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常文专利>正文

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825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0:12
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涉及一种轨道用车挡。它包括支臂、制动器,制动器结构是:在制动器外壳内放置摩擦块,摩擦块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支臂通过加压联接器与制动器连接,在支臂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其结构是:柱塞与油缸连接,在油缸内设有内弹簧,内弹簧外套装复位弹簧,在油缸与油箱之间设置节流卸荷阀及直动溢流阀;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弹性接触器,在支臂与弹性接触器之间设有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增大摩擦块的压力和有效摩擦长度,缩短制动距离。在车挡中增加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极大的提高了车挡的防溜制动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停留在轨道上的车辆溜走,对溜走车辆实施缓冲制动,安装于轨道上的安全设备。
技术介绍
停留在轨道上的轨道车辆,一般都有防溜措施,诸如防溜铁鞋,防溜枕木,以及车辆本身的制动装置等;但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如大风,邻线运动车辆震动,线路坡道人为责任事故等因素,曾发生停留车辆自动溜走,造成重大事故的现象。为防止停留车辆自行溜走,造成重大损失,保证行车安全,在轨道上装设机械摩擦式车挡,用来阻挡溜走车辆。该机械摩擦式制动器存在功能单一,制动能力小,对重载高速溜走车辆无法使其制动停车的问题,其工作原理是靠制动器中的铸铁摩擦块,通过加压在钢轨上滑行,与钢轨摩擦产生阻力,在高压高速滑行中,摩擦块急速升温,并严重消耗,摩擦阻力下降直至消失,失去制·动能力,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机械摩擦式车挡,从原理上和机构上进行更新改造,提供一种能够适应重载,具有高速防溜能力的新型车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包括安装在轨道的两侧的支臂,在支臂的底部,轨道上方安装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结构是在制动器外壳内放置摩擦块,所述的摩擦块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支臂通过加压联接器与制动器连接,所述的支臂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其结构是柱塞与油缸连接,在油缸内设有内弹簧,内弹簧外套装复位弹簧,在油缸与油箱之间设置节流卸荷阀及直动溢流阀;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弹性接触器,在支臂与弹性接触器之间设有导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当溜走车辆撞击柱塞前端的弹性接触器时,将柱塞向油缸右侧推进时,油缸内的液压油,在柱塞的推动下,经直动溢流阀进入油箱,在直动溢流阀的进油与排油两端,产生21Mpa的压降,对柱塞产生了646. 212KN的水平阻力。柱塞油缸的工作行程为O. 6M,制动能力为387727. 2N ·πι,可使4辆重83吨,速度5km/h的货车,挡住停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制动器内的摩擦块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增大摩擦块的压力和有效摩擦长度,缩短制动距离。随着制动器制动能力的提高,车挡机体载荷也加大了,原来的机体为螺栓联接拼接结构已不适应新车挡的要求,所以把机体改成整体焊接,进一步增加了机体的载荷能力。在车挡中增加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极大的提高了车挡的防溜制动能力。附图说明图I是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主视图。图2是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左视图。图3是节流卸荷阀结构剖面图。图4是制动器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包括安装在轨道的两侧的支臂7,在支臂7的底部,制动器9通过螺栓9固定在轨道13上,所述的制动器9结构如图4所示是在制动器外壳14内放置粉末冶金摩擦块15,所述的粉末冶金摩擦块15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16与粉末冶金摩擦块15通过斜面耦合,支臂7通过加压联接器16与制动器9连接,在支臂7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其结构是柱塞I与油缸6连接,在油缸6内设有内弹簧20,内弹簧20外套装复位弹簧12,在油缸6与油箱4之间设置节流卸荷阀3及直动溢流阀5 ;节 流卸荷阀3结构如图3所示,由阀体19、节流阀芯18、组合垫圈17构成,在柱塞I的前端设有弹性接触器11,在支臂7与弹性接触器11之间设有导向杆10。根据应用需要,加厚支臂7钢板,并在应力集中的节点,加焊补强板,整个车挡整体焊接,提高了机身的抗冲击强度,为实现重载,高速车挡打好基础。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制动器9结构改为如图4所示,其原理是溜走车辆推动车挡移动时,加压联接器16与粉末冶金摩擦块15通过斜面耦合,同步向前移动,把车辆推动车挡的推力,分解成垂直于钢轨的压力和水平向前的推力,垂直于钢轨的力施加于粉末冶金摩擦块15上,与钢轨产生摩擦阻力,阻止车辆前进,起到制动防溜作用。该制动器结构的优点是摩擦块摩耗后,通过斜面补偿磨损间隙,保持恒力矩和恒摩擦阻力,延长有效制动行程。在车挡上增加了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因为车挡的工作状况是被动吸收动能,不是动力输出元件,而且为单行程,大流量,要耐受极大冲击力量,所以选用柱塞油缸做为缓冲制动元件,液压系统由柱塞油缸,外置直动溢流阀,油箱,节流卸荷阀,油管组成。因为溜走车辆撞击液压缓冲车辆柱塞时,柱塞向油缸内推进速度快,柱塞截面大,所以油缸的排油流量大,造成瞬间液压系统压力突然增高,其压力远远超过额定设计压力,可能造成油缸和液压管破裂,破坏液压系统工作,使液压缓冲系统失去工作能力,因此在油缸和油箱之间,加入了流量可调节的节流卸荷阀3,把瞬间产生的液压冲击高压油,经节流卸荷阀3排入油箱,由于节流卸荷阀的阻尼孔面积经过详细计算,只是泄掉超压部分,不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压力。在油缸6与油箱4之间设置直动溢流阀5,油缸6排出的液压油经它排入油箱4,液压油通过直动溢流阀5时,在阀的两端产生压降,液压油发热,将动能转变成热能消耗掉,使车辆减速停车。由于油缸6排量大,压力高,所以对直动溢流阀5要求动作快,惯性小,所以选择大流量可调式直动溢流阀,为了压力调整方便,直动溢流阀5采用分立元件管式联接,外置安装,根据不同工况技术要求,直动溢流阀5的压力调节范围为0-21Mpa,液压缓冲系统的制动功为0-387727. 2N · m,可以根据不同车种,例如动车组,普通客车,货车,地铁,轻轨,工矿专业车辆等不同场所,调整溢流阀压力,选择合适的制动功,满足车辆制动防溜的要求。权利要求1.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包括安装在轨道的两侧的支臂,在支臂的底部,轨道上方安装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结构是在制动器外壳内放置摩擦块,所述的摩擦块制成斜面 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支臂通过加压联接器与制动器连接,所述的支臂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其结构是柱塞与油缸连接,在油缸内设有内弹簧,内弹簧外套装复位弹簧,在油缸与油箱之间设置节流卸荷阀及直动溢流阀;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弹性接触器,在支臂与弹性接触器之间设有导向杆。专利摘要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涉及一种轨道用车挡。它包括支臂、制动器,制动器结构是在制动器外壳内放置摩擦块,摩擦块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支臂通过加压联接器与制动器连接,在支臂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其结构是柱塞与油缸连接,在油缸内设有内弹簧,内弹簧外套装复位弹簧,在油缸与油箱之间设置节流卸荷阀及直动溢流阀;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弹性接触器,在支臂与弹性接触器之间设有导向杆。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增大摩擦块的压力和有效摩擦长度,缩短制动距离。在车挡中增加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极大的提高了车挡的防溜制动能力。文档编号B61K7/18GK202574267SQ20122021689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戴雨田, 王常文, 杨金余, 戴明华 申请人:王常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包括安装在轨道的两侧的支臂,在支臂的底部,轨道上方安装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结构是:在制动器外壳内放置摩擦块,所述的摩擦块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支臂通过加压联接器与制动器连接,所述的支臂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其结构是:柱塞与油缸连接,在油缸内设有内弹簧,内弹簧外套装复位弹簧,在油缸与油箱之间设置节流卸荷阀及直动溢流阀;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弹性接触器,在支臂与弹性接触器之间设有导向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雨田王常文杨金余戴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常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