆上设有抱箍;通过增加一级机械定位,进一步提高活塞杆定位的牢固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活塞杆定位牢固、顶升速度可控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中液压锁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为液压锁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至图5所示,该超高压顶升油缸,包括缸体I、活塞杆2、导向套3、固定导向套的内螺母4、与活塞杆2外端联接的底板5,在缸体上设有无杆腔油口 6和有杆腔油口 7,在无杆腔油口 6和有杆腔油口 7之间设置有液压锁8,在导向套3与活塞杆2以及导向套3与缸体I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密封圈9,在活塞杆2的外端设有螺纹,一锁紧螺母10装于活塞杆2的外端上;所述液压锁8包括阀体12、设于阀体12上的两进油口 A和B、两出油口Al和BI,进油口 A通过两油路和设于两油路中的单向阀13、14与出油口 Al相连,其中在单向阀13与出油口 Al的油路上还通过调整螺母16设有带锥度的节流阀芯15,进油口 B和出油口 BI直接相连,两单向阀13、14的前端还通过各自的连接油路与进油口 B相连,并在两连接油路中均设有移动阀芯20或17和复位弹簧18或19,其中与节流阀芯15对应的单向阀13其前端连接油路中的移动阀芯20的截面积较另一移动阀芯17的截面积更大;出油口Al与无杆腔油口 6相连,出油口 BI与有杆腔油口 7相连;本技术使用时,当液压锁8的进油口 A进油时,液压油推开两单向阀13、14从出油口 Al进入油缸的无杆腔,推动活塞杆2伸出,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整螺母16和调节节流阀芯15的位置,可控制液压油的流量,从而控制油缸的顶升速度,便于实现多只油缸动作的同步性,可保证施工质量;当顶升到位后,进油口 A停止进油,两单向阀13、14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无杆腔内的油液被封闭,活塞杆2维持顶升位置不动,两道密封圈9可提高密封性,防止泄露,活塞杆2不易产生爬行现象,再转动锁紧螺母10使其紧靠缸体I的端面,在底板5与锁紧螺母10之间的活塞杆2上设置抱箍11,实现对活塞杆2的二级机械定位,即使在很长的工作周期内也可防止其回收,具有定位牢固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当施工完毕,需收回活塞杆2时,先松开锁紧螺母10和抱箍11,由进油口 B进油,再由出油口 BI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向下推动活塞杆2,同时高压油先推动移动阀芯20打开单向阀13,再推动移动阀芯17打开单向阀14,无杆腔内的失压油可经出油口 Al、两单向阀13、14和进油口 A流出,完成活塞杆2的回收;在超高压的工况下,本技术具有活塞杆定位牢固、顶升速度可控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超高压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固定导向套的内螺母、与活塞杆外端联接的底板,在缸体上设有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在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之间设置有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与活塞杆以及导向套与缸体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以上的密封圈,在活塞杆的外端设有螺纹,一锁紧螺母装于活塞杆的外端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高压顶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的两进油口 A和B、两出油口 Al和BI,进油口 A通过两油路和设于两油路中的单向阀与出油口 Al相连,其中在一单向阀与出油口 Al的油路上还通过调整螺母设有带锥度的节流阀芯,进油口 B和出油口 BI直接相连,两单向阀的前端还通过各自的连接油路与进油口 B相连,并在两连接油路中均设有移动阀芯和复位弹簧,其中与节流阀芯对应的单向阀其前端连接油路中的移动阀芯的截面积较另一移动阀芯的截面积更大;出油口 Al与无杆腔油口相连,出油口 BI与有杆腔油口相连。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超高压顶升油缸,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与锁紧螺母之间的活塞杆上设有抱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压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固定导向套的内螺母、与活塞杆外端联接的底板,在缸体上设有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在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之间设置有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与活塞杆以及导向套与缸体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以上的密封圈,在活塞杆的外端设有螺纹,一锁紧螺母装于活塞杆的外端上。本技术具有活塞杆定位牢固、顶升速度可控的优点,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文档编号F15B15/08GK202579420SQ20122018583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田宇, 龙良鑫 申请人:泸州长河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压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固定导向套的内螺母、与活塞杆外端联接的底板,在缸体上设有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在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之间设置有液压锁,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与活塞杆以及导向套与缸体的密封面上均设有两道以上的密封圈,在活塞杆的外端设有螺纹,一锁紧螺母装于活塞杆的外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宇龙良鑫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长河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