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911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圈,由环形元件制成,该环形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槽,该至少两个槽由环形元件的一个轴向侧直到另外的轴向侧地延伸并且在环形元件裂开(破裂)时形成预定断裂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环形元件构造为套筒(4),该套筒通过深拉制造,其中,槽在深拉套筒(4)时一起添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圈,由环形元件制成,该环形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槽,这些槽由环形元件的一个轴向侧直到另外的轴向侧地延伸并且在环形元件裂开(破裂)时形成预定断裂线。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轴承圈由EP 0016 529 BI公知。在那里示出和描述的槽具有有角的或锯齿形的形状,因此在破裂之后存在的轴承半部在组装和张紧的情况下被相对彼此调整。此外,基础材料由柔软的原料制成,该原料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上被渗碳并且在槽底部的区域内也完全地被渗碳,以便在破裂区的区域内生成坚硬的原料。 但是,这种类型的轴承圈的制造是非常昂贵和成本密集的,尤其还有特别的槽分布很难制造。此外,在环的分开之后需要内表面的昂贵的后加工,因为在环形元件的内表面上的断裂区上通过破裂产生凸起和变形。还有精加工,比如说滚道的精磨和/或滚道的珩磨是不够的,因为在组合轴承半部的情况下在断裂部位上由破裂产生的粗糙的表面不总是相互匹配并且因此后来在轴承圈的内区域中还产生不希望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根据现有技术的轴承圈的缺点,简化并且更成本低廉地设计该轴承圈。此外应该确保,在分开之后组合在一起的轴瓦的过渡区域上不会产生出现到轴承内表面中的有害的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任务在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轴承圈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来解决环形元件构造为套筒,该套筒通过深拉制造;并且槽在深拉套筒时一起添加。以这样的方式获得轴承圈,该轴承圈可以成本低廉地并且简单地来制造,因为在一个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完整的构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有优点的设计方案是,环形元件只具有两个基本上对置地布置的槽。在这种情况下槽仅仅在套筒的内侧上构造为缺口,这些缺口在朝向套筒芯的方向上尖地实施。以这样的方式确保,生成经限定的断裂线,在该断裂线的情况下不存在由于突出的材料尖端和类似物对轴承内表面的危害。但是还可以设想,构造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均匀地在周边分布的槽的环形元件。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设计方案提出,槽实施为缺口或滚道缩回部(Laufbahnrilcknahme)并且设置在套筒的内表面上。以这样的方式确保,即使在分开和随后的拼合之后没有材料进入轴承圈的滚道中。然后还可以附加地,优选在滚道缩回部的底部上引入缺口到其横截面分布呈弧形地实施的滚道缩回部中,由此明确地限定断裂线。为了达到特别有利的在缺口或滚道缩回部在轴承圈的内表面上之间的过渡,此外提出,在安置在内表面上的缺口或滚道缩回部与轴承表面之间的过渡区域通过对数式的曲线分布来限定,从而还确保了在轴承圈内部使用滚动体的情况下的更有利的滚动区域。此外具有优点的是,在环形元件的外表面上附加地设置有与内侧的缺口或滚道缩回部对置的缺口,这些缺口在朝向套筒芯的方向上尖地实施。以这样的方式在破裂之后获得有利的分开线,而不影响内过渡的特别设计方案。附图说明参考附图用于详细阐释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简化地表现出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在此图I示出深拉之后未分开的套筒的立体图;图2示出以放大比例的具有在内表面上的缺口的套筒的截段;图3示出以放大比例的具有在内表面上的缺口和在外表面上的附加缺口的套筒截段; 图4示出根据图3的具有外缺口的设计方案,该外缺口具有相对套筒的外表面的圆的过渡;图5示出相应于图3的视图,但是其中在内侧上代替缺口设置有以具有圆的槽底部的槽的形式的滚道缩回部;图6示出类似于图5的具有在滚道缩回部中的附加缺口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和图5中大体上详细地表现出如下,即,用4标明套筒,该套筒在对置的侧上具有内缺口 I和外缺口 5,其中,这些缺口各对置。这些缺口相应于图4构造而成,图4示出以放大比例的套筒4的截段。外缺口 5在中间在套筒芯的方向上尖地汇聚并且具有相对套筒4的外表面的倒圆的过渡。套筒4在图3中通过如下方式与图I和图4区别,S卩,用2标明的经修改的外缺口具有相对套筒4的外表面的棱边式的过渡。像在图2中表现的那样,在外表面上设置缺口 2和5,不一定是必需的。以下是足够的,即,在内表面上安置有内缺口 I并且选择套筒厚度使得破裂是可能的。根据图5的经修改的外缺口 2与根据图3的设计方案相应。但是,在改动中在对置的内侧上设置有滚道缩回部3,该滚道缩回部确保,即使在破裂之后不存在对于轴承圈的内表面的影响。由滚道缩回部3向套筒4的内表面的过渡6和/或由内缺口 I向套筒4的内表面的过渡6以具有优点的方式塑造为过渡区域6,该过渡区域具有对数式的曲线分布,以便确保最优的过渡。在与图5相似的图6中在滚道缩回部3的底部中添加附加缺口 7,由此明确地预先给定断裂线的分布。像在图5中那样的在外表面上的缺口 2在此可以去掉。附图标记列表I内缺口2经修改的外缺口3滚道缩回部4套筒5外缺口 6 过渡区域权利要求1.轴承圈,由环形元件制成,所述环形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槽,至少两个所述槽由所述环形元件的一个轴向侧直到另外的轴向侧地延伸并且在所述环形元件裂开(破裂)时形成预定断裂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元件构造为套筒(4),所述套筒通过深拉制造,并且所述槽在深拉所述套筒(4)时一起添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元件优选具有两个基本上对置地布置的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仅仅在所述套筒(4)的内表面上构造为缺口( I),所述缺口在朝向套筒芯的方向上尖地实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在所述套筒(4)的内表面上构造为缺口(I)或滚道缩回部(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道缩回部(3)中添加附加缺口(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圈,其特征在于,在布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所述缺口(I)或所述滚道缩回部(3)与轴承表面之间的过渡区域(6)通过对数式的曲线分布限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表面的所述缺口(I)或所述滚道缩回部(3)对置的缺口(2、5),所述缺口(2、5)在朝向套筒芯的方向上尖地实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圈,由环形元件制成,该环形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槽,该至少两个槽由环形元件的一个轴向侧直到另外的轴向侧地延伸并且在环形元件裂开(破裂)时形成预定断裂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环形元件构造为套筒(4),该套筒通过深拉制造,其中,槽在深拉套筒(4)时一起添加。文档编号F16C33/64GK102812264SQ20118001557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沃尔弗拉姆·科鲁赫费尔, 托比亚斯·梅德拉, 奥利弗·格拉芙-葛拉 申请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弗拉姆·科鲁赫费尔托比亚斯·梅德拉奥利弗·格拉芙葛拉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