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槽双头钻及加工该双头钻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542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槽双头钻及加工该双头钻的模具。具有两端的双刃部结构,其心厚比国标钻头心厚小35%,心厚增量比国标钻头大一倍,刃带宽度比国标钻头小1/3,设置有一与刀具轴线成3°的直形容屑槽;包括对应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处于上模板内的上定位块和处于下模板内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由设置在上模腔内的上弹簧支撑,下定位块由设置在下模腔内的下弹簧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排屑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能使直槽双头钻一次性锻造成型,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一致性好、互换性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槽双头钻及加工该双头钻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国标的直槽双头钻往往不能同时在钻削轴向力、排屑、钻头强度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往往提高了某一方面的性能,另一方面的性能降低;而且现有的加工方式一般为间歇化加工,即先加工双头中的一头,然后架构另一头,这种加工形式加工效率低,而且由于两次加工,两头的一致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直槽双头钻及加工该双头钻的模具。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双刃部结构,其心厚比国标钻头心厚小35%,心厚增量比国标钻头大一倍,刃带宽度比国标钻头小1/3,设置有一与刀具轴线成3°的直形容屑槽。本技术的模具包括对应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处于上模板内的上定位块和处于下模板内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由设置在上模腔内的上弹簧支撑,下定位块由设置在下模腔内的下弹簧支撑。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排屑性能;同时本技术的模具能使直槽双头钻一次性锻造成型,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一致性好、互换性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刃部、2为柄部、3为上模板、4为下模板、5为上弹簧、6为上定位块、7为模腔、8为下弹簧、9为下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两端为刃部I、中间为柄部2,其心厚比国标钻头心厚小35%,心厚增量比国标钻头大一倍,刃带宽度比国标钻头小1/3,设置有一与刀具轴线成3°的直形容屑槽。本技术的模具包括对应的上模板3和下模板4,上模板4和下模板4之间形成模腔7,模腔7中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处于上模板3内的上定位块6和处于下模板4内的下定位块9,上定位块6由设置在上模腔内的上弹簧支5撑,下定位块9由设置在下模腔内的下弹簧8支撑。权利要求1.直槽双头钻,其特征在于,具有两端的双刃部结构,其心厚比国标钻头心厚小35%,心厚增量比国标钻头大一倍,刃带宽度比国标钻头小1/3,设置有一与刀具轴线成3°的直形容屑槽。2.—种加工权利要求I所述直槽双头钻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处于上模板内的上定位块和处于下模板内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由设置在上模腔内的上弹簧支撑,下定位块由设置在下模腔内的下弹簧支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槽双头钻及加工该双头钻的模具。具有两端的双刃部结构,其心厚比国标钻头心厚小35%,心厚增量比国标钻头大一倍,刃带宽度比国标钻头小1/3,设置有一与刀具轴线成3°的直形容屑槽;包括对应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处于上模板内的上定位块和处于下模板内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由设置在上模腔内的上弹簧支撑,下定位块由设置在下模腔内的下弹簧支撑。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排屑性能;同时本技术的模具能使直槽双头钻一次性锻造成型,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一致性好、互换性好。文档编号B23B51/00GK202571410SQ20112032157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薛万金 申请人:江苏万金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直槽双头钻,其特征在于,具有两端的双刃部结构,其心厚比国标钻头心厚小35%,心厚增量比国标钻头大一倍,刃带宽度比国标钻头小1/3,设置有一与刀具轴线成3°的直形容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万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