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么瞳宣专利>正文

一种人力爬楼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826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0:13
一种人力爬楼车,它是由车体的拉柄1、档板2、大车轴3、三脚支杆4、车轮5、偏心轴6、轴架7、小轴8构成;拉柄1、档板2、大车轴3呈固连状;大车轴3与三脚支杆4呈转动联接状,三脚支杆4的末端为套筒结构;偏心轴6与轴架7呈固焊状;车轮5与轴架7由小轴8给予转动状穿联;偏心轴6呈转动状的插配在三脚支杆4的套筒中。由于在车体与车轮间采用了偏心结构,故人们在拉车转向时车轮能滚动前行,而且也节省了一些人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的ー种人力爬楼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住在高楼上的人们常常采用人力搬运重物,由此带来的不便常常是苦不堪言。为此,专利技术者们推出ー种具有三脚支杆的人力爬楼车。然而,由于该车同一侧的前后轮均没有转向结构,因此,车轮转向时,车轮遭受的是与地面滑动摩擦。这样,ー则,加快了车轮的损坏;ニ则,转向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推出ー种带有转向性的人力爬楼车。经检索,未发现有类同结构的人力爬楼车。ー种人力爬楼车,它是由车体的拉柄、档板、大车轴、三脚支杆、车轮、偏心轴、轴架、小轴构成;其中,拉柄、档板、大车轴呈固连状;大车轴与三脚支杆呈转动联接状,三脚支杆的末端为套筒结构;偏心轴与轴架呈固焊状;车轮与轴架由小轴给予转动状穿联;偏心轴呈转动状插配在三脚支杆的套筒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结构上采用了偏心原理,故人们在拉车转向时车轮能滚动前行,而且也节省了人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K向示意图。各图中,I、拉柄,2、档板,3、大车轴,4、三脚支杆,5、车轮,6、偏心轴,7、轴架,8、小轴。具体实施方式图I所示的本技术由拉柄I、档板2、大车轴3、三脚支杆4、车轮5、偏心轴6、轴架7、小轴8构成;拉柄I、档板2、大车轴3呈固连状;大车轴3与三脚支杆4呈转动联接状;三脚支杆4的套筒与偏心轴6呈转动状插配;车轮5与轴架7由小轴8给予转动穿联;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车体与车轮之间采用了偏心结构,故人们在拉动该车转向时车轮不再与地面施以滑动摩擦,而是能够滚动转向,这样,不仅车轮的应用合理,而且也节省了ー些人力。权利要求1.一种人力爬楼车,它是由车体的拉柄、档板、大车轴、三脚支杆、车轮、偏心轴、轴架、小轴构成;其特征在于三脚支杆⑷的末端为套筒结构;偏心轴(6)呈转动状的插配在三脚支杆(4)的套筒中。专利摘要一种人力爬楼车,它是由车体的拉柄1、档板2、大车轴3、三脚支杆4、车轮5、偏心轴6、轴架7、小轴8构成;拉柄1、档板2、大车轴3呈固连状;大车轴3与三脚支杆4呈转动联接状,三脚支杆4的末端为套筒结构;偏心轴6与轴架7呈固焊状;车轮5与轴架7由小轴8给予转动状穿联;偏心轴6呈转动状的插配在三脚支杆4的套筒中。由于在车体与车轮间采用了偏心结构,故人们在拉车转向时车轮能滚动前行,而且也节省了一些人力。文档编号B62B1/02GK202574283SQ20122023217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么瞳宣 申请人:么瞳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爬楼车,它是由车体的拉柄、档板、大车轴、三脚支杆、车轮、偏心轴、轴架、小轴构成;其特征在于:三脚支杆(4)的末端为套筒结构;偏心轴(6)呈转动状的插配在三脚支杆(4)的套筒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瞳宣
申请(专利权)人:么瞳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