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撕裂蜡孔菌菌株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4846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撕裂蜡孔菌(Ceriopria?lacerata)菌株及其用途。所述菌株是Ceriopria?lacerate?DMC1106,该菌株已于2012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2201。经发酵该菌株(CCTCC?NO:M2012201)可制得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制备DMC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撕裂腊孔菌(Ceriopria Iacerata)菌株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2',4' -ニ羟基-6'-甲氧基-3',5' - ニ甲基查耳酮(简记为DMC,其结构如式I所示)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其对多种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通过下调bcl-2、c_myc基因的转录及增强caspase_3的酶活来诱导癌细胞凋亡)。并且,还能通过下调MRPl和GST- Ji基因的转录显著地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是ー种通过多靶点起效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此外,DMC还具有保肝护肝,降血糖等显著效果,市场前景广阔。权利要求1.一株撕裂腊孔菌(Ceriopria Iacerata)菌株DMC1106,该菌株已于2012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 :M201220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菌株在制备2',4'-ニ羟基-6'-甲氧基-3',5' - ニ甲基查耳酮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由菌株Cerioprialacerate DMCl 106采用发酵法制得2',4' -ニ羟基-6'-甲氧基-3',5' - ニ甲基查耳酮,其包括如下步骤 (1)活化菌株Ceriopria lacerate DMCl 106 的步骤; (2)菌株Cerioprialacerate DMCl 106的I级和2级种子的培养步骤; (3)菌株Cerioprialacerate DMCl 106的2级种子的发酵培养的步骤; (4)由菌株Cerioprialacerate DMC1106的2级种子的发酵液获得目标物的步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I)中所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土豆蔗糖培养基,活化温度为28± I°C,活化时间为4天 5天。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用的培养基是改良沙氏液体种子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8±1°C,培养时间为2天 3天。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所用的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苯丙氨酸0. 4g/L,磷酸ニ氢钾4g/L,七水合硫酸镁2g/L ;发酵培养温度为28±1°C ;发酵培养时间为6天。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2级种子的接种量为10v/v%。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4)的主要步骤是将由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过滤,得滤液及菌丝体,菌丝体经细胞破碎,得菌丝体细胞破碎液,分别用乙酸こ酯萃取所得的滤液及菌丝体细胞破碎液,合并萃取液,浓缩至浸膏,于45°C真空干燥,得到目标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撕裂蜡孔菌(Ceriopria lacerata)菌株及其用途。所述菌株是Ceriopria lacerate DMC1106,该菌株已于2012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01。经发酵该菌株(CCTCC NOM2012201)可制得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本专利技术为制备DMC提供了新途径。文档编号C12N1/14GK102807956SQ2012102412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卢艳花, 汪杰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撕裂蜡孔菌(Ceriopria?lacerata)菌株DMC1106,该菌株已于2012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NO:M20122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艳花汪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