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9777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该方法将低温区预时效分为先低温后高温两个阶段预形核处理,随后连续升温至高温区进行最终稳定化时效处理。针对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T73、T74、T76、T79)热处理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的两阶段预时效工艺方案,同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高温区时效处理等与传统T7x双级过时效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晶内析出相和晶界析出相的协同。与传统T73、T74、T76、T79等双级过时效制度相比,该发明专利技术可使7000系铝合金在保持强度水平相当前提下,耐腐蚀、断裂韧性等有明显提高,且时效处理的保温总时间有所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
的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特别是由国际铝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注册的7000系(Al-Zn-Mg-Cu系)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7xxx系(Al-Zn-Mg-Cu系)铝合金是典型的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时效工艺过程是使其获得高强度与其他综合性能匹配最为关键的工艺环节之一。为此,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个实用化7xxx铝合金诞生以来,材料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开发出能改善组织性能的时效新工艺。上世纪60年代以前,Al-Zn-Mg-Cu系铝合金常采用的时效制度为峰值时效(T6),目的是获得最高强度。但此状态主要强化相是GP区和少量的n ',晶界为链状连续的析出物,这对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非常不利,极易给应力腐蚀裂纹的发展提供腐蚀通道,使应力腐蚀裂纹更易于扩展,该工艺虽可获得极高的静强度,但降低了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为解决此问题,材料工作者开发了 T7x双级过时效制度,根据过时效程度由重到轻排序,包含有173,174,T76和T79制度,即T79态强度最高、T73态强度最低。双级时效中,第一级时效一般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区间(100 125°C)内某一确定温度点进行恒温处理,为析出成核阶段;第二级时效是高温时效,即相对较低的温度区间(150 175°C)内某一确定温度点进行恒温处理,为稳定化阶段。低温预时效对随后高温时效产生的沉淀相的尺寸、分布和密度有强烈的影响。双级过时效制度使晶界上的n'相和n相质点聚集,破坏了晶界析出相的连续性,使组织得到改善,减小了应力腐蚀和剥落腐蚀敏感性,也提高了合金的断裂韧性。与此同时,由于晶粒内的强化相质点发生粗化,因此在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的同时却以牺牲10 15%的强度为代价。这些双级时效制度已被广泛用于飞机机身框架、船壁、机翼蒙皮、加强筋、起落架支撑部件、铆钉等构件的热处理中,但它们不可避免地都损失了一定的静强度性能。为解决该系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抗腐蚀性能之间的矛盾,1974年以色列飞机公司的Cina等人提出了一种三级时效工艺——回归再时效处理工艺(RRA),使回归现象在Al-Zn-Mg-Cu系合金中有了突破性应用。RRA处理包括三级第一级在较低温度下进行T6峰值预时效,显微组织和性能与峰值时效状态相同;第二级在较高温度下(200°C 260°C)进行短时保温(几十秒到几分钟)后淬火,经回归处理后,晶内的共格或半共格析出相又溶解进固溶体内,晶界上连续链状析出相合并、集聚,不再连续分布,这种晶界组织改善了抗应力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而晶内GP区和n'的溶解大大降低了合金的强度;第三级在较低温度下再时效,达到峰值强度,晶内析出细小的GP区和n ,相,弥散分布,晶界仍为不连续的非共格析出相。RRA处理后,晶内与T6态的组织相似,晶界与T7状态相似,使合金获得高强度和良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的统一。但不幸的是,由于RRA工艺需要被处理件在高温下短时暴露,因而只能应用于较小结构件,但对于工作环境导致应力腐蚀更为严重的厚板及厚壁件却无能为力,这也成为RRA制度在工业化上获得应用的主要障碍。在RRA处理的基础上,材料工作者不断对RRA工艺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改进,主要是围绕如何在保证合金综合性能的不显著降低前提下尽量拓宽第二级时效时间,以满足厚截面制品生产的需要。1989年美国的Alcoa公司以T77热处理状态为名注册了第一个可工业应用的RRA处理规范,并将这种工艺用于7150板材和挤压件的处理,使之既保持了 T6状态的强度又达到了 T76状态的抗应力腐蚀性能。然而,由于177时效包含三级时效处理,工艺流程较长,且第二级高温回归处理后要求进行淬冷处理,这就导致T77时效需要采用比传统时效炉更为复杂、精度要求更高的专用时效炉,且三级时效需要进行在不同时效炉上分别进行,这给工业条件下操作带来了较大的操作难度,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在对材料综合性能平衡要求不是极端严苛的应用场合下,T7x双级过时效仍是当前高强高韧7000系铝合金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最主流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T73、T74、T76、T79)热处理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的两阶段预时效工艺方案,同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级高温稳定化时效处理等与传统T7x双级过时效完全不同的新型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有利于改善合金综合性能平衡的晶内与晶界析出相协同调控,获得相对理想的综合性能匹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所述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工艺步骤(I)低温区预时效将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进行低温区预时效,该低温区预时效包括两段时效保温过程,即先将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由室温升温至T1,在T1温度下保温随后连续升温至T2温度保温t2,所涉及参数范围80°C ^ T1 ^ IOO0C,Ih ^ ^ 8h ;110°C^ T2 ( 130°C,4h 彡 t2 彡 12h,T2 ;(2)高温区时效再将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由T2温度点连续升温至T3温度点保温&,所涉及参数范围150°C彡T3 ( 175°C,4h彡t3彡24h ;(3)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经低温区预时效和高温区时效后,在空气条件下,空冷到室温。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研究和工业实践发现,通过采用两阶段阶梯式预时效调控预形核过程合金晶内与晶界的协同析出,即在传统双级过时效中的第一级时效工艺之中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的阶梯式预形核处理方案,同时选用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级高温稳定化时效参数,获得了能有效协同晶界和晶内析出相的改进型双级过时效处理工艺方法。采用该技术方案可有效改进传统T7x双级过时效处理的材料强度与耐蚀性能、断裂韧性无法兼顾的技术缺陷,获得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匹配,在强度水平基本相当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可获得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断裂韧性,且工艺流程更短,生产效率更高。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中,其中在低温区预时效中,T1与7000系铝合金的主合金元素Zn、Mg、Cu含量的关系满足90°C - (Zn/Mg) -Cu ^ T1 ^ 90°C +(Zn/Mg) +Cu ;其中,Zn、Mg、Cu含量是以重量百分比计,式中的Zn, Mg和Cu分别为百分比数值,(Zn/Mg) 土Cu数值的单位为。C。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中,其中所述升温的方式是采用对流混合加热方式和红外辐射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方式,实现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由室温到T2和T3各温度点的连续升温。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中,其升温的方式为红外辐射方式与对流混合加热方式的组合方式,其加热速度VasS 200C /min。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中,对流混合加热方式是采用空气炉、盐浴炉、感应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加热。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中,所述7xxx系铝合金含有Al、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7000系铝合金双级过时效热处理工艺,所述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工艺步骤:(1)低温区预时效:将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进行低温区预时效,该低温区预时效包括两段时效保温过程,即先将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由室温升温至T1,在T1温度下保温t1,随后连续升温至T2温度保温t2,所涉及参数范围:80℃≤T1≤100℃,1h≤t1≤8h;110℃≤T2≤130℃,4h≤t2≤12h,T1+20℃≤T2;(2)高温区时效:再将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由T2温度点连续升温至T3温度点保温t3,所涉及参数范围:150℃≤T3≤175℃,4h≤t3≤24h;(3)7000系铝合金的坯料或制品经低温区预时效和高温区时效后,在空气条件下,空冷到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辉熊柏青张永安李锡武刘红伟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