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质成型机的料仓应用于生物质成型机领域,将整体式料仓改进为加工仓、添料仓和分料盘,加工仓下部与机身连接,上部与添料仓连接,分料盘下部与辊轮架连接,随辊轮架转动。加工中,物料加入添料仓,经添料仓入料口落在分料盘上,继而被均匀分布到周向,由辊轮攫取加工成型。添料仓入料口长度及截面尺寸控制了喂入量,分料盘的旋转实现周向均匀喂料,分料盘上的条形磁铁除去了铁及其合金。添料仓内的物料阻挡了加工仓内的粉尘散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喂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均匀,避免了铁及其合金进入加工仓,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稳定成型质量与设备工作状况,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适合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成型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成型机的料仓。
技术介绍
生物质成型机一方面可将农林废弃物和秸杆,如农作物秸杆、木屑、果壳、药渣、落叶、柴草树枝等经粉碎后,在适合的含湿量下加工成截面为圆、正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棒状燃料,作为电厂、锅炉或民用燃料;另一方面,生物质成型机可将秸杆、牧草等加工为颗粒饲料。目前国内使用的生物质成型机主要有辊模挤压式,包括环模式和平模式;活塞冲压式,包括机械式和液压式;螺旋挤压式等三种。对于平模式生物质成型机有动辊和动模两种形式。 当前小型生物质成型机的喂料形式有人工喂料和传输带喂料两种,采用的料仓(或称喂料室)为整体式结构,料仓通过下部周向布置的孔采用螺栓与成型机机身连接。料仓整体采用钢板制成,自身比较笨重,上部为便于加料,为敞口形式。人工喂料是由加工人员直接将物料送人料仓;自动喂料,也是由加工人员将物料添加到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送入料仓。两种喂料方式都很难避免两个问题一是时间上的不均匀,上料时断时续不均匀,特别是人工喂料,如用铲子,则是一铲子、一铲子的喂料,用簸箕,则是一簸箕、一簸箕的喂料,如是传输带上料,人员往传输带上添料的时候也会有这种现象,如此,料仓中一会料多,一会料少,设备工况不稳定,对成型质量也有影响,如不能保证合适的喂入量,过少则降低了生产率,过多则有可能造成堵机;二是空间上的不均匀,喂入的料在模辊的作用下不断被压人模孔成型,但喂入的物料不一定均分分配到模盘的各个位置,原料落下的模孔得到的物料多,造成各个模孔的工作状态不一致,这也影响了成型质量。加工过程中,较干的、很细的粉料从料仓上部的敞口中散出,造成加工环境灰尘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缓解喂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均匀的问题,并减少由料仓散发到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量,提出一种用于生物质成型机的料仓,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稳定成型质量与设备工作状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物质成型机的料仓,其主要部件包括加工仓、添料仓和分料盘。将一般采用的整体式料仓,分为加工仓和添料仓,加工仓下端与机身连接,上端与添料仓连接,分料盘设置在加工仓内。分料盘下部与辊轮架连接,随辊轮架转动,与加工仓、添料仓一起构成整个料仓。加工仓可采用钢板制成,下端为周布连接螺栓孔,上端为加工仓上锥面、加工仓上柱面、加工仓固定孔。通过周布连接螺栓孔与机身连接,通过加工仓上锥面、加工仓上柱面支撑添料仓。添料仓可采用塑料等轻质材料制成,上端为添料仓敞口,中间为添料仓柱面,添料仓柱面上开设有添料仓固定孔,下端为添料仓下锥面、添料仓入料口。通过添料仓下锥面、添料仓柱面被加工仓支撑,支撑时采用减振垫减振,并通过加工仓固定孔与添料仓固定孔采用螺栓固定。分料盘设置于加工仓内,分料盘包括分料盘盘面、条形磁铁、下紧固螺母、分料盘连接杆、上紧固螺母,分料盘盘面中央开有分料盘连接孔,分料盘连接杆上下均有螺纹,下端与辊轮架在轴心位置连接,随辊轮架一起转动,上端通过螺母固定并与分料盘连接,从而带动分料盘转动。分料盘上布置有条形磁铁。加工过程中,将物料加入添料仓,在重力作用下,物料经添料仓下端的入料口落入加工仓内的分料盘上。随着分料盘的转动及条形磁铁的带动,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原料被均匀分布到周向,从分料盘上落入到模具上,由辊轮攫取加工为成型燃料。由添料仓下端的入料口长度、截面尺寸控制喂入量。加工过程中,加工人员只需不断的往添料仓内补充物料,保证添料仓内的物料处于一定的高度范围,在重力及振动的作用下,添料仓内的物料会落入加工仓中,而落入的流量则由入料口长度、截面尺寸控制。具体尺寸设计,需根据不同原料物性参数,经试验测定。由分料盘实现周向均勻喂料。分料盘通过分料盘传动杆由棍轮架带动一起旋转,随着分料盘的转动及条形磁铁的带动,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原料被均匀分布到周向,实现均匀喂料。加工过程中,由于添料仓内物料的阻挡,加工仓内的粉尘不会从料仓中散发出来,减少了加工环境中的粉尘量。分料盘上布置的条形磁铁,还能将之前未清除的含有原磁体的金属材料吸住,避免硬度较高的铁及其合金进入加工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缓解了喂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均匀,减少由料仓散发到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量,并进一步降低铁及其合金进入加工仓的可能性。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稳定成型质量与设备工作状况,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加工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料盘结构示意图;图3是分料盘结构主视示意图;图4是添料仓结构示意图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料仓结构示意图;图中I.连接螺栓孔,2.加工仓下壁面,3.加工仓上锥面,4.加工仓上柱面,5.加工仓固定孔,6.分料盘盘面,7.条形磁铁,8.下紧固螺母,9.分料盘连接杆,10.上紧固螺母,11.分料盘连接孔,12.添料仓入料口,13.添料仓下锥面,14.添料仓柱面,15.添料仓固定孔,16.添料仓敞口,17.减振垫,18.辊轮架,19.辊轮连杆,20.辊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生物质成型机的料仓,包括加工仓(图I所示)、添料仓(图4所示)、分料盘(图2、图3所示)。加工仓如图I所示,包括下部周向布置的连接螺栓孔(I)、加工仓下壁面(2)、加工仓上锥面(3)、加工仓上柱面(4)、加工仓固定孔(5);添料仓如图4所示,包括添料仓入料口(12)、添料仓下锥面(13)、添料仓柱面(14)、添料仓固定孔(15)、添料仓敞口(16)。分料盘图图2和图3所示,包括分料盘盘面¢)、条形磁铁(7)、下紧固螺母(8)、分料盘连接杆(9)、上紧固螺母(10),分料盘盘面¢)中央开有分料盘连接孔(11)。具体地如图5所示的生物质成型机料仓,将一般采用的整体式料仓,改进为加工仓、添料仓和分料盘。加工仓通过下部周向布置的连接螺栓孔(I)与机身连接,通过加工仓上锥面(3)和加工仓上柱面(4)支撑添料仓,添料仓通过添料仓下锥面(13)和添料仓柱面(14)被加工仓支撑,用螺栓通过加工仓固定孔(5)和添料仓固定孔(15)将加工仓与添料仓固定,在安装的过程中,加工仓上锥面(3)和添料仓下锥面(13)之间,加工仓上柱面(4)和 添料仓柱面(14)之间均采用减振垫(17)填充,起到减少振动的作用。分料盘的分料盘连接杆(9)上下两端均有螺纹,下端螺纹旋转方向与辊轮架(18)的旋转方向相反,上端螺纹旋转方向与辊轮架(18)的旋转方向相同。目的是保证在旋转时,惯性力是朝着螺纹紧固的旋转方向。分料盘连接杆(9)下端与辊轮架(18)连接,上端通过下紧固螺母(8),穿过分料盘连接孔(11)与上紧固螺母(10)连接,将分料盘盘面(6)连接并固定。棍轮架(18)转动,通过分料盘连接杆(9)带动分料盘盘面(6)转动,分料盘盘面(6)上装有若干条条形磁铁(7),条形磁铁(7)随分料盘盘面(6) —起转动。加工过程中,通过人工或传输带将物料加入添料仓内,在重力作用下,物料经添料仓入料口(12)落入加工仓内的分料盘盘面(6)上。随着分料盘盘面¢)的转动及条形磁铁(7)的带动,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原料被均匀分布到周向,从分料盘盘面(6)上落入到模具上,由辊轮(20)攫取,加工为成型燃料。添料仓入料口(12)可采用不同的长度及截面尺寸,目的是为了控制喂入量。加工过程中,加工人员只需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质成型机的料仓,包括加工仓、添料仓和分料盘,其特征是加工仓下端与机身连接,上端与添料仓连接,分料盘设置在加工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昱,
申请(专利权)人:梁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