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934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包括旋转套筒、提升套、炉耙、正多棱柱和传动装置;旋转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匹配有一键,旋转套筒套装在一固定轴上;提升套的内圆周面设有与键匹配的第二键槽,提升套通过键套装在旋转套筒上;炉耙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正多棱柱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传动装置将电动机和旋转套筒连接在一起,传动装置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能够使炭化炉炉内的物料均匀燃烧及碳化;并具有对物料振实的作用,使物料在合适的密实度状态下碳化,保证了秸秆的碳化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限位开关的作用实现了炭化炉的自动供料;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炭化炉内秸杆类物料的整理 装直。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而农作物秸杆如高粱杆、玉米杆、棉杆等来源广泛。农民将一部分秸杆作为生活 燃料和牲畜饲料,但是很大一部分就会丢弃或焚烧,这样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农作物秸杆是一种有机物,它由可燃质,无机质和水组成,主要含有碳、氢、氧及少量氮,还有少量的硫等元素。对农作物秸杆进行炭化处理制炭是充分利用这些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将农作物秸杆至于炭化炉中,在缺氧的条件下焖烧,即可以得到机制炭及其热解产物可燃气体、木焦油和木醋酸液。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焖烧式制炭窑或炭化炉,结构简陋,其制炭过程为人工供料,部分秸杆燃烧不充分,部分秸杆燃烧过度充分,即燃烧不均匀,导致碳化质量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均匀,碳化质量好,能自动对秸杆物料进行整理的装置,本装置还能实现自动供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包括旋转套筒、提升套、炉耙、正多棱柱和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匹配有一键,所述旋转套筒套装在一固定轴上;所述提升套的内圆周面设有与所述键匹配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与提升套的上端面、下端面均相贯通,所述提升套通过键套装在旋转套筒上;所述炉耙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耙齿的作用面为水平面;所述正多棱柱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所述正多棱柱中心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传动装置将电动机和旋转套筒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装置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键为平键。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为链条传动、传送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炭化炉炉内的物料进行均匀性整理,使物料均匀燃烧及碳化;并具有对物料振实的作用,使物料在合适的密实度状态下碳化,保证了秸杆的碳化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限位开关的作用实现了炭化炉的自动供料;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2是旋转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旋转套筒的A-A剖视图;图4是提升套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提升套的俯视图。图中I.正六棱柱 2.提升套 3.旋转套筒4.平键5.炉耙6.限位开关7.发动机 8.传动装置 9.固定轴 10.炉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实施例中,如图I-图5所示,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包括旋转套筒3、提升套2、炉耙5、正六棱柱I和传动装置8 ;旋转套筒3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匹配有一平键4,旋转套筒3套装在一固定轴9上;提升套2的内圆周面设有与平键4匹配的第二键槽,提升套2通过键套装在旋转套筒3上;炉耙5固接在提升套2的外圆周面,耙齿的作用面为水平面;正六棱柱I固接在提升套2的外圆周面,正六棱柱I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传动装置8将电动机和旋转套筒3连接在一起,传动装置8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8通过链轮与链条间的连接实现发动机7与旋转套筒3间的动力传动。为了限制炭化炉炉内容纳物料的容量范围,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个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固接在炭化炉炉体的炉盖上。本实施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发动机启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旋转套筒3转动,此时旋转套筒3通过键连接带动提升套2转动,提升套2上的炉耙5和正六棱柱I也随着提升套2 —起转动,炉耙5就会对炭化炉炉内的秸杆物料进行整理,整理后的物料更加平整均匀,同时,正六棱柱I就会对整理后的秸杆物料进行压实,正六棱柱I可根据其所受压力状况绕其中心旋转,旋转后的正六棱柱I对物料进行压实时又具有振动的作用,即将整理后的物料振实,使秸杆物料在最合适的状态进行燃烧碳化;随着秸杆物料的不断增加或减少,炉内的物料高度将会升高或降低,此时,提升套2就会通过平键与键槽间的配合随着物料的升降而上下滑动,当物料增加到炉内最大容量范围时,炉耙5或正六棱柱I正好到达限位开关6感应区域,限位开关6给出停止供料的指令,有效地控制了物料的供给,相反,限位开关给出继续供料的指令,实现了自动供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创造能够对炭化炉炉内的物料进行均匀性整理,并具有对物料振实的作用,同时能够通过限位开关的作用控制炭化炉自动供料,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套筒、提升套、炉耙、正多棱柱和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匹配有一键,所述旋转套筒套装在一固定轴上;所述提升套的内圆周面设有与所述键匹配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与提升套的上端面、下端面均相贯通,所述提升套通过键套装在旋转套筒上;所述炉耙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上,耙齿的作用面为水平面;所述正多棱柱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正多棱柱中心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传动装置将电动机和旋转套筒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装置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料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为平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料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链条传动、传送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料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包括旋转套筒、提升套、炉耙、正多棱柱和传动装置;旋转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匹配有一键,旋转套筒套装在一固定轴上;提升套的内圆周面设有与键匹配的第二键槽,提升套通过键套装在旋转套筒上;炉耙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正多棱柱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传动装置将电动机和旋转套筒连接在一起,传动装置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本专利技术创造能够使炭化炉炉内的物料均匀燃烧及碳化;并具有对物料振实的作用,使物料在合适的密实度状态下碳化,保证了秸秆的碳化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限位开关的作用实现了炭化炉的自动供料;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文档编号C10B1/00GK102796543SQ20121032988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金城, 乔立元, 杨肖, 周延明 申请人:天津德塔生态炭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套筒、提升套、炉耙、正多棱柱和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匹配有一键,所述旋转套筒套装在一固定轴上;所述提升套的内圆周面设有与所述键匹配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与提升套的上端面、下端面均相贯通,所述提升套通过键套装在旋转套筒上;所述炉耙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上,耙齿的作用面为水平面;所述正多棱柱固接在提升套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正多棱柱中心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传动装置将电动机和旋转套筒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装置固接在炭化炉炉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城乔立元杨肖周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塔生态炭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