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受机身牵制、降低整个弯管机制造成本、运行平稳的弯管机机头,包括:机头座,机头座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和驱动轴,主轴上设置有主链轮,驱动轴上设置有与主链轮相配合的驱动链轮,主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的机头座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配合的主油缸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驱动齿轮的下方,在导向机构与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底部搁置在导向机构上,齿条的一端与主油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全自动多层模弯管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弯管机,尤其涉及到弯管机机头。技术背景如图l、图2所示, 一种常用的弯管机机头,其结构包括机头座l,机头 座1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5和辅轴6,主轴5上设置有主链轮3,辅轴 6上设置有与主链轮3相配合的辅助链轮2,主链轮3通过传动链条4与辅助链 轮2相连,传动链条4与设置在弯管机机身上的主油缸7的活塞杆8固定在一 起。安装有这种弯管机机头的全自动多层模弯管机的缺点是由于主油缸安装 在机身中,而主油缸的活塞杆又与弯管机机头的传动链条固定在一起,这样就 使得整个机头的活动受到牵制,不能单独作上下、左右运动;为了实现全自动 多层模弯管,只能靠小车装置和抽芯机构协同工作,使得机头与机身一起在动 力装置的驱动下作上下、左右移动,.来完成多层模弯管。这样就使得整个全自 动多层模弯管机的结构相当复杂,而且需要较大功率的动力装置,增加了制造 成本;除此之外,而且主油缸的活塞杆经常会因为其杆头下垂等原因而使得其 移动不平直和抖动,造成传动链条的运行不平稳,而且这种不平稳会传递到主 轴上,从而影响到弯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受机身^9j、降低整个弯管机 制造成本、运行平稳的弯管机机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弯管机机头,包括机 头座,机头座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和驱动轴,主轴上设置有主链轮, 驱动轴上设置有与主链轮相配合的驱动链轮,主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 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的机头座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 轮相配合的主油缸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驱动齿轮的下方,在导向机构与 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底部搁置在导向机构上, 齿条的一端与主油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一起。在上述的机头座上靠近主链轮的左侧下方设置有过渡轮,所述的传动链条 抵压在过渡轮的底部。上述的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在机头座上的工字轮,所述齿条的 底部搁置在工字轮凹槽的底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主油缸设置在机头座上,使得整个机 头脱离了机身的牵制,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动力装置来单独驱动机头作上下左 右移动,使得整个弯管机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增设齿 轮齿条副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导向机构,使得驱动齿轮和齿条的运行更加平稳, 这样就使通过驱动链轮、传动链条和主链轮带动的主轴的运转更加平稳,从而 大大提高了弯管质量。 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弯管机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头座,2、辅助链轮,3、主链轮,4、传动链条,5、主轴,6、 辅轴,7、主油缸,8、活塞杆。图2是所述的弯管机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方向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中1、机头座,2、驱动链轮,3、主链轮,4、传动链条,5、 主轴,6、驱动轴,7、主油缸,8、活塞杆,9、驱动齿轮,10、齿条,11、工 字轮,12、过渡轮,13、支承轴,14、铜套,15、固定螺栓,16、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弯管机机头,包括机头座l,机头座l 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5和驱动轴6,主轴5上设置有主链轮3,驱动轴 6上设置有与主链轮3相配合的驱动链轮2,主链轮3通过传动链条4与驱动链 轮2相连,所述的驱动轴6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9,所述的机头座1上还设置有 与驱动齿轮9相配合的主油缸7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驱动齿轮9的下方, 在导向机构与驱动齿轮9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9相啮合的齿条10,齿条10的 底部搁置在导向机构上,齿条10的一端通过螺纹与主油缸7的活塞杆8的端部 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头座1上靠近主链轮3的左侧下方设置 有过渡轮12,所述的传动链条4抵压在过渡轮12的底部,这样就减小了传动链 条4所占据的空间,从而增大了弯管的操作空间,方便了弯管操作;如图4所 示,所述的导向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三个工字轮ll并排设置在机头座l上, 每个工字轮11通过铜套14活动设置在支承轴13上,而所有支承轴13通过固 定螺栓15固定在固定板16上,而固定板16固定在机头座1上,所述的齿条10 活动卡设在三个工字轮11的凹槽中——齿条10的下部被限制在工字轮10凹槽 的两侧侧壁之间,齿条10的底部搁置在工字轮11凹槽底部的铜套14上。使用时,主油缸7通过其活塞杆8带动齿条10作直线运动来推动驱动齿轮 9转动,驱动齿轮9通过驱动轴6、驱动链轮2和传动链条4带动主链轮3和主 轴5旋转,来驱动设置主轴5上的多层模实现多层模弯管。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主油缸7设置在机头座1上,使得整个机头脱离了机身的牵 制,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动力装置来单独驱动机头作上下、左右移动,使得整 个弯管机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增设齿轮齿条副以及与 之相配合的导向机构,使得驱动齿轮9和齿条10的运行更加平稳,这样就使通 过驱动链轮2、传动链条4和主链轮3带动的主轴5的运转更加平稳,从而大大 提高了弯管质量。权利要求1.弯管机机头,包括机头座,机头座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和驱动轴,主轴上设置有主链轮,驱动轴上设置有与主链轮相配合的驱动链轮,主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的机头座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配合的主油缸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驱动齿轮的下方,在导向机构与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底部搁置在导向机构上,齿条的一端与主油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一起。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头座上靠近 主链轮的左侧下方设置有过渡轮,所述的传动链条抵压在过渡轮的底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至 少两个并排设置在机头座上的工字轮,所述齿条的底部搁置在工字轮凹槽的底 壁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受机身牵制、降低整个弯管机制造成本、运行平稳的弯管机机头,包括机头座,机头座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和驱动轴,主轴上设置有主链轮,驱动轴上设置有与主链轮相配合的驱动链轮,主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的机头座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配合的主油缸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驱动齿轮的下方,在导向机构与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底部搁置在导向机构上,齿条的一端与主油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一起。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全自动多层模弯管机中。文档编号B21D7/00GK101209467SQ20071030250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林洪才, 魏平华 申请人:江苏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弯管机机头,包括:机头座,机头座中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主轴和驱动轴,主轴上设置有主链轮,驱动轴上设置有与主链轮相配合的驱动链轮,主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的机头座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配合的主油缸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驱动齿轮的下方,在导向机构与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底部搁置在导向机构上,齿条的一端与主油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洪才,魏平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