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怀民专利>正文

一种公共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6106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系统,带道交通系统(2)、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其特征在于:在带道交通系统(2)或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包括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就是道路(21)之间的交汇节点处;其道路(2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机动车道路(21.1)、非机动车道路(21.2)、地面步行道路(21.3)、过街天桥(22)、过街地道(23);路口节点枢纽换乘楼(4)设置在道路(21)路口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外、路口上方、路口下方。公共交通系统投资小或不需要政府投资,运行维护费用低,建设工期短,还能够发挥出地铁的高速高客运量功能。完善解决了公共交通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尤其是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带道交通系统(自动人行道)、车站、桥塔等工程

技术介绍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对低速公共交通工具的开发不重视。如,由于没有低速公共交通工具,在小于2000米的短途路程和没有自行车时,乘客也必须去坐汽车、地铁。由于等车、上下地铁站的时间长,乘客完成小于2000米的短途路程需要耗费20-30分钟时间,并且票价同短途路程一样,运营的性价比很低。同时占用了大量的高速、长路途公共交通资源(因为汽车、地铁在高速、长路途的运营时,运营的性价比很高)。如果把城市划分为许多 个4公里长度的低速街区,在低速街区内的出行可以采用低速公共交通工具,如带道交通系统。带道交通系统,即自动人行道,最快2. 3米/秒,即8公里/小时,再叠加上人力步行在内的最高输送速度达到3.3米/秒,即12公里/小时。乘客采用带道交通系统完成小于2000米的短途路程(可到达低速街区内,距离目的地150米远的任何地点)仅需要耗费10分钟时间,而且节能、节油、票价低(0.5元/次)。带道交通系统可以完全代替低速街区内的其他公共交通,如汽车、地铁、自行车。如果乘客出行是长途路程,先采用带道交通系统到达汽车、地铁的车站,再换乘汽车、地铁。在城市公共快捷交通中,对高速、低速交通工具的系统性研究不重视,没有把高速交通工具和低速交通工具有机衔接成一个联合交通系统。如,由于地铁车站的间距小(1000米左右),地铁的运行时间太短(站台停车时间太长),平均运行速度上不去(30公里/小时)。使地铁的最高速度(135公里/小时)、高输送量受到限制。如果把地铁车站的间距拉长到3公里以上,达到3-3. 5公里,那么地铁的运行速度提高到75公里/小时,输送量将提高2-3倍。地铁车站之间的I. 5公里路程(一半车站间距)的输送任务,可以转换到带道交通系统方法解决(即自动人行道,8公里/小时左右,加上人力步行在内的输送时间大约11分钟)。这种高低速联合交通系统的全路程出行时间比单一地铁方式的全路程出行时间要缩短50%。在城市公共快捷交通中,对道路路口节点的换乘枢纽系统性研究不重视,没有对路口节点换乘枢纽系统的地下、地上建筑物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地铁方式又存在以下缺点1、地铁投资大,大约6亿元/公里左右。2、地铁运行维护费用高,需要政府财政支出补贴。3、建设工期长,需要5年以上时间。4、地铁的观赏性差。5、不易改造,不可恢复原状。6、在特大暴雨、海嘯、地震、战争时,有被水淹没风险。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缺点,提供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来达到。
技术实现思路
内容 I。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系统,带道交通系统(2)、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带道交通系统(2)是指乘客采用循环输送带出行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带道交通系统(2)或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包括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设置在道路(21)路口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夕卜、路口上方、路口下方;路口就是道路(21)之间的交汇节点处;其道路(2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机动车道 路(21. I)、非机动车道路(21. 2)、地面步行道路(21. 3)、绿化带(21.4)、过街天桥(22)、过街地道(23);其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是交通流(人流、物流、车流)的综合换乘交流空间,即交通流的汇流、换流、整流、分流的节点空间;此外,公共交通系统还包括有下述构造结构在带道交通系统(2)中,带道交通系统(2)设置在下述其中之一种位置,地下、地面、空中;带道交通系统(2)还包括有自动扶梯装置(2. I)、自动人行道装置(2. 2)、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与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连接;自动人行道装置(2. 2)设置在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 3)和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⑷内;自动扶梯装置(2. I)设置在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自动人行道装置(2. 2)包括有输送段和上下进出段;其输送段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速度类型,快速主带道(2. 5)、慢速主带道(2. 6),其中快速主带道(2.5)的行走速度大于I米/秒;其中输送段设置在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 3)和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上下进出段设置在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在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还包括有桥梁(5)、路口桥塔(6)、轨道交通装置(7);在路口桥塔¢)内设置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桥塔(6)设置在道路(21)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外、路口上方、路口下方;在路口桥塔(6)上悬吊着或支承着下述其中之一种装置,桥梁(5)、轨道交通装置(7)。内容2。如内容I所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建造方法,它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系统,带道交通系统(2)、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带道交通系统(2)是指乘客采用循环输送带出行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带道交通系统(2)或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包括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设置在道路(21)路口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夕卜、路口上方、路口下方;路口就是道路(21)之间的交汇节点处;其道路(2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机动车道路(21. I)、非机动车道路(21. 2)、地面步行道路(21. 3)、绿化带(21.4)、过街天桥(22)、过街地道(23);其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是交通流(人流、物流、车流)的综合换乘交流空间,即交通流的汇流、换流、整流、分流的节点空间;此外,公共交通系统的建造方法还包括有下述构造结构在带道交通系统(2)中,带道交通系统(2)设置在下述其中之一种位置,地下、地面、空中;带道交通系统(2)还包括有自动扶梯装置(2. I)、自动人行道装置(2. 2)、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与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连接;自动人行道装置(2. 2)设置在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 3)和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⑷内;自动扶梯装置(2. I)设置在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自动人行道装置(2. 2)包括有输送段和上下进出段;其输送段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速度类型,快速主带道(2. 5)、慢速主带道(2. 6),其中快速主带道(2. 5)的行走速度大于I米/秒;其中输送段设置在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和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上下进出段设置在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在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还包括有桥梁(5)、路口桥塔(6)、轨道交通装置(7);在路口桥塔¢)内设置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桥塔(6)设置在道路(21)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外、路口上方、路口下方;在路口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系统,带道交通系统(2)、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带道交通系统(2)是指乘客采用循环输送带出行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带道交通系统(2)或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包括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设置在道路(21)路口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外、路口上方、路口下方;路口就是道路(21)之间的交汇节点处;其道路(2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机动车道路(21.1)、非机动车道路(21.2)、地面步行道路(21.3)、绿化带(21.4)、过街天桥(22)、过街地道(23);此外,公共交通系统还包括有下述构造结构:在带道交通系统(2)中,带道交通系统(2)设置在下述其中之一种位置,地下、地面、空中;带道交通系统(2)还包括有自动扶梯装置(2.1)、自动人行道装置(2.2)、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与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连接;自动人行道装置(2.2)设置在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和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自动扶梯装置(2.1)设置在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自动人行道装置(2.2)包括有输送段和上下进出段;其输送段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速度类型,快速主带道(2.5)、慢速主带道(2.6),其中快速主带道(2.5)的行走速度大于1米/秒;其中输送段设置在条形建筑物或构筑物(2.3)和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上下进出段设置在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内;在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中,空中轨道交通系统(3)还包括有桥梁(5)、路口桥塔(6)、轨道交通装置(7);在路口桥塔(6)内设置有路口节点商业交通枢纽换乘楼(4);路口桥塔(6)设置在道路(21)的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种位置,路口中、路口角、路口边内、路口边外、路口上方、路口下方;在路口桥塔(6)上悬吊着或支承着下述其中之一种装置,桥梁(5)、轨道交通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王梦恕张雁尹凌青吕怀民吕屾
申请(专利权)人:吕怀民吕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