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株、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03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株、菌剂及其应用,降解菌株为副球菌(Paracoccus sp.ZQW‑1),于2024年01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034。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可高效降解废水中的N‑甲基吡咯烷酮,还能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唯一氮源,在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的过程中同步完成聚羟基丁酸酯的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株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株、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简称nmp)因其具有挥发性低、溶解性强和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常被用于化工萃取、锂电子电池以及高分子材料合成等行业。由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水溶性高、生物毒性强且可生化性差,极易随着废水进入到水环境中。因此,筛选能够耐受n-甲基吡咯烷酮生物毒性并能快速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的功能菌株尤为重要。

2、另一方面,微生物作为天然的细胞工厂可利用不同底物,如淀粉、甘油、葡萄糖和纤维素等生产氨基酸、微生物多糖以及可降解生物塑料-聚羟基丁酸酯等。其中,聚羟基丁酸酯是由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贮藏性物质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聚羟基丁酸酯被认为是传统石油基塑料的完美替代品。由于聚羟基丁酸酯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以有效解决石油基塑料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然而,聚羟基丁酸酯的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发酵过程的灭菌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因此,筛选具有耐污染能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菌株为副球菌(Paracoccus sp. ZQW-1),于2024年01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NO: M 2024034。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菌株制备的菌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菌株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降解废水中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的温度为25~35℃,pH 7.0~9.0,NaCl浓度为5~30g/L。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于LB平板上挑取菌株,接种至L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菌株为副球菌(paracoccus sp. zqw-1),于2024年01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no: m 2024034。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菌株制备的菌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菌株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降解废水中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的温度为25~35℃,ph 7.0~9.0,nacl浓度为5~30g/l。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于lb平板上挑取菌株,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得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菌株在合成聚羟基丁酸酯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降解菌株合成聚羟基丁酸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大虎王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