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宁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487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与‘仪宁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主效QTL?QYm.nau-2D.1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先公开了与QTL?QYm.nau-2D.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EST730,同时公开了该标记的引物2EST730F/2EST730R。在含有QTL?QYm.nau-2D.1的材料中,标记引物2EST730F/2EST730R扩增出约600bp的产物与QYm.nau-2D.1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0.3cM。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与QYm.nau-2D.1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抗黄花叶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公开了 ‘仪宁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有21对染色体,每对包含两条一样的染色体,这 21 条染色体分别为 1A、1B、1D、2A、2B、2D、3A、3B、3D、4A、4B、4D、5A、5B、5D、6A、6B、6D、7A、7B、7D,普通小麦通常用AABBDD表示(图I)。每条染色体又包含长臂和短臂,分别用L和S表示,比如2D染色体包括长臂2DL和短臂2DS。小麦作为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真菌一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见参考文献Inouye T(1969)Viral pathogenofthe wheat yellow mosaic disease. Nogaku Kenkyu53 :61-68)介导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bymovirus, WYMV)引起的小麦黄花叶病(Wheat yellow mosaic,WYM)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造成了严重危害,正日益成为危害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小麦生产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见参考文献1、陶家凤,秦家忠,肖际亨,沈言章,赵福臻,李天眷,谢贻远,何代富,饶有后,黄显华(1980)四川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的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0 5-25 ;2、于善谦,陈仲宜,徐来升,张若平,王鸣岐,罗瑞梧(1986)发生在我国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植物保护学报13 =217-219 ;3、李大伟,韩成贵,邢怡明,田兆丰,于嘉林,蔡祝南,刘仪(1997)中国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分布的RT-PCR鉴定.植物病理学报27 303-307)。将抗性主效QTL/基因引入小麦栽培品种,培育和推广抗病毒品种是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品种‘仪宁小麦’(公知公用,见参考文献侯庆树(1993)抗梭条花叶病小麦新品种一仪宁小麦.江苏科技短讯9 (4) :7-10)具有耐旱、耐寒、耐肥、抗倒等性状优良,抗病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对‘仪宁小麦’抗黄花叶病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仪宁小麦’对小麦黄花叶病表现出高抗,‘镇9523’表现高感。为了进一步研究‘仪宁小麦’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和定位抗性QTL,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以高抗小麦黄花叶病的‘仪宁小麦’作母本、高感小麦抗黄花叶病的‘镇9523’(审定品种)作父本、构建了 F2:8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并开展了利用该RIL群体进行抗性QTL定位以及与主效QTL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筛选工作,以及进一步利用“RIL11 - 14X镇9523”次级F2分离群体进行抗病主效QTL QYm. nau_2D. I精细定位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来自普通小麦品种‘仪宁小麦’的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QYm. nau-2D. I紧密连锁分子标记2EST7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分子标记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仪宁小麦’中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 QYm. nau_2D. I的分子标记2EST730,该分子标记2EST730的上游引物2EST730F序列如SEQ ID NO. I所示,下游引物2EST730R序列如 SEQ ID NO. 2 所示。所述的分子标记2EST730与QYm. nau-2D. 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O. 3cM。所述的分子标记2EST730的引物对,其上游引物2EST730F序列如SEQ ID NO. I所示,下游引物2EST730R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 QYm. nau_2D. I的分子标记方法,包括以待鉴定材料的DNA作为模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标记2EST730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再用银染法检测;能扩增出约600bp特异条带的植株 为含有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 QYm. nau-2D. I的植株。所述的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 QYm. nau_2D. I的分子标记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I)以待鉴定材料的DNA作为模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标记2EST730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PCR 试剂组成为I μ L DNA 模板(20_100ng),I. O μ LlO X PCR buffer,0. 8μ LMgCl2(25mmol/L),0. 8μ L dNTP(2. 5mmol/L),上、下游引物(10ymol/L)各 O. 2μ L,0. 15μ LTaq DNA polymerase(5U/μ L),5. 85 μ L ddH20 ;PCR程序为94°C预变性3分钟;94°C变性30秒,55°C退火50秒,72°C延伸I分10秒,35个循环;72°C延伸10分钟;10°C保存;PCR产物检测PCR产物在丙烯酰胺和甲叉丙烯酰胺质量比39:1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再用银染法检测;(2)标记引物鉴定QYm. nau-2D. I的结果为能扩增出约600bp特异条带的植株为含有QYm. nau_2D. I的植株。所述的分子标记2EST730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2EST730在选育抗小麦黄花叶病小麦品种中的应用。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与‘仪宁小麦’中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 QYm. nau_2D. I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引物(2EST730F/2EST730R)是基于小麦EST序列设计而成,用来鉴定植株中是否含有QYm. nau-2D. 1,简单易行、方便快捷、扩增稳定。2、标记引物2EST730F/2EST730R扩增的产物与QYm. nau_2D. 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O. 3cM,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分子标记相比,本专利技术分子标记与QYm. nau_2D. I遗传距尚更近,意味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QYm. nau-2D. I的准确性更高。附图说明图I :普通小麦染色体示2 :小麦抗黄花叶病单株抗性鉴定分级标准图3 :标记引物2EST730F/2EST730R所对应的小麦EST (BE423370)序列及引物序列位置图4 :利用F2次级群体对QYm. nau_2D. I进行精细定位图5 :用“仪宁小麦X镇9523”RIL群体双亲和部分抗、感家系的DNA作为模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标记引物2EST730F/2EST730R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标记引物2EST730F/2EST730R在抗病亲本‘仪宁小麦’(泳道I)和抗病家系(泳道3-7,10,11,13,15-17,19-22)中均扩增出约600bp的特异条带,而在感病的亲本和家系中均未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条带。白色箭头所示为特异条带。注M. Marker ;1.仪宁小麦;18.镇9523 ;3_17及19-22为部分抗、感家系;R.纯合抗病;S.纯合感病图6 :用“RIL11 — 14X镇9523”次级F2分离群体双亲和抗、感池及部分抗、感单 株的DNA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仪宁小麦’中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QTL?QYm.nau?2D.1的分子标记2EST730,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标记2EST730的上游引物2EST730F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下游引物2EST730R序列如SEQ?ID?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娥郭娇吴真真朱晓彪王海燕曹爱忠肖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