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振红专利>正文

一种讲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093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讲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由上台(1)和下台(2)两部分构成,下台(2)的两侧均与地面接触,上台(1)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另一侧搭接在上台(1)的上表面上,上台(1)、下台(2)可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台体面积可以调节,能灵活适应教学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具
,涉及一种讲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讲台的大小面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灵活适应教学需要,当教学仪器较多时不便在讲台上放置,如在教学中摆放需要演示的物理、化学实验器材或多媒体教学仪器等;选择使用大讲台则成本较大,而且多数情况下并不必要,还会遮挡学生视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讲台面积可以调节、能灵活适应教·学需要的讲台。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一种讲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由上台和下台两部分构成,下台的两侧均与地面接触,上台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另一侧搭接在上台的上表面上,上台、下台可相对移动。此处所述地面指支撑台体的基础面,可以为地面上搭建的支撑物,为便于描述,统称为地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台与下台上表面搭接的一侧设置滑块,所述下台上表面设置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本技术上台、下台可相对移动,需要时可以将下台相对于上台拉开,增加讲台的放置面积,不需要时可以将下台推入在上台内,节约讲台占用的空间,能灵活适应教学需要。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上台,2、下台,3、滑块,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本技术台体由上台I和下台2两部分构成,下台2的两侧均与地面接触,其上表面设置两道内凹的滑槽4,上台I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另一侧通过滑块3搭接在上台I的滑槽4内,上台I、下台2可相对移动。上台I、下台2通过相互配合的滑槽4、滑块3搭接,利于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和在宽度方向上的定位。本技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的将下台2相对于上台I拉出或推入,从而改变整个讲台的面积。权利要求1.ー种讲台,包括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由上台(I)和下台(2)两部分构成,下台(2)的两侧均与地面接触,上台(I)的ー侧与地面接触,另ー侧搭接在上台(I)的上表面上,上台(I)、下台(2)可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讲台,其特征在干所述上台(I)与下台(2)上表面搭接的ー侧设置滑块(3),所述下台(2)上表面设置与滑块(3)相配合的滑槽(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讲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由上台(1)和下台(2)两部分构成,下台(2)的两侧均与地面接触,上台(1)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另一侧搭接在上台(1)的上表面上,上台(1)、下台(2)可相对移动。本技术的台体面积可以调节,能灵活适应教学需要。文档编号A47B13/08GK202566951SQ20122014903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曹振红, 吕宜波 申请人:曹振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讲台,包括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由上台(1)和下台(2)两部分构成,下台(2)的两侧均与地面接触,上台(1)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另一侧搭接在上台(1)的上表面上,上台(1)、下台(2)可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振红吕宜波
申请(专利权)人:曹振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