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长时间维持优异的润滑特性和耐磨性的表面包覆钻头,其在钻头主体的前端部外周形成排屑槽,并且在该排屑槽的朝向钻头旋转方向的内周面的前端设置切削刃,主要用于对由金属材组成的加工件进行钻孔加工。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钻头已知有如下所谓的双刃整体式钻头以轴线为中心绕该轴线向钻头旋转方向旋转的大致圆柱状钻头主体的前端侧成为切削刃部,I对排屑槽在该切削刃部的外周以关于轴线相互対称的方式形成为随着从该切削刃部的前端面即钻头主体的前端后刀面朝向后端侧绕轴线向钻头旋转方向的后方侧扭曲的螺旋状,并在这些排屑槽的内周面中朝向钻头旋转方向的部分的前端侧的与所述前端后刀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切削刃。因 此,在这种整体式钻头中,所述排屑槽内周面的朝向钻头旋转方向部分的前端侧成为该切削刃的前刀面,通过切削刃生成的切屑从该前刀面滑动接触排屑槽的内周面的同时,通过该排屑槽的扭曲送出至后端侧并被排出。而且,在这种钻头中为了提高钻头主体的耐磨性进ー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通过形成具有如下成分浓度分布结构的硬质包覆层来提高耐磨性的表面包覆钻头在厚度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交替重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耐磨性的表面包覆钻头,其特征在于,由(Ti1?XAlX)N的成分体系构成且层厚为0.3~5.0μm的硬质包覆层作为粒径组成控制层直接或经中间层存在于由硬质合金烧结体或高速钢构成的钻头基体上的最表面,(a)所述钻头的边缘部的粒径组成控制层的Al含有比率x的值在0.1以上0.6以下的范围内,在所述粒径组成控制层中分别包含至少1层以上x值为0.2以下的层状的高含Ti区域和x值为0.3以上的层状的高含Al区域,并且,(b)所述高含Ti区域中的晶粒的纵横尺寸比A为1~5,并且,(c)所述高含Al区域中的晶粒的纵横尺寸比B为10~7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耕一,田中裕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