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小孔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47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压小孔的模具是采用冲压在固定板的导向件上,冲头上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冲头置于限位板及卸料板中的镶件一次导向件和冲头端头部在镶件二次导向件中,冲头端头部与凹模板配合,带料在卸料板与凹模板之间,由于采用了二次导向件,保证了冲头能顺利实现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具体模具上有若干个冲头,每冲压一次即能完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一群小孔,小孔的直径是0.3毫米的圆孔,也可以是其他更小的孔或椭圆或其他形状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中冲压小孔的模具。技术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听筒及需加工小孔的工业产品中,由于传递声波 或产品设计的需要,因该类产品一般在较簿金属材料上成形,其生产过程中, 必须有一个加工小孔的工序,现有加工小孔的方法是将带孔的模板置于需加工 孔的材料上,然后再用高速钻床逐个进行钻孔,这种生产方法不仅成本高,而 且费时费力,其钻孔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故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小孔的冲压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l所示,采用卸料板双导向结构来保证冲头不变形且 能达到顺利冲孔的目的,固定板l的中部设有镶件加长导向件6,冲头3在导向 件6中,冲头3上端固定在固定板1上,冲头3置于限位板4及卸料板5中的 镶件一次导向件7和冲头3端头部在镶件二次导向件8中,凹模板2按冲头3 端头配冲孔间隙,冲头3是细长的棒,冲头3端头部磨削成小孔的形状和大小, 带料9在卸料板5与凹模板2之间,当冲压时,限位板4及卸料板5先落下, 压实带料9,固定板1及冲头3下降,便在带料9上冲出一孔,随后上模升起, 带料9便移位,在具体的模具各镶件上,根据需要设计有若干个冲头,因此, 每冲压一次即能完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一群小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 采用了双导向结构,冲头能正常地工作,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延长了冲头的 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图1冲压小孔的模具卸料板双导向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板2、凹模板 3、冲头 4、限位板 5、卸料板 6、导向件7、镶件一次导向件 8、镶件二次导向件 9、带料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按上述技术方案实施,冲头棒的直径约0.8毫米,小孔直径是03毫 米或更小,小孔是圆孔也可以是椭圆孔或其他形状,带料是0.2毫米厚的不绣钢 带材,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每件冲压产品上的小孔数量有几十个到几百个之多, 能一次完成,即大幅度地提高了工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是 其他加工方法无法相比的。权利要求1、一种冲压小孔的模具,其特征是固定板(1)的中部设有导向件(6),冲头(3)在导向件(6)中,冲头(3)上端固定在固定板(1)上,冲头(3)置于限位板(4)及卸料板(5)中的镶件一次导向件(7)和冲头(3)端头部在镶件二次导向件(8)中,冲头(3)端头部与凹模板(2)配合,带料(9)在卸料板(5)与凹模板(2)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小孔的模具,其特征是冲头(3)是细长 的棒,端头部磨削成小孔的形状和大小。全文摘要一种冲压小孔的模具是采用冲压在固定板的导向件上,冲头上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冲头置于限位板及卸料板中的镶件一次导向件和冲头端头部在镶件二次导向件中,冲头端头部与凹模板配合,带料在卸料板与凹模板之间,由于采用了二次导向件,保证了冲头能顺利实现冲孔。本专利技术在具体模具上有若干个冲头,每冲压一次即能完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一群小孔,小孔的直径是0.3毫米的圆孔,也可以是其他更小的孔或椭圆或其他形状的孔。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1D28/34GK101347805SQ20081004592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向盛元, 田国富, 陈绍荣, 龚家桢 申请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小孔的模具,其特征是固定板(1)的中部设有导向件(6),冲头(3)在导向件(6)中,冲头(3)上端固定在固定板(1)上,冲头(3)置于限位板(4)及卸料板(5)中的镶件一次导向件(7)和冲头(3)端头部在镶件二次导向件(8)中,冲头(3)端头部与凹模板(2)配合,带料(9)在卸料板(5)与凹模板(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家桢田国富向盛元陈绍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