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40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纱线卷绕装置具备:卷绕部,卷绕角模式存储部,以及卷绕控制部。卷绕部在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来形成锥形状的卷装。卷绕角模式存储部存储将上述卷装的纱层的厚度和卷绕角对应起来的卷绕角模式。卷绕控制部控制上述卷绕部,以使得按卷绕角来卷绕纱线,该卷绕角是基于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所存储的卷绕角模式来决定的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横动纱线的同时进行卷绕的纱线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纱线卷绕装置,该纱线卷绕装置利用摇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卷绕筒管,在该筒管的外周面,横动纱线的同时卷绕纱线来形成卷装。在这种纱线卷绕装置中,如日本特开2007-204191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示,存在有根据卷装的卷绕粗度来改变卷绕角的结构。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纱线卷绕装置具备能够检测卷装直径的卷装直径传感器,横动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横动装置的横动控制部。横动控制部根据所检测到的卷装直径来改变横动速度(改变卷绕角(winding angle)),以防止凸边等。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没 有特别言及卷装的形状,但是,在图中描绘了平行形状的卷装。如上所述,在纱线卷绕装置中,有时进行根据卷装直径的变化(根据卷绕作业的进行)来改变卷绕方法的控制。但是,在锥形卷卷装中,卷装直径根据卷绕宽度方向的位置而不同。因此,在锥形卷卷装中,通常进行根据大径侧的端部的卷装直径的变化来改变卷绕方法的控制。在日本特开平3-28876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不是根据卷装直径,而是根据卷装的卷绕厚度(纱层的厚度)把纱层分为最外层部和内层部,并以使得卷绕最外层部时的卷绕角和卷绕内层部时的卷绕角之比成为规定的比率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夕卜,该纱线卷绕装置不直接检测纱层的厚度,而是根据经过时间来推定纱层的厚度,并根据该推定值来改变卷绕角。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进行抑制凸边的控制的情况下,为了决定该控制所需的设定值,有时在卷绕作业之前进行卷装的试卷绕。此时,操作人员不进行凸边抑制控制地把纱线简单地卷绕到筒管上,由此形成试卷绕卷装,实际调查在该试卷绕卷装中怎样出现凸边的基础上,决定表示根据卷装的卷绕粗度怎样改变卷绕角的卷绕角模式。此外,操作人员可从经验值,根据纱线种类或卷绕条件得知产生凸边的方式,因此,有时设定预测值来决定卷绕角模式。此夕卜,根据所决定的卷绕角模式,进行卷绕作业。在锥形卷卷装中,与大径侧相比,小径侧的一方具有较多地发生凸边的倾向。因此,在决定上述卷绕角模式时,优选对小径侧的卷装直径设定卷绕角。但是,如上说明,在卷绕锥形卷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一般来说,把大径侧的卷装直径和设定值对应起来。因此,在现有的纱线卷绕装置中,需要一边观察卷装的小径侧的凸边,一边对大径侧的卷装直径确定卷绕角,对操作人员造成混乱,成为发生设定错误的原因。专利文献2的纱线卷绕装置根据经过时间来判断卷装的卷绕厚度,因此,例如,在卷绕作业因纱线接头等而被中断时不能适用该判断方法。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项目中,虽然记载有关于平行形状或者锥形状的卷装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实施方式等中公开的内容只涉及平行形状的卷装,没有公开有关锥形状的卷装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装置的结构,该纱线卷绕装置通过改变卷绕角,能有效抑制凸边的发生等,由此能够形成所希望的形状的锥形卷卷装,很难引起卷绕角的设定错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和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观点,纱线卷绕装置具备卷绕部、卷绕角模式存储部、以及卷绕控制部。上述卷绕部,在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来形成锥形卷卷装;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存储将上述卷装的纱层的厚度和卷绕角对应起来的卷绕角模式;上述卷绕控制部,控制上述卷绕部,以使得按卷绕角来卷绕纱线,该卷绕角是基于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所存储的卷绕角模式而决定的角。由于卷装的纱层的厚度根据卷装的卷绕宽度方向的位置而不会不同,因此,在决定卷绕角模式时的试卷绕之后,例如,仅通过参照小径侧纱层的厚度和小径侧的卷装形状,能够决定卷绕角模式(也可以不参照大径侧)。因此,能够减少卷绕角模式的设定错误。此夕卜,仅通过测定从卷绕筒管的外周面起的距离,就能够取得纱层的厚度。因此,纱层的厚度与卷装直径相比,能够取得简单且高精度的值。因此,使用纱层的厚度来制作卷绕角模式,根据该卷绕角模式进行纱线的卷绕,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卷绕角的控制。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能够把上述卷装的卷绕宽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的纱层的厚度和卷绕角对应起来存储。由此,能够与卷装的卷绕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例如,大径侧的端部、小径侧的端部及中央部等)的纱层的厚度对应地设定卷绕角,因此,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及要求来高精度地进行卷绕角的控制。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能够把上述卷装的卷绕宽度方向上的小径侧的端部位置处的纱层的厚度和卷绕角对应起来存储。由此,能够利用容易发生凸边的卷装的小径侧纱层的厚度来设定卷绕角模式,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凸边的发生。优选上述纱线卷绕装置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能够进行输入卷绕角模式的操作,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存储由上述操作部输入了的卷绕角模式。由此,例如,卷绕部能够根据由操作人员的经验决定了的卷绕角模式,进行卷装的卷绕作业。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优选具备操作部以及计算部。上述操作部,能够进行输入满卷时的纱层的厚度、卷绕角的初始值及调整值的操作,该调整值用于决定卷绕角的变化量;上述计算部,根据由上述操作部输入了的值,计算卷绕角模式,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存储上述计算部所计算出的卷绕角模式。由此,能够省去操作人员决定卷绕角模式的功夫和输入的功夫,并且卷绕部能够根据利用最低限的输入内容而计算出的具有妥当性的卷绕角模式,进行卷装的卷绕作业。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所存储的卷绕角模式。由此,操作人员能够适当确认所设定的卷绕角模式。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上述卷绕部优选具备卷装驱动部、横动部以及驱动部。上述卷装驱动部,用于旋转驱动上述卷装;上述横动部,用于使卷绕到上述卷装上的纱线横动;上述横动驱动部,与上述卷装驱动部分开而独立驱动上述横动部。由此,纱线卷绕装置能够与卷装的旋转分开而独立地驱动横动部,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使卷绕角改变的控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主视图。图2是络纱单元的主视图及框图。图3是横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图4是横动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5是表示通过试卷绕得到的卷装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用于使计算部计算卷绕角模式及卷绕角模式的输入内容的图。图7是表示相对于纱层厚度的卷绕角的设定例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装置)I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I的主视图。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上游”及“下游”是指纱线卷绕时的纱线的行走方向上的上游及下游。如图I所示,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装置)I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络纱单元(卷绕单元)10,自动落纱装置(automatic doffing device)80,以及机体控制装置(maincontrol device)90。各个络纱单元10构成为,能够使从喂纱筒管21解舒来的纱线20往复运动(横动)的同时卷绕,形成卷装30。在各络纱单元10卷装30成为了满卷(fully wound)时,自动络纱装置80行走到相应络纱单元10的位置,回收满卷的卷装30,并能够供给空筒管。机体控制装置90具备操作部(operation sectio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卷绕部,在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来形成锥形状的卷装;卷绕角模式存储部,存储将上述卷装的纱层的厚度和卷绕角对应起来的卷绕角模式;以及卷绕控制部,控制上述卷绕部,以使得按卷绕角来卷绕纱线,该卷绕角是基于上述卷绕角模式存储部所存储的卷绕角模式而决定的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田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