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释放地联接管的联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913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释放地联接管部件的联接件(8),所述联接件(8)包括:第一管部件(9),其在内圆周上具有两排或更多排(18,19)的凸耳(13,15);第二管部件(10),其在外圆周上具有两排或更多排(30,31)的凸耳(23,24);第一管部件(9)和第二管部件(10)的每排(18,19,30,31)凸耳(13,15,23,24)都具有间隔(12,14,25,26),所述间隔被设计为允许一个管部件的凸耳经过另一管部件的凸耳,从而所述管部件(9,10)能够沿轴向方向彼此滑入和滑出;所述管部件(9,10)在滑动在一起的状态下能沿切向方向扭转以使得第一管部件(9)的凸耳(13,15)接合在第二管部件(10)的凸耳(23,24)上,从而沿轴向方向固定所述管部件(9,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释放地联接管或管部件的联接件。
技术介绍
当将物质(诸如淤泥、砂、石、块等)置于水底和/或当从水底移除(例如在水底挖掘作业中)床层物质时,依次放置的管组件被附接至船,例如挖掘船;经由所述管组件,所述物质可被运送出所述底部或运送至所述底部。为此,船航行至需要放置所述物质或需要移除所述物质的位置上方。此后,管被依次放置(毎次一根)并被联接在一起。然后可经由管组件对水底和水面之间的物质运送进行调整。ー个已知的解决方案包括管线组套(stackingof pipelines),所述管线凭借钢缆保持在一起。该已知管组件的缺点在于最大的管组合长度是受限的。在实践中,可实现最大约500米的长度。该组件必须抵抗主要由牵引和弯曲力矩的组合形成的高负载。已设计出联接件来代替管组套,这使得可实现以快速和/或 自动的方式将管联接。管部件能够ー个滑至另ー个中,一个管部件的凸耳(lugs)能够转动到另一管部件的凸耳之后。然而,这种卡ロ联接件相对易坏。随着作用在管部件上的轴向カ増大,需要将所述联接件的凸耳制得更重。结果是所述联接件变得重且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联接件,其克服或者至少减轻所述缺点中的至少ー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细长的联接件,尽管如此,其能吸收相对大的轴向力。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联接件,借助该联接件,管能以相对快速和/或简单的方式彼此联接或彼此分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上述目的或由下文描述得出的其他目的中的至少ー个通过如下一种用于可释放地联接管部件的联接件实现,该联接件包括-第一管部件,其在外圆周上具有两排或更多排凸耳;-第二管部件,其在内圆周上具有两排或更多排凸耳;第一管部件的每排凸耳和第二管部件的每排凸耳都具有间隔,所述间隔被设计以允许ー个管部件的凸耳经过另一管部件的凸耳,从而所述管部件能够沿轴向方向彼此滑入和滑出;所述管部件在滑动在一起的状态下能沿切向方向扭转以使得第一管部件的凸耳接合在第二管部件的凸耳上,从而沿轴向方向固定所述管部件。通过凸耳(本文中也称为齿部或突出部)的合适大小和放置,可在一个管部件(例如内承ロ)的凸耳之间形成空间,以允许另一管部件(例如外承ロ)的凸耳经过。通过随后将ー个管部件向右或向左扭转ー个特定长度(例如ー个凸耳的长度)并且将该管部件轴向移位,可实现对第二排(以及可能的更多排)进行接合。在第一管部件的凸耳接合在第二管部件的凸耳的状态下,一个管部件的凸耳优选地全部(或者至少一大部分)定位为与另一管部件的凸耳对置。在两排凸耳的情况下,管部件的整个圆周、或圆周的一大部分经由设在其上的凸耳最終相互接合。这使得沿轴向方向的联接非常牢固,而不需要使该联接件具有额外重量。以此方式,可获得轻质的且细长的联接件。如果使用多于两排,则管部件可在大于整个圆周上彼此联接,这可使得该结构对于轴向力的抵抗性更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相继排的凸耳被布置为沿轴向方向基本彼此成一直线。也即,所有相继排的凸耳(或至少其中多个)不偏置。如果凸耳齿部不偏置,则仅轴向移动已足够使两排或更多排凸耳就位,然后稍向左或稍向右扭转可沿轴向方向固定所述管部件并实现联接。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因此这样布置管部件,即使得基本仅借助管部件的相互轴向移位,所述管部件可彼此整体滑入和滑出,和/或,基本仅借助管部件在基本一个凸耳长度上的简单相互扭转,不同排的凸耳可彼此接合从而联接所述管部件,且这些凸耳能够彼此脱离,从而分离所述管部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相继排的凸耳沿切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置。在该实施方案中,必须进行“中间步骤”(转动并且进一步沿轴向方向滑动)以达到一个管部件的凸耳与另ー管部件的凸耳最大接合。这些实施方案的缺点在于它们通常不太容易联接。当然,优点在于它们也不太容易分离。此外,轴向カ在管部件的圆周上更好地分布,这可有利于该联接件的结构强度。在另ー实施方案中,沿着每个管部件的圆周,设有第一排凸耳以及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设有第二排凸耳,每排凸耳被设计为沿轴向方向交替地形成可穿过的区域和不可穿过的区域,且第一排的可穿过的区域和不可穿过的区域相对于第二排的所述区域的位置周向移位的位置;第一管部件的凸耳和第二管部件的凸耳以所述管部件能够ー个滑入另ー个中的方式分别设置在相关的管部件的外圆周和内圆周上。已发现,已知卡ロ联接件的強度部分局限于以下事实在可穿过的区域位置处,会发生没有力传递施加至管,由此也没有施加至联接件。在已知类型的卡ロ联接件中,在周向方向上(本文中也称为联接件圆周)沿着联接长度的最大部分额外地存在这些可穿过的区域。这意味着该联接件总圆周仅ー小部分可用于カ传递,因此在该部分上的负载会很大。本专利技术増大了联接长度。由此在两个相继的管之间实现联接,这种联接提供在所述管上发生的良好的轴向カ传递,这是因为在几乎半个圆周上都设有联接表面以吸收力。该联接件的另ー优点在于,所述管的联接和分离都相对简単。通过将所述联接部件滑入彼此实现联接,通过将所述联接部件滑出彼此实现分离。此外,在该联接件中不需要任何移动部件(尽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选择仍将该联接件构造为具有移动部件,例如为了锁定该联接件)。另ー优点在于,可通过使设有联接件的所述管移位(例如沿轴向方向和/或沿切向方向)而进行联接操作。此外,管组件的内侧可制成相对光滑,这减小了管上的磨损,例如如果沿着落水管向下倾泻相对硬的物质(诸如石头)时会产生的问题。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联接首先通过允许一个凸耳的凸耳穿过第一排(或第一排组),其中另ー凸耳的可穿过的区域相对大,从而一个凸耳的所述凸耳能相对容易地穿过这些区域,由此首先进行“粗略的”約束。此后,穿过第二排(或排组),在该第二排中可穿过的区域相对于凸耳具有更窄的尺寸公差。根据另ー实施方案,在联接件的第一排凸耳和第二排凸耳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凸耳的轴向厚度,从而获得转动空间,在该转动空间中凸耳可相对彼此扭转。在另ー实施方案中,凸耳包括在管状连接元件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耳。尽管这些凸耳不是在所有实施方案中都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但是该实施方案的优点是,在相对多数的可转动位置中,凸耳相对于彼此被布置为使得它们可滑动穿过所述可穿过的区域。如果凸耳在圆周上非均匀分布,则有时必要的是将管部件精确地转动至ー个相对彼此的特定位置以使得凸耳能够滑入。如果所述管部件必须相对彼此在特定位置联接,则这是有利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形成ー个不可穿过的区域的一个凸耳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基本对应于形成可穿过的区域的空间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使得凸耳能够穿过该可穿过的区域,当凸耳在ー个凸耳的长度上扭转时仍保持用于传递力的最大可能接触表面。在其他实施方 案中,凸耳的所述长度可远小于所述空间,使得凸耳可更充裕地穿过所述空间。根据ー个实施方案,该联接件包括一个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具有至少ー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已联接的状态下可置于相继排的凸耳之间。这种类型的锁定元件可被设置以锁定管部件的相互转动运动,由此维持管部件相对于彼此沿轴向方向固定的状态。这防止了该联接件由于连接元件的不期望的扭转而可能导致的分离。更具体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已联接的状态下,在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排凸耳和相对置的第二连接元件的第ニ排凸耳之间存在空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R·斯查克斯L·M·波普里尔L·J·德容格W·B·A·布姆斯玛
申请(专利权)人:IHC荷兰IE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