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750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一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辅助层,其中所述辅助层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至少一个附加苯基的芘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已发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作为显示器装置和发光装置的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两个电极和插入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并在由一个电极注入的电子与由另一个电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结合以产生释放能量的激子时发光。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无需特定光源即可发光,所以其具有优异的响应速度、视角和对比率以及低能耗。优选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来增加发光效率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优异发光效率和寿命特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一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辅助层,其中所述辅助层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至少一个附加(appended)苯基的芘类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芘类化合物可包括由以下化学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通式1]其中,R1、R2、R3、R4、R5、R6、R7、R8、R9和R10可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至C2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至C20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至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至C30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至C30环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30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30杂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30杂环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至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硅烷基、硼原子、胺基、腈基、硝基、卤素、酰胺基、酯基、磺酰基、亚砜基、磺酰胺基、磺酸酯基或三氟甲基,或前述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与相邻的基团形成稠环基,且R1、R2、R3、R4、R5、R6、R7、R8、R9和R10中的至少一种可为苯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上化学通式1中的R1、R2、R3、R4、R5、R6、R7、R8、R9和R10中的至少一种可为苯基,且其至少一种可为苯并呋喃基、氧芴基、咔唑基、萘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二氮杂菲基、吖啶基、咪唑基、三唑基、联吡啶基或苯并噁唑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1可为苯基,且R2、R3、R4、R5、R6、R7、R8、R9和R10中的至少一种可为苯并呋喃基、氧芴基、咔唑基、萘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二氮杂菲基、吖啶基、咪唑基、三唑基、联吡啶基或苯并噁唑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2可为苯基,且R1、R3、R4、R5、R6、R7、R8、R9和R10中的至少一种可为苯并呋喃基、氧芴基、咔唑基、萘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二氮杂菲基、吖啶基、咪唑基、三唑基、联吡啶基或苯并噁唑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4可为苯基,且R1、R2、R3、R5、R6、R7、R8、R9和R10中的至少一种可为苯并呋喃基、氧芴基、咔唑基、萘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二氮杂菲基、吖啶基、咪唑基、三唑基、联吡啶基或苯并噁唑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层可进一步包括无机化合物或金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化合物可包括以下化学式2所示的Liq化合物、LiF、NaF、KF、RbF、CsF、FrF、MgF2、CaF2、SrF2、BaF2、LiCl、NaCl、KCl、RbCl、CsCl、FrCl、Li2O、Li2O2、Na2O、K2O、RbO、Rb2O2、Cs2O、Cs2O2、LiAlO2、LiBO2、LiTaO3、LiNbO3、LiWO4、Li2CO、NaWO4、K2SiO3、BO、Al2O3、SiO2或它们的组合,且所述金属可包括Li、Na、K、Cs、Be、Mg、Ca、Sr、Ba、Y、La、Ce、Sm、Gd、Er、Yb、Al-Li合金、Mg-Sr合金、In-Li合金或它们的组合。[化学式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至少一个苯基的芘类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或金属可以1∶100至100∶1的重量比混合,例如以1∶1至1∶2的重量比混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层可包括电子传输层(ETL)。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和寿命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图。符号说明100,200:基板110,210:第一电极120,230:发光层130,220:辅助层140,240:第二电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通过参考以下附图来更详细描述,其中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且不应解释为受限于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将层、膜、面板、区域等厚度放大。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表示相同元件。应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等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此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还可存插入元件。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插入元件。除非另有具体定义,本文所用的术语“胺基”是指NRR′(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且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本文所用的术语“酰胺基”是指CONRR′(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且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本文所用的术语“酯基”是指COOR(其中R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本文所用的术语“磺酰基”是指SO2R(其中R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本文所用的术语“亚砜基”是指SOR(其中R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本文所用的术语“磺酰胺基”是指SO2NRR′(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且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本文所用的术语“磺酸酯基”是指SO3R(其中R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至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氧基)。除非另有具体定义,本文所用的术语“取代的”是指被选自卤素、C1至C20烷基、C1至C20卤代烷基、C1至C20烷氧基、C6至C30芳基或C6至C30芳氧基中的取代基取代。下文中,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图1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参照图1,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和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一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辅助层,其中,所述辅助层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至少一个附加苯基的芘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17 KR 10-2011-0046472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和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一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辅助层,其中,所述辅助层包含以下i)和ii)的混合物:i)具有以下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美花金怠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